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 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捷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求订阅】
幽州的战马,相关的马具制备,境内的药材,矿藏都闻名天下。 其特有的资源,令其重要性不输任何一个州郡。 幽州马不但体型高大,且耐力强、速度快,短途冲刺时的爆发力,堪称一绝。 春秋以来,燕赵多猛士,使得幽州在历史上,一直是军事重地。 特殊的地理条件,又使得幽州在不同时期,常能成为叛军和反中原政权的根据地,易守难攻。 这次拿下幽州,所获丰厚。 幽州辖十一郡,地域颇广。 但人少,一州之地,只有三百万人口。 没有乌桓后的幽州,仍有不少汉人和游牧部族混居后,形成的多血脉人口。 这些人大多以汉人自居,他们的忠诚度,就比乌桓人要好的多。 张绣亦善用骑兵,曹操让他和阎柔,负责抽选兵士,组建一支新的幽州突骑,成为自己的兵源地,长期给自己提供骑兵。 首发尽在www.9biqu。com 安排好一切,曹操南返之前,一支队伍在八百人马的护行下,来到柳城。 队伍的首领,就是辽东太守公孙度。 他不仅亲自来见曹操,还带来了不少囚犯和两个匣子作为礼物,里边装的是袁熙,郭图的人头。 公孙度体型高大,眼角的皱纹明显,瘦削的鹰钩鼻,给人一种强健精明的观感。 他今年四十七岁。 亲自来送人头,是他的态度,表示对曹操的效忠。 曹操出兵,来幽州伐乌桓。 公孙度一直没动静。 他在观察。 曹军想在今年入冬前击溃乌桓,收回幽州,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不可能。 当乌桓联袂鲜卑以后,公孙度一度判断曹操可能会撤军,甚至败在联军手里。 然而真打起来,只能说曹操的权谋用兵,远在他意料之上。 通过一次东征,不仅击溃了乌桓,也击溃了东鲜卑的精锐。 曹操为绝后患,杀乌桓人的凶狠果断,也震慑到了公孙度。 所以他面对进入辽东,游说他自立的袁熙,起了杀心。 带其头颅,来见曹操。 两人见面后密议了什么,成了曹营内部,很多人好奇的秘密。 隔日公孙度就东返,回到了辽东郡。 他的儿子公孙康和他一起来见曹操,却是留在了曹营,身份和孙权差不多。 公孙度回去后,将派出一支八千人的兵马,加入曹操麾下。 这支队伍会并入曹军体系,为曹操征战。 但养兵的钱,由辽东每年进献财税来支持。 也就是不用曹操花钱,但多了一支为他卖命的精锐。 同时以儿子公孙康为质,曹操会不定期的派人去辽东,观察其境内的治理,财力,兵马增长情况,随时调整其缴纳的财税。 有这些条件为前提,曹操同意公孙度,继续任辽东太守。 其人野心勃勃,曹操反而颇为欣赏。 历史上的公孙度,对付周边的一些部族,连纵合横,持续扩张。 曹操让他在东边打天下,是好事。 最后的结果是公孙康接班,然后一起吞入曹营。 公孙度走了,曹营众臣聚集,阎柔,鲜于辅对曹操虚心请教: “州牧您为何能料事如神,知道我们不用追击,公孙太守就会帮我们除掉袁熙?” 阎柔等人其实知道其中的道理,但假装不知,抓住机会拍马屁,突显曹操的决策英明。 曹操乐的配合: “我们若去追,逼的太紧。公孙度说不定就要和袁熙抱团取暖。 我们不去追,公孙度清楚了我的态度,又对我军击溃乌桓的兵锋,生出惊惧之心,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他收留袁熙,百害而无一利,他难道不会选吗?” 一干人顺势拍马,说曹操真知灼见,没任何人能瞒过他。 曹操心忖要是看不清这些家伙的意图,很容易迷失在马屁里,觉得自己是天下最睿智的人,昏君就是这么来的。 见过公孙度,次日曹操便踏上归途。 汉时有过一场小冰河期的气候骤变,北方州郡,包括草原上,冬天冷的难以想象。 曹操被冻跑了。 大战结束后,兵马就已经陆续南返。曹操留下善后,也是为了见见公孙度。 十一月末。 曹操在亲军护持下,走到辽西郡边缘的碣石山,让人停下了车驾。 再冷也要爬到碣石山上去看一看。 不仅是因为这里可以眺望东海的壮阔,夜观星辰寰宇的浩瀚。 更重要的是曾经有两位前代的伟大君主,巡游东海时,都曾驻足眺望海疆。 这两位君主是秦皇汉武。 两者的功业,横贯千古。 曹操颇有些自喻的心理。 秦皇汉武煊赫历史,文采却是不及曹操。 两人的琅琊台石刻和封禅时做下的句子,都有文臣捉刀,修缮美化过,曹操登临碣石山,俯瞰沧海,仰望星河,顷刻间便吟诵出一首流传千古的名篇《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碣石山顶,曹操负手而立,衣袖猎动。 收服幽州,他的功业又迈上了新的台阶,正处在权力的巅峰之上。 寒风削腮,浪涛击岸。 史上的曹操收服幽州时,已五十三岁,比他晚了二十年。 二十年能做多少事……曹操心怀壮志,情绪起伏。 身后,贾诩,程昱等人却是冻麻了。 贾诩吩咐左右的随行笔吏:“赶紧把州牧这首词记下来,这词太好了,州牧的才情,纵观千古亦不多见。” 然后小心翼翼的问: “州牧,这碣石山咱也登了,海也看了,星空也赏了,再站下去,诩可有些遭不住了。 这寒风刺的人骨头缝都是凉的,州牧您要保重身体。” 曹操:“你是怕自己冻病了吧。” 贾诩坦然道:“诩要保护好自己,才能继续追随州牧,为您谋划献策。” 嘴还挺甜。 程昱在一边打哆嗦:“州牧,咱能不能别在这聊。” “走了走了,下山。” 一行人下山后,就地扎营。 第二天一早,曹操又登山看过日出,才施施然的继续启程。 队伍回到冀州境内,就明显暖和了。 曹操在车驾里盘算着如今的各方形势,和接下来要做的事。 幽州以后,就可以心无旁顾的谋划凉州了。 若得凉州,便是真正的北方一统。 此时南方的几个州郡,位置,人口,经济皆不如北方。 很多史书上,甚至都不承认三国时的蜀、吴政权,认为他们是地方割据,非正统。 统一北方,曹操将手握九州之地,某种意义上算是小一统,可以立国了。 曹操调出词条看了眼。 词条上,他治下的人口,每一刻都在增长,已过四千万。 他看过词条,颇感欣慰。 这些人口比历史同期,多得太多了。其中有不少他的功劳,提前结束了许多地方的动荡。 治下持续攀升的人口,还有从淮南,荆州跑过来的。 淮南去年大旱,粮食的收成,本就很低。 而袁术称帝后奢靡无度,消耗巨大。 加上孙策和曹营对其用兵,短暂存在的淮南仲家政权,已经快垮了。 曹操遂转开念头,声望达到五百万时,得了三个固定指向的提示。 其中有一座墓葬中,标注出了长生大药的位置。 正好令晋和他师叔厉五方,已从墨子墓满载返回邺城,可以让其去取长生大药。 不过那座有长生药的墓,要不要派人去,曹操其实有些犹豫。 那墓太大了,危险性可能不在秦岭大墓之下。 …… 洛阳。 皇帝刘协,正在拟新的圣旨。 曹操击溃乌桓,让幽州重归治下,消息传回来,万众称颂,一片欢腾。 其外有军功盖世,内治日得民望。 皇帝的忧虑却是与日俱增。 他给曹操拟旨,同时也想试着通过圣旨,和曹操谈一谈条件。 随同圣旨一起送给曹操的,还有一封皇帝的私信。 曹操南归的车驾,还没回到邺城,皇帝派出的队伍,便北上迎他,送来了圣旨。 皇帝在圣旨中,废除了太尉,司空,司徒的三公制,恢复了丞相和御使大夫的官职,任曹操为丞相,总揽国事。 这表面上看是封赏,庆祝曹操凯旋,实则暗藏玄机,是小皇帝最后的挣扎和政治手段。 随同圣旨一起来的,还有钟繇送的一则消息。 曹军击溃乌桓,幽州大捷带来了一系列变化,凉州马腾接受了钟繇代曹操给出的任命。 这意味着他愿意投效曹营,并且同意来面见曹操。 “马腾要来见我,那马超就要开始坑爹了。” 曹操在车上展开皇帝的私信,其上的内容,让他眼神慢慢眯了起来。 Ps:求票~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