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割鹿记 > 第八百五十三章 他已见端倪
对于一般的骑军,山南西道的军队未必没有办法。 山南西道的节度使叫做令狐贞,其实是范阳卢氏的人,而范阳卢氏之前早就觉得自己不可能吃得下整个山南西道,他们早就和太原王氏联手,此时太原王氏在龙州也培植了一名节度使,叫做宿乘风。 范阳卢氏和太原王氏在山南西道此时能够调动的骑军总体上万,修行者也能调动不少。 然而他们对于这支曳落河骑军,是真的没有办法。 这支骑军实在太强,攻击那些守军薄弱的粮仓、商镇,几乎瞬间就解决战斗,等到劫掠了走了,来支援的援军还在路上。 或许有可能是在河州吃了大亏,这支曳落河骑军在战法上不再那么横冲直撞,他们也开始采取一些佯攻、偷袭,甚至分兵埋伏援军的战法。 大半个月的时间下来,山南西道节度使令狐贞和龙州节度使宿乘风连这支曳落河骑军的毛都没有伤到,结果自己的军队反而折损不少。 以至于后来听说哪个地方的商镇被劫了,他们甚至有些无动于衷。 这支曳落河骑军在山南西道的疯狂劫掠对整个山南西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他们不只是作战的风格有着很大的变化,劫掠的手段也和之前完全不同。 他们不再是只贪恋金银珠宝等方便携带的东西,他们劫掠所有的马匹,劫掠许多方便交易的物资,至于实在带不走的粮食,仓库之中的军械,甚至运送东西的马车、牛车等工具,他们都会放火焚烧。 甚至连很多商镇之中,售卖和战争无关的东西的日用品的店铺,他们都会放火烧掉。 看小说上www,9biqu.com 这种手段已经完全超出了以战养战和为个人收刮好处的范畴,会对百姓的安居乐业造成巨大的破坏。 这种军情传递到太子的耳中,太子又沉默了半天。 明面上似乎对他是有利的。 山南西道一时半会腾不出手来对付他,而且大量的破坏会对让范阳卢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名节度使接下来的募兵和练兵也困难重重。 但长远来看,曳落河骑军的这种做法已经将他之前的人设全部打破,已经将他架在了火上烤。 烧杀抢掠,这和流寇已经没有任何的区别。 他之前在自己占领的区域施行仁政,但他的军队在大唐的疆域里这么搞,他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形象荡然无存。 而且那支曳落河骑军劫掠的东西数量庞大,是谁在背后安排转运? 他心中早有李尽忠背叛了自己的想法,现在这事情一出,他便已经明白,自己已经真的被李尽忠摆了一道。 但李尽忠现在在整个大唐的眼中,还是自己的人。 他还在营州一带和幽州军厮杀! 这些曳落河骑军,在大唐所有人的眼中,还是在为他办事,还是在作为关键时候一锤定音的奇兵! 抢得的好处是你们的,结果黑锅是我来背的。 太子真的是气得要吐血。 太子身边的那些幕僚的脸色更黑。 令太子背上恶名不说,曳落河骑军这么一搞,剑南道的崔愿自然是怕死了,而山南西道,陇右道、山南东道,这些地方各门阀的节度使,也都是人人自危,更是用尽手段增设道口要塞,疯狂的募兵。 原先有可能事不关己的富商、地方门阀,乃至压根不想打仗的那些农夫,此时都会觉得曳落河过来就会烧杀抢掠,他们也会因此能出钱的出钱,能出力的出力,能参军的参军。 太子一开始起兵,打着的也是清君侧的牌,但现在这么一来,他连起兵的理由都不正,以史为鉴,他这种名不正言不顺又失民心的叛军,几乎不可能成事的。 唯一的法子,便是马上和松漠都督府的李尽忠和这曳落河撇清关系。 太子马上放弃了幻想,就令幕僚写文章的写文章,写诗的写诗,对外说明李尽忠和这曳落河已经和他分道扬镳。 然而安知鹿既然用这种手段对付他,太子会如何应对,自然也早在他的计算之中。 这时候一则军情传遍了整个大唐。 幽州军大捷! 幽州节度使安知鹿率军大败松漠都督府联军,安知鹿亲手斩杀了李尽忠! 李尽忠被杀,这自然是和安知鹿一起演的一出戏。 李尽忠此时好好的活着,暂时隐名埋姓而已。 等到安知鹿彻底撕开伪装,和太子一样起兵,那他就能给大唐再上演一波死而复生的好戏。 但现在太子和整个大唐的权贵却并不知道李尽忠早在安知鹿被任命为幽州节度使的时候,就已经选择为安知鹿效力。 一收到这消息,那些正绞尽脑汁写文章和写诗的幕僚,直接就把手里头的笔丢进了江里。 还写个鸡儿啊! 写个麻皮! 按照军情,松漠都督府和李尽忠早就没了,现在这曳落河还在山南西道到处劫掠,耀武扬威,而且还有充足的后勤保障,还有组织严密的物资转运。 不是太子的话,难不成是李尽忠在九泉之下还能照顾好他这些交给太子的兵马? 太子已经百口莫辩。 但他这个时候还没怀疑到安知鹿的头上。 他还是没有想到安知鹿会有这样的本事。 他没有想到,安知鹿这样的人物,会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获得李尽忠的认可,甚至获得奚族那些首领的全力支持。 他也没有想到,因为他的做事风格和性格,这些曳落河会变成他花费多少代价都不可能养成家犬的白眼狼。 …… 太子始终是带着鄙夷看安知鹿这种人的。 哪怕安知鹿成为了扬州和幽州的节度使,他脑海里面出现的安知鹿要么就是那种肥胖的市侩,要么就是那种充满精明,眼底闪耀着野心,表面上却谨小慎微,始终是讨好模样的小人。 尤其霍问鼎率军大败江州水军之后,他更是觉得安知鹿只不过是他父皇提拔出来用以平衡门阀势力的傀儡。 但安贵和太子不一样,安贵十分了解安知鹿。 在永宁修所遇到顾留白和裴云蕖的时候,安贵没有考虑自己,却是想引荐安知鹿,他想顾留白和裴云蕖给安知鹿一个机会,因为他从小跟着安知鹿长大,他知道安知鹿是那种有些机会便能展现出他巨大潜力的那种人。 当那六千曳落河一开始消失在太子的世界里时,安贵就猜出了背后的可能。 而当安知鹿那次郑重其事的派人问他那些话之后,他就预感到了什么,他给予了两不相帮的答案,然后就几乎不再踏足明月行馆的枢密处。 他不再去听那些军情,只是认认真真的做一些商会的事情,管好一些店铺的杂事,处理那些幽州学生生活中遭遇的难事。 裴云蕖和顾留白信任他是一回事,但对于他而言,他必须要避嫌。 他依旧以固定的频率,差不多一个月给安知鹿三封信。 信里面没有谈及任何的军情,没有任何的规劝,也没有问安知鹿现在打仗的情况,他只是和安知鹿说些自己生活之中的琐事。 只是他毕竟在长安。 哪怕他不去听明月行馆枢密处的军情,有关松漠都督府,有关太子,有关曳落河的消息,他还是时不时能够听到。 听到曳落河在山南西道大肆烧杀抢掠的时候,他沉默了许久。 这天,他找了周驴儿,让周驴儿带着自己去大雁塔上看看。 周驴儿当然很乐意和安贵亲近亲近。 大雁塔么,来到长安的人谁不想看看塔基上那些金榜题名的才子的留名,谁不想登上大雁塔上去看看风景。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安贵登上了大雁塔上之后,他在玄庆法师修行的地方停留了很久,他对着大雁塔里那尊佛像跪了下来,然后问周驴儿,若是向佛祖诚心乞求,替人承担犯下的罪孽,佛祖会不会答应。 没心没肺的周驴儿被逗笑了。 “佛祖!你在哪?” 他在大雁塔里喊了好多声,对着佛像也喊了好几声,“你要是活着能听见的话,有本事应个声?” 然而佛祖没有回应。 大雁塔里只有周驴儿喊声的回响,只有穿过那些窗洞的风声。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