夜间
笔趣阁 > 1980我的文娱时代 > 第146章 狂野春晚~
~ 虽然说春晚绝大部分的前期工作都已经准备好了,比如场地啦、演员啦、观众啦…… 甚至在夏天的建议下,黄义鹤导演找到了北冰洋汽水厂,拉了一笔小赞助~ 黄导去的时候都有点张不开嘴,还得是夏天把话题打开。 这也算是开了先河了! 主持人和大致流程,拍摄、音响、接听观众热线的电话……这都搞定了。 然而就差七八天就要除夕夜了,大家居然还凑在一起,商量着给晚会取名呢! 夏天进屋脱下大衣抖抖雪,边上听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不是,我冒着大雪蹬自行车来,就为了这个? 夏天想了想,看到家真的有起名困难症,就开口:“要不……就叫春节联欢晚会吧?简称春晚,言简意赅,望文生义~” “春晚?春节联欢晚会?这名字不错!” “挺好,这个挺好!” 看小说上www,9biqu.com “行啊!小天!我们都商量一下午了!没想到个好名字!” 之前黄导他们起的名字,都带着点十年前的气息,而且有点过于正式,就挺别扭的。 “小天这个名字起的好,我觉得不错。”黄导定下了。 夏天穿衣服,走人! “哎,小天,别急着走啊,来都来了。你那节目没问题吧?”黄导问道。 “没问题!” …… 时间一晃,又过年了。 虽然说春天的风有时候有反复,冷冷热热的,但是大家的日子确实好过了很多。 今年就燕京城里,好些家庭都置办了电视机的。 现在市场上最抢手的家用电器,那就是彩电。 就算是家里条件没那么好,咬咬牙也能买一台黑白电视。 据统计,79年全国电视机拥有量是485万台,而到了82年已经达到2761万台,每年都以几百万的数字增加。在沿海发达地区,例如广东,电视的家庭普及率甚至已达70%——大多水路来的~ 而在夏天的建议下,提前一周,央台就已经开始宣传这一次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了。 有电视机的家庭基本都知道了。报纸上也都报道了! 所以在过年煮饺子的时候,家里有电视的都是打开着的。 往年夏天自然是要跟父母一起过年的,今年最初打算是跟米兰先吃一顿饭,然后再回家吃饭,毕竟姥姥去世了,她自己一个人过年太难受了。 让她直接来家里吃饺子她又不肯——还是脸皮薄啊! 但计划不如变化快,夏天得去央台春晚现场,得八九点钟能回来呢。 央台这边,观众和演员都已经入席了——没错,一个六七百平的演播厅,三分之一是舞台,舞美有这个年代的那股特有的风格~ 而观众和演员们,就在另外那三分之二摆满了小圆桌的周围围坐。 桌子上铺着桌布,摆了点好看的摆盘和塑料假花,还有几瓶北冰洋~ 嗯,赞助的! 这演播厅的装饰,有一半是北冰洋出的钱,还给了三十几箱子汽水~ 六十多位演员,二百多位观众,气氛挺和谐轻松的。 表演者们都坐在前两排,往前走几步便是立着的话筒——仿佛某个机关单位的联欢会。 黄导在演播厅最后边看着时间,20:00点整,他对摄像比划了一下,开机,直播! 这个时候,采用直播方式已经具备物质基础。但采用直播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钱做录像啊! 现在录像机技术刚起步,一个磁头就要3万美元,央台要保障日常节目的录像播出,实在是没有钱弄晚会录像了。 另一边舞台上晚会主持人登场…… 这还是国内第一次设立晚会主持人。 录播可以剪辑,但直播节目衔接容易冷场,所以策划组想到找几位相声演员来串联,既可以当报幕员报节目,还能插科打诨带动气氛,一举两得。 不过夏天不同意,“我觉得四个相声演员就太多了,一是单调了。二是没有太多代表性。到时候四个相声演员在台上跟说群口相声似的,也不好啊。我觉得两个就够了,剩下两个选俩演员!” 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首先看到的,是赵中祥宣读开幕词,顺便公布晚会的热线电话和有奖猜谜活动细则。 嗯,有奖竞猜活动是策划组的想法,但是奖品是夏天和黄导跑的各个厂子“化缘”来的。 这一段是录的——八点就直播了,七点多导演才找到了赵中祥,递给他一张纸,大概有4到5分钟的内容,赵忠祥看了两三遍就全部记下来,开始了录制。 在央台当主持人,那都是万中选一的能人啊! 然后现场的四个主持人就登场了,先介绍在场嘉宾。 介绍一个就鼓一次掌~ 等介绍到夏天的时候,现场观众里就有人笑出声了,而且一个传染俩,顿时笑了一片。 夏天挠了挠头:不是,笑啥啊?我成喜剧演员了?! 而此时,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也有笑出声的,燕京这边的最多。 其他省的观众则很是好奇,这个单位是“东直门第十中学”的夏天同志,他是干什么的?都笑他干什么? 不过,这小伙儿长得是真不赖啊! 在夏天家里,夏爸夏妈和春爸春妈大春五个人,都在电视机前看着呢。都激动坏了! 而米兰,也在住处那小黑白电视里看着呢。 看到镜头给夏天的时候,也没忍住笑了。 再然后是侯宝林讲话,然后是四个主持人代表自己的行业,向全国人民拜年。 这四个人分别是:马季、姜坤、王景愚和刘小庆。 当时夏天提议选俩演员做主持人的时候,黄导想让夏天上的,夏天没干,最后把刘小庆推上去了。 现在她可以说是国内最火的女演员了,没有之一。 因为比她火的,要么已经出国了,要么即将出国。 加上李黑子现在还没拍完的《垂帘听政》和《火烧圆明园》,她正是当红的时候。 这热度得蹭~ 四个主持人三个男的,除了王景愚,其他两个穿的都是西装。 这还有点说法——主持人西装革履,就在今年,XXX带头穿西装,带起的全国西装热。 因为之前有一次,领导接见外宾时,身穿中山装,立即引起国际舆论的注意,猜测改开之门是否将要关闭?! 之后的一次,五位XX集体穿西装出现在记者面前,服饰语言似乎就是一篇宣言,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然后节目就开始了,先是李古一老师的《拜年歌》开场。 本来大年初一,她在鹏城剧院有演出,并且是面向港澳地区售票,门票早已售空。 那时去鹏城必须过两条河和边防安检,一天之内赶到几乎不可能。那边自然不肯放人! 最后还是协调出一个方案,初一一大早央台用专车送李古一到首都机场,飞机飞往粤省机场,粤省派专车接到人后,一路免检过防到鹏城的表演场地,确保当天晚上的表演。 为了请她,那可费老劲了! 然后是几个相声。 这时候晚会经验还不多,相声这种俩人往那一杵,对着话筒就能开整的节目最简单,所以安排的也多。 4个多小时的晚会上,光相声就足足占了90分钟! 夏天也没想整什么太多歌舞的,那玩意不经过很多训练和彩排,容易出现直播事故,所以顺其自然就行。 等到几个相声说完,大家哈哈一乐,暖了场了,到了一个特殊的节目了——女演员朗读诗歌《每逢佳节倍思亲》。 她身份特殊,是岛上出生,香江成长,在魔都戏剧学院学习,成为一名演员的。 这个时候,她这个身份很特殊! 这是一个信号…… 然后是男女演员表演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和后边的合唱,这两位演唱者,都是东方歌舞团的。 夏天总得发挥点余热不是? 团里的演员和歌唱家,都是他去请的。 然后是斯琴高娃和一位男演员的歌伴舞、舞蹈、猜谜…… 然后是主持人王景愚的节目…… 镜头一转给到姜坤,姜坤正在那啃烧鸡呢,一嘴油,贼眉鼠眼的看着众人。 然后王景愚就跟马季叫苦,“你看我这表演道具让他吃了!?” 马季被姜坤一个鸡翅收买:“哎呀,没有鸡你就不能表演了?” 说完把空盘子塞给了他! 而王景愚的这个节目,就是哑剧《吃鸡》。 本来就是无实物表演~ 这年头的演员实力都杠杠的,对着一个空盘子,王景愚“吃”的极为真切,而且好笑。掌声一片! 夏天听人说过他这个事…… 说起来也是心酸,《吃鸡》是一个老节目,早在62年他就表演过。 但在……时,节目被P,他险些落难。现在又让演了…… 再然后是两场京剧,夏天看的很认真,眼神带着点玩味。 同桌的演员都看他,觉得他肯定很喜欢京剧! 然后又是姜坤的相声……伱别看后来郭得刚损他损的狠,但姜坤在戏曲界可是很有牌面的。 这个时候的相声也非常有看点,很好笑的。 然后观众们又看到了猜字谜,然后是魔术,然后大熊猫都给请上来了! 这时候就算是国宝,也不能吃白食,那得有活儿啊! 又是骑木马,又是玩球,又是吃播的,还喝了茅台——空瓶~ 这段是录像…… 春晚上摄影师扛着摄像机在人群里走来走去,自己找角度。大家也确实都很放松。 而后台就紧张了,大家都低估了观众们的热情,或者说低估了电话的保有量。 央台一共才十来部电话,除了领导办公室之外,台里想尽办法才挤出其中四部能够直通的电话做热线。 结果都要被打冒烟了! 七八个人在一边接电话,记录来电观众信息和他们点播的演员和节目。 都忙疯了! 既然是直播加点播,那自然是没什么台本的。 因为写的仓促,那主持人报幕就不好弄,姜坤在台上愣是没记住那么多演员叫什么?是什么团的?表演什么节目? 主持人一遍遍上下跑,最后干脆就站在台上喊:“XXX,观众让你演个XXX……” 还有写字太潦草,刘小庆看了半天,愣是没认出来写的是啥。 一边王景愚连忙过去,发现他也不认识……最后姜坤认出来了,人家是转圈写的! 最先被连续点名的是郑绪岚,《牧羊曲》《大海啊故乡》《太阳岛上》三首连唱,都是她的成名曲。 她的穿着可谓是流行——穿着牛仔裤上台唱歌。 夏天估计她又要遭批评了,不过不要紧,牛仔裤肯定是要流行起来了~ 夏天还专门在台下夸了她的牛仔裤——嗯,朋友们在南方进货的牛仔裤,可以往这边发了~ 时机已到! 感谢你,郑姐姐~ 对了,她也是歌舞团的。 然后夏天就看到了黄导向他比划手势,意思是该到他了。 策划组自然也是要准备一些节目的,比如《吃鸡》,担心万一点播的不多呢? 谁知道现在这么火爆啊? 但准备好的节目也得上啊! 于是就到了夏天了…… 夏天上春晚了~求个票不过分吧!
 新书推荐: 每个世界苏一遍 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狂野墨西哥,从越狱开始 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 百岁大爷网恋奔现,我真是00后 不科学影帝 梦魇游戏:举世皆敌,我来狩猎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