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1980我的文娱时代 > 第143章 83年,我来了!
“夏天,夏天!刊登了,刊登了!” 米兰兴奋地跑进屋,把一本刊物塞给夏天。 夏天一看封面,是自己画的一副水彩。很朦胧的一幅画,当时就一随笔…… 米兰塞给他的是《诗刊》,可以说是官方的诗歌刊物了。 而今年的第一期,就刊登了夏天的一首诗,而且居然用夏天的水彩画当封面了! 《妈妈》 你多大 妈妈就多大 她生了你才是妈妈。 而封面的画是暖色调的,夏妈系着围裙,在灯光下揉面的场景。 实际上夏妈只会揉面和擀面饼,包饺子会露馅~ 一秒记住www.9biqu.com 米兰总把他随手写的东西发出去,不少都刊登了。 比如这一首“诗”。 对于登上了这官方的《诗刊》,夏天倒没什么太大感觉——这几年已经登麻了。 他只觉得没多“回车”,多弄几行,亏了~ 三行诗+封面画才几块钱啊?! 现代诗投稿按行算稿费的。 让夏天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米兰又拿来了一本刊物。 “《星星诗刊》?这个你也投了?伱投的什么?” 米兰翻到了夏天作品那一页——不光投了,还投了两首。 《孤独》 从童年起 我便独自一人 注视着历代的星辰 那些零星的思念 汇成了银河 《海》 不赶什么浪潮 也不搭什么船 我自己有海 如果说《诗刊》是官方第一的诗歌刊物,那《星星诗刊》就是创刊最早的诗刊,也是最具影响力的诗刊。 这边的风格宽松很多,所以…… 下午,米兰:“又来了一本。” “啊?!” 米兰:“我也奇怪呢,最早投出去的都有三个月了,怎么忽然就一起发表了,跟商量好了似的!” 这次是《今天》,朦胧诗发源地,民间影响力第一那个。 《今天》刊登了夏天的《我》, ——一点都不朦胧,那是相当的狂妄了! 《我》 我 生来就是高山 而非溪流 我 生来就是人杰 而非草芥 我 欲于群峰之巅 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 站在伟人之肩 藐视卑微的懦夫 我是天选 亦是唯一 夏天:这是那次喝多了写的……诶呀好羞耻啊! “以后,可不能啥都发出去啊!”夏天嘱咐。 米兰头一仰:“那还用你说,你写的那些敏感点的东西,我都藏起来了!放心吧~” 夏天想着——感觉米兰的“文运”挺旺啊! 要不让她把大春的那首《拉屎》投出去试试吧?! 这年头诗歌对年轻人的杀伤力太大了。 比如说,两年后,北岛他们应邀参加《星星诗刊》举办的诗歌节。 开幕那天,尽管有专人维持秩序,但无票者照样破窗而入。 会场之热烈是今天不可想象的——一位诗人在台上演讲,台下竟有人高呼“诗人万岁”,全场响应。 大量听众冲上讲台,要求签名,钢笔戳得北岛生疼。 一个小伙子甚至掏出匕首,猛地戳进自己的手背,说:“我要用我的血,让你们看到我对你们的爱,对诗歌的爱!” 诗人们演讲结束,需要J察保护走出会场。 人们在多个通道等着索要诗人的签名,等着与诗人合影。 有一次,舒婷根本无法走出会场,几个J察架着她,几个J察在前边开道。 到了接她的车门口,人们高呼着“舒婷,舒婷”的名字,伸出无数只藤蔓般的手臂,几乎把她挤到车底下去。还是J察硬把她塞进车里。 狂热粉丝,哪个年代都有~ 现在属于意识形态解体和商业化浪潮到来前的空白,这造就了诗人的时代。 但诗人戴错了面具——救世主、斗士、布道者、明星…… 最后他们会明白的,他们什么也守护不了。 结果出了三首诗,这个月还有《十月》的短篇《赤伶》、连载《大明劫》! 两篇反响都挺强烈。 《赤伶》毕竟以戏子为主角,以底层个体视角书写爱国情怀的作品,这个时候还真不多。 现在正流行伤痕呢,要不就是寻根、先锋啥的。 这部短篇无论是文字还是故事,还是叙事结构(倒叙),都非常的新颖,且优秀。非常成熟的作品。 这也是当初都不怎么需要修改的原因。 还有不少人庆贺惊鸿客老师呢,说他“终于回归正道”了。 至于《大明劫》更是让很多人看的心潮澎湃,这会儿还没有人写“历史”呢! 《大明劫》真心把明朝底裤都扒了,特别是孙传庭怒斥官绅那段。 很多人觉得,就算是拿到现在也非常有参考价值啊! 整部都好像笼罩着一层灰暗的薄雾,就像是病入膏肓的大明朝……王朝末日的景象让人心悸! 还有,历史上吴有性的“瘟疫论”的“不可见异气,自口鼻入”。那是1643年的事情! 1685年英王查理二世轻度中风后,得到的治疗是放血、喂锑、用烧热的铜棒烫水泡、催吐和泻药、服用人骨精华液和山羊胃结石,活活把英王给折磨死了。 1846年,西方医生才知道接生前要洗手…… 好像西方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先进强大啊! …… 不过这新年一月,肯定也不光夏天在那秀,也有不少新作品刊登。 比如说《青春》文学丛刊今年第一期上,就有一部特别受到热议和追捧的中篇——《今夜有暴风雪》,作者梁晓声。 作品以北大荒40万知识青年返城为切入点,采用复线并进的结构,把知青返城的现实和对兵团生活的回忆融合在一起,着重表现了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屯垦戍边的壮举…… 现在返城青年可谓是社会之中的一大支柱啊,这下算是专业对口了! 多少人都能看的泪流满面。 而除了这一部外,《青年文学》1期还刊登了短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描绘了黄土高原上的小山村和一个风趣的放牛倌的故事…… 《青年文学》就是马嘟嘟当编辑的那个杂志社,而这篇的作者,也找到了马嘟嘟。 他是推着轮椅去的杂志社,“马编辑……” “诶呦!铁笙老师,您怎么还来了?有什么事儿你传个话,我们过去不就完了吗!” 马嘟嘟连忙迎出门外——轮椅不好过门槛。 没错,那《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的作者,来找马嘟嘟的,就是史铁笙。 应该不需要太多介绍…… “马编辑,这次冒昧上门,是想请你帮个忙……” 就这样,马嘟嘟找到了夏天,“天儿,就是这么个事,史铁笙老师想要和你认识一下……你看?” “没问题啊!这是好事。”夏天一口应下。 马嘟嘟放心的点了点头,说实话,他倒是觉得夏天不会拒绝,虽然他给人的感觉就是挺特立独行,非常不一样的人,但在人际交往上意外的滴水不漏。 但这种事情谁也没法确定不是——现在惊鸿客老师在燕京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作家了! 纯文学领域,人家刚在《十月》发的《赤伶》《大明劫》,现在还在讨论呢。 《十月》可比自己所在的《青年文学》高大多了。一期发表两篇啊! 通俗文学……在这个领域惊鸿客老师都已经独占鳌头了! 现在《燕京晚报》压着本地同行在地上摩擦,那销量都超出一位数了! 就是因为之前《清末四大奇案》打下的底子,和现在正在连载的《传奇之王》! 就在《青年文学》编辑部,都有好几个每天追着看的。 不过据说已经接近尾声的大高潮了,估计《晚报》编辑现在非常的焦虑吧? 还有那《古今传奇》连载的《昆仑》! 好嘛,那叫个火! 上到三四十岁,下到十五六岁,你就找吧。 要是在车站或者什么陌生地方找不到话题,你就说《昆仑》,十个里总得有两三个看过要跟你聊的。 上个月自己去鲁省出差,光凭这本武侠,在火车上就认识了四个新朋友! 还有儿歌,还有音乐,还有歌曲,还有连环画…… 真要是收集相关信息就知道了,眼前这个年轻人,已经悄无声息的让好些人仰望了。 年轻一代的创作者,哪有这样的啊?!全面开花? 老一辈也很少啊! 哦对了,还有运动会十项全能呢!当时报纸上都要打起来了。 夏天那叫个舌战群雄,一个喷十个! 那一整个月人们翻开报纸先找夏天的信息! 而史铁笙虽然也发表了几篇短文,但也只能说是刚刚把名字印到刊物上,就算夏天真的没时间不想认识,那也无可厚非啊。 既然同意了,那就好办了,自己也好“交差”不是。 之后马嘟嘟跟夏天说了史铁笙的状况,下乡啊,伤病啊,身体啊等等……总之身残志坚吧。 夏天自然是知道这些的,不过也没有打断就是了。 这一代的知名作家无数,但真的让自己感到感动的,史铁笙绝对要排在前列…… 三人的会面是在什刹海公园,这边离得近。 说起来,史铁笙住的地方在草厂胡同,居然就在南锣鼓巷北边的鼓楼东不远。 “史铁笙同志你好,早就想认识你了。要是知道你家就在草厂胡同,我早就登门拜访了!” 夏天三步并作两步,抢上前去,握住了史铁笙的手。 这双手还是很厚实有力的,可以理解…… 史铁笙细长的脸庞,面部轮廓分明,深邃的双眼,戴着一副厚眼镜。灰白的头发,发际线已经后退,人显得有些虚弱。 他看上去有些激动,两只手握住夏天的手摇了起来,一句话还没说完,竟然已经是泪流满面! “夏天同志,谢谢,谢谢你!” 他吸了一下鼻子,调整情绪,带着泪笑道:“终于见到你了,谢谢你作的音乐,《北海花已开》很好听……《穿越时空的思念》也很好听。” 他用手抹了一把脸,“不好意思,我失态了。” 史铁笙在一年前听到广播里的《北海花已开》的时候,已经是忍不住热泪盈眶了。 当广播里传出了“这首曲子是作者根据史铁笙同志的遭遇有感而发创作……北海花已开,愿君常安在”时,更是泣不成声。 那时候他就想要和作者惊鸿客认识一下,但是并没有渠道。 一直等了一年,得知了《青年文学》的编辑认识惊鸿客本人后,投稿先认识编辑,然后这才请马嘟嘟为他引荐。
 新书推荐: 每个世界苏一遍 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狂野墨西哥,从越狱开始 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 百岁大爷网恋奔现,我真是00后 不科学影帝 梦魇游戏:举世皆敌,我来狩猎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