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唐天将军 > 第一百九十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来诗歌
父子同为开国公爵,从古至今没有出现过。 一般都是子嗣萌荫父亲的爵位,亦或者父亲去世,儿子得宠,进位国公。 哪像是李瑄这样,还未婚配,就和李适之一起为国公。 父子的殊荣,似乎要把右相李林甫的光芒掩盖。 шwш.тTk 〇 楚国公在国公位上,算是比较顶配的。 秦晋楚齐,皆为春秋时的强大国家。 秦国公是李世民封秦王前的爵位,有唐以来,只此一位,不设。 晋国公为当今的李林甫。 齐国公有之前的权臣长孙无忌,现未封。 上一个任楚国公,是李隆基的宠臣姜皎。 看小说上www,9biqu.com 可惜,一手好牌被姜皎打得稀烂。 封李瑄为楚国公,这是标榜尊贵的地位。 楚国公食邑三千户。 虽是虚封,但李隆基为李瑄加实封三百户。 加上之前的实封五百户,共实封八百户,享受楚地百姓八百户的赋税。 军功十二转,最高为上柱国。 李瑄的军功早就符合上柱国,现得授此勋,也意味着进入军功的顶峰。成为一国支柱。 李适之拜相的时候,也是上柱国。 李瑄又从左龙武大将军,迁为右羽林大将军。 羽林军虽和龙武军同为北衙禁军。 但在虚职地位上,羽林军比龙武军更有威望。 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自汉武帝时,华夏就有羽林军。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羽林军一直存在,甚至还被吐蕃效仿。 羽林军可以代替“禁军”这个词语,龙武军不能! 最后就是兼任河西、陇右采访大使。 之前的采访使肯定会被李隆基免去职务。 这意味着李瑄正式接任河西、陇右的军、政、财。 成为真正的封疆大吏,兼任十五个使职,朝廷只有李林甫一人能比得上。 但兼任使职的重要性,李林甫也比不了。 只是李林甫的地位更高一些。 “诸卿有无异议?” 李隆基在宣读完对李瑄的封赏后,停顿片刻,又问诸文武百官。 “陛下英明,李将军收复九曲,为大唐开疆扩土。爵位和勋晋级一阶,又有谁会说道呢?李将军治下的武威郡、西平郡,比以往发展地更好,百姓安居乐业,再兼任河西、陇右采访使,监察河陇官吏,是河西、陇右百姓的福气。” 左相裴宽左右一顾后,最先站出来说道。 他刻意说明,收复九曲这种旷世功绩,只晋级一爵;如此军功,只加一转,正常人都不应该反对。 大臣们听到裴宽的话后,都觉得在理。 但又觉得哪里不对劲。 主要是觉得李瑄年纪小,还未及冠,羞煞他们这些老臣。 许多人觉得心中不平衡。 “陛下圣明,李将军当有此赏!” 李林甫也起身拱手,昧着良心说道。 当前李瑄如日中天,他只能附和李隆基的心意,不能忤逆。 他只是害怕李瑄再败一次吐蕃,将要爬到他头上,该如何是好? 不过李林甫还是坚定要对付王忠嗣,一来对付王忠嗣能牵连太子。 二来当前李瑄太得圣人宠爱,若对付不成,反而引火烧身。李瑄这小贼极为精明,整起人来连消带打。 “陛下英明……” 文武百官们见左右宰相都说了,皆纷纷附和。 “高将军,教坊女子由你挑选,选技优者,色绝者……玉器、金器、漆器,选工最善者。” 李隆基又向高力士吩咐道。 不说别的,李瑄上报缴获的金银珠宝,都远不止对李瑄所赏赐的。 所以李隆基对李瑄没有吝啬。 “遵旨!” 身穿黄衣的高力士微微躬身领命。 李隆基又命林招隐为特使。 令河南尹裴敦复尽早将绢钱从洛阳出库,运送至长安。 再由长安转运,前往湟水城。 这一次,李隆基没有令李瑄回京城。 今非昔比,现在大唐与吐蕃几乎贴着脸在对峙。 身为主帅的李瑄,甚至连九曲都走不开。 即便要回湟水城,也得等到春天的时候。 …… 转眼间,已经是阳春三月。 黄河虽然冰雪渐消,但之前由于天寒,士兵们恢复训练没多久。 李瑄在这段时间,除了接收一些河陇的消息,照常练武、看书外,就是练字,练琵琶、横笛、琴等乐器。 有的时候,李瑄还会在夜晚的篝火前,为士兵们吹横笛。 士兵们听不懂意思,但曲调悠扬,旋律感人,觉得李帅是无所不能的人。 李瑄身为主帅,却亲自为普通士兵书写家书。 使驿站将这些家书送至天南地北,送到他们家人的手中。 他一人之力,肯定写不了全军的家书,他吩咐军中刀笔小吏在空闲的时候,不得拒绝士兵们写家书的请求,李瑄会赏赐这些小吏。 军中许多识文断字的士兵,也帮助战友写家书。 只是这些家书堆积太多,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送到家乡。 有的士兵想等等再寄家书,准备把军中的赏赐,一起寄给父母妻儿。 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细节上,让李瑄在河陇两军的威望不可撼动。 其他的主帅也能做,但却不愿意放下身段。 李瑄却可以有说有笑,为士卒们写家书,就当是在练字,李瑄也自得其乐。 总的来说,李瑄也算安逸了两个多月。 此时李瑄在九曲无事可做,建郡、牧监、牧区、建筑武宁城的琐事,又不需要李瑄这个节度使去处理,交给刘晏、哥舒翰、慕容曦皓等属吏们即可。 李瑄会偶尔出洪济桥,带神策卫巡视周边。 两次大战,受伤的神策卫已经养好伤。 战斗死亡二十多人,再加上调出去为将领的亲卫,李瑄让薛错到湟水城招揽三十名亲卫,现在神策卫还是二百人满员状态。 三月中旬,李瑄率神策卫至赤岭。 他一直认为吐蕃会谋夺红岩堡、鹰山堡等诸戍堡。 所以不仅派遣探马从九曲到赤岭巡视,连诸戍堡也被下令,日夜监视。 若有吐蕃来攻,立刻烽火狼烟。绥和守捉、河源军、安人军,随时会去支援。 李瑄眺望赤岭,远处山上的积雪,也已消融。 最近的时候,李瑄来到赤岭的东北山口处。 山口中心,有鹰山堡。 唐军在鹰山堡布置四百士兵,且有二百强弩,二百弓矢。其中两百士兵披铁甲。 在这小城堡中拥有这样的防守力,可以坚守到援军到来。 “启禀李帅,圣人特使将至湟水城……” 李瑄还在赤岭的时候,传令兵飞马来禀告。 “好!我这就回去。” 李瑄点了念头,带着亲卫回赤水城。 早在两个月前,李瑄和军中诸将,就得到先一步而来的册封消息。 李瑄知道自己封公和授上柱国是必定的。 楚国公很合他预期,他没指望受封为秦国公。 右羽林大将军只是满足一下这个令男儿心生向往的称呼,其他也没什么。 至于加实封,光李隆基对李瑄赏赐的黄金总计超过两千两,李瑄一直储存着呢。 那点赋税李瑄看不上眼。 更别说还有许多玉器、金器、银器、漆器。 唐代的漆器华丽,金银平脱、雕刻等费时费力,虽比不上纯金的器物,但最顶级的漆器价值比银器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一次,李瑄得到他梦寐以求的河西、陇右采访大使,是他最开心的事情。 有这层身份,李瑄就可以无所顾忌地去节制河陇的地方官吏,对付河陇的豪强势力。 之前让颜真卿调查的“拐卖妇女”案子,李瑄觉得有猫腻,他一直记在心上,等离开九曲后,要好好察一下。 这件事情不弄清楚,他心里不痛快。 身份改变后,李瑄的履历称呼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为右羽林大将军,任河西陇右节度、支度、营田、采访、盐铁、押蕃、讨击大使,领鸿胪卿、西平郡都督,判武威郡事,兼陇右群牧大使、河西长行转运大使、赤水军大使,授上柱国、银青光禄大夫,封楚国公,实封八百户。 每一个使职和官职,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却被李瑄一人兼任。 如果李瑄在河西、陇右韬光养晦几年,清君侧都可能得到响应。 但李瑄知道,时机还未成熟。 他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之前李瑄临时担任的思子台监使因思子台完工,已被免去。 …… 当天晚上,李瑄回到赤水城。 本来李瑄想在冰河破裂的时候将临洮军调回到湟水。 现在则打消这种想法。 临洮军已经在九曲南部的黄河新驻数十个牧场,营帐早已重新搭建。 大战随时开启,暂时将临洮军留到九曲驻扎。 等青海攻克后,再将临洮军调离。 离开九曲之前,李瑄召见河西掌书记段秀实。 “段书记,你有才辩,机警敏智,现有一件危险事情要你来做。” 李瑄召来段秀实后,直接说明危险。 他物色自己的僚属,觉得段秀实是最合适的人选,所以将段秀实召过来。 段秀实是一名儒将,深精兵家之要,他虽然会写诗,但没有岑参、高适那种文人意气。 也不像刘晏、杨绾等人那样稳重从事。 “属下既从军,必不缺乏勇敢。请李帅尽管吩咐属下。” 段秀实向李瑄拱手道。 他才加入李帅幕僚一年,就被李帅提拔为从六品下的官吏,他对李瑄感激涕零,一心想要报答。 “好!勇气可嘉!我听说苏毗王没陵赞与吐蕃上层贵族和赞普不合,我想让段书记作为我的密使去接触没陵赞,劝说他投靠我大唐。等机会至的时候,与我大唐里应外合,进攻吐蕃在青海的兵马。” 李瑄将原委道出,并提醒:“此行危险重重,不仅要提防被吐蕃探马捉住,还要面对随时会翻脸的没陵赞,段书记想好再回答。” “属下虽然只是一个军中的小吏,但心中一直希望能像汉代谷吉那样为国效命,像张骞那样旷野捐躯。李帅给属下机会,属下必用命去完成。从前魏绛能与诸戎订立和盟,属下现在依靠大唐的强大国力和李帅的赫赫威名,必然会完成比魏绛更漂亮。” 段秀实听到李瑄的陈述后,没有丝毫犹豫,义正言辞地说道。 他和高适一样,都拿出使西域为国捐躯的谷吉自比。 表明自己为国家事业,不怕牺牲。 就像段秀实曾立下的豪言:“搜章摘字,凭这本事不可能为国立功!” 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正是段秀实渴求的。 “好!若能说服没陵赞,段书记大功一件。” 李瑄抚掌说道。 他又告诉段秀实一些具体细节,还有如何的目的。 李瑄要利用苏毗王的欲望,给予苏毗王承诺。 如果帮助大唐,就可以像西域诸国臣服大唐那样,给予建立苏毗国,苏毗的十一个东岱地盘,全部由没陵赞管辖,并得到大唐的册封,奖赏。 给予没陵赞军政大权。 没陵赞虽然是苏毗王,但他的权力绝对不算大,不说头上还有个小贡论一直盯着,他的兄弟“没庐赞”控制的族人、奴隶比没陵赞还多,并对苏毗王的位置虎视眈眈。 历史上没陵赞投靠大唐事情泄密,表明没陵赞身边吐蕃眼线众多。 一有调动,被探子得到消息,就会功亏一篑。 李瑄叮嘱段秀实,如果没陵赞愿意投靠大唐,该如何去做。 他亲自送段秀实到洪济桥十几里外,并让两名亲卫跟随段秀实一起,先到西倾山下的白兰羌驻地。 白兰羌王会联系苏毗那边的人,带段秀实去见苏毗王没陵赞。 最后,李瑄对高秀岩、哥舒翰、刘单等人交待一番后,率领神策卫离开九曲。 特使携带大量物资到湟水,李瑄必须去迎接。 三天后,李瑄回到湟水城,得到官吏、百姓的欢呼。 刘晏告知李瑄,特使林招隐明日便到湟水城外。 李瑄知晓后,召陇右的僚属,进行一场议事。 陇右自战后相对安稳,西平郡豪强已除。 其他郡的豪强关闭门户,不敢明目张胆地犯事。 特别是两地采访使调离,李瑄新任采访使后,使河西、陇右能官吏心惊胆战。 他们希望李瑄一直在前线,不要归来。 不怀好意的人诅咒李瑄死在前线。 现在的李瑄,早就被冠以屠夫的称号。 是专杀豪强的屠夫,但每一家豪强的垮台,总会有地方官吏被牵连。 担惊受怕的都是一些为恶的豪强,没有犯法的大族,倒不怎么畏惧。因为上次李瑄在武威,并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地对付大族。 河陇的豪强都在想对策。 如果李瑄逼急他们,他们绝对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 知道难逃一劫的时候,这些鱼肉百姓的狠人定会拼一拼。 整个河陇的豪强何止百家? 议会结束,刘晏提醒李瑄,大诗人李白在两天前为李瑄送来信件,放在李瑄府中。 李瑄回府邸后,第一时间打开信件。 原来是李白送来一首诗,令李瑄惊讶的是这首诗历史上出现过,是写给哥舒翰的。 现在却将这些赞美的语言,加在李瑄身上。 只是诗名和之前不同,为《歌李七收复九曲》。 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拥灵台。 浩荡深谋喷江海,纵横逸气走风雷。 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军皆披靡。 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 这种形容,让李瑄脸红。 虽然历史上的哥舒翰在战功上比不了李瑄,但李瑄却担不起这样的称呼。 以后他谋反的时候,这诗就尴尬了…… 李瑄看李白留下自己的地址,于是回信一封。 他知道李白心灰意冷离开仕途,虽然和杜甫一起玩了一年,但寻仙访药,纵酒高歌,表明他有心结。 李白以为自己就如浮萍一样飘零,但在流落途中,会为华夏史上留下不朽的诗篇。 所以李瑄没想过召李白为幕僚。 而且李白刚被李隆基赶出长安,招李白为幕僚,向李隆基讨要官职也不合适。 随即,李瑄也赠予李白一首诗,《浪淘沙赠李白》。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李瑄希望李白不要在意世俗界的流言蜚语,纵情自己的浪漫。 他知道李白难得到“金子”,但祝愿李白能实现。 翌日,李瑄过湟水桥,和监军张道斌一起在二十里外迎接特使林招隐。 林招隐后方,马车排成长龙,由禁军护送。 一车一车的绢和钱,将士们期盼已久。 另外还有十来辆精致的马车,是李隆基赏赐给李瑄精通乐器歌舞的教坊美女。 现在赐予他,以后就相当于李瑄的奴婢。 李瑄不是沉迷女色的人,他知道历史上的哥舒翰,就是被李隆基这一手掏空身子,从一名能把人挑起来的猛将,变得声色犬马,以至于疾病缠身。 李瑄与林招隐熟识,林招隐虽是特使,但他知道李瑄在圣人眼中的份量,知道李瑄与高力士相交甚好。所以一直对李瑄客客气气。 李瑄也不会挑事,请林招隐回湟水城,好酒好菜的招待,还召集僚属、武威的官吏,为林招隐举行欢迎宴会,接风洗尘,给足林招隐面子。 林招隐在湟水城歇脚七天后,带着禁军启程返回。 李瑄这才召集僚属,按照功劳对诸军进行赏赐。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