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340章 皇帝都是昌平系的!
成了! 万寿宫内殿。 当严绍庭听到老道长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就知道这件事算是成了。 自古以来。 哪怕是当下,自家那位老小子。 亦如此刻眼前的老道长。 他们除了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份和角色,还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和角色。 为人父。 而天下但凡是当爹的,几乎都无一例外是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出类拔萃,能成才担当重任。 这一点,不以外事外物而改变。 老小子都能背着自己,偷偷在工部和刑部,各种夸自己。 首发尽在www.9biqu。com 更遑论老道长这个当皇帝的。 尤其是,朱载坖几乎就只差一个东宫太子的头衔。 老道长自然是希望朱载坖才能出众。 朱载坖越有本事,老道长才会越加的放心。 窥探到老道长眼底藏着的那一丝期待。 严绍庭就庆幸,自己在和老道长相处这么久后,还算是能抓住对方一点点心态。 这天大的功劳和人情,又岂能是自己一个人担下的? 到时候就算老道长不忌讳。 自己也会成为众矢之的。 与其如此。 倒不如将功劳的大头让给裕王朱载坖。 反正朱载坖这辈子就算是当上了皇帝,也改不了他是昌平书院山长的经历。 皇帝都是昌平系的! 区区功劳,自己还有什么可吝啬的。 于是。 严绍庭抬着头,满脸笑容:“山长淳厚仁德,忧虑天下生员,至诚至善,彼时微臣困顿不知何解,若非山长所言,微臣半分不得今日之解。彼时,山长之言,至今微臣亦犹在眼前,窥山长彼时言行,微臣仿若窥见皇上圣颜。” 夸! 这个时候就得要狠狠地夸朱载坖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夸完还不算。 严绍庭低下头,双手抱拳,缓缓弯腰低头,直至双臂高过头顶。 他低头沉声道:“微臣不敢窥探圣意,微臣更不敢居功。若今日陛下准允奏对之法,臣以为当以昌平书院山长为首功,明旨昭告天下。若陛下不允此法,则亦当降旨,褒奖昌平书院山长勤勉国事,忧心社稷。” 严绍庭低着头。 却面带笑容。 自己不光要夸,夸完之后,还要替皇帝的儿子向皇帝讨要功劳。 而低着头的严绍庭,视线里还包含着徐阶脚上那双皂面白底官靴。 殿内。 在严绍庭说出要为裕王朱载坖请功的话,话音落地之后,便是一片寂静。 道台上。 嘉靖满脸涨红,布满笑意,却强忍着不曾发声。 他默默的注视着拱手低头的严绍庭,心中清楚这小子这个时候是不敢骗自己的。 而如果这件事情。 果真是如严绍庭所言,经由朱载坖提及才有了这个法子,那么首功也足以按在朱载坖身上。 朕的儿子,替朕和朝廷解决了一桩大麻烦! 甚至于,还能解决皇权能否下乡的千古难题! 社稷继承。 今朝可安心矣! 嘉靖没来由的从心底生出一股畅怀欲放的感觉。 自己虽然这些年幽居内廷,大多数时候不问朝政,但自己的儿子,大明朝将来的新帝,却绝对不能做碌碌无为之君! 至于到到台前。 张居正微微颔首低头,目光流转。 这个严绍庭总是能给自己展现无数的奇思妙想。 他是如何能与裕王讨论这件事情,还能让裕王说出这些话的? 张居正不觉得裕王能自己主动说出那些话。 必然是严绍庭有过铺垫。 但即便如此。 他依旧觉得诧异万分。 裕王这一次可是和过去大为不同啊。 至于终于听明白待官生保送制的徐阶,更是一时间忘了自己该说些什么。 现在自己反对的话。 可不单单会成为天下人的敌人。 还会成为皇帝的敌人! 反对皇帝的儿子提出来的可行之法? 若这个法子不可行的话,自己还可以站在为国为民的角度去反对。 但现在。 这待官生保送制,分明就是可以立即施行的办法。 自己再反对。 在皇帝看来,那就是自己这个内阁次辅不懂事了。 一个不懂事的内阁次辅? 或许高肃卿很乐意接手内阁次辅的位子。 正当徐阶犹豫着,自己该如何在这件事情里将自己的手插进去的时候。 嘉靖却是抬头看向了徐阶。 “徐阁老。” 听到皇帝呼唤。 徐阶肩头一震,赶忙拱手抬头:“微臣在。” 嘉靖面带笑容,挥手指向严绍庭:“方才徐阁老也在场,昌平书院山长提出的这个待官生保送制,徐阁老身居内阁,操办国事多年,在朕看来最是稳重,不知徐阁老对此法意下如何?” 徐阶瞳孔收缩。 皇帝当着众人的面说自己多年操办国事,最是稳重。 这明显是希望自己同意这件事情。 而且不光是同意。 还要为这个法子找一个更为妥当且必须要立即推行天下的理由。 徐阶嘴里不由生出一丝苦涩感。 这是要自己给皇帝老爷子的儿子坐实了功劳。 徐阶沉吟片刻,不敢停顿太久。 方才转头看向严绍庭。 他笑着说道:“严宾客。” 严绍庭当即侧身看了过来:“徐阁老。” 徐阶则是面带笑容的询问了起来:“宾客与山长所议此法,似是要明旨天下,征辟天下功名生员入官府衙门操办公门差事,以待官生而称?” 严绍庭点点头,心中却稍稍警惕了一些:“确实如此,不知徐阁老有何疑虑?” 一个坑,又一个坑。 在这万寿宫内殿被徐阶和严绍庭两人挖出。 徐阶当即摇头摆手:“疑虑不敢说,只是若征辟天下功名生员,秀才可使之、举人亦可使之,如何区分?何地往何地,何人决断?取用之后诸待官生俸禄如何供给?” 反对是不可能反对的了。 如今只能给严绍庭增加些难度。 若是严绍庭没法解决,那么或许还有机会将这件事情暂时按下来。 只要不是立即推行。 那自己就还有机会插手这件事,这天大的功劳和人情,自己就能同样分润一份。 只是不等严绍庭开口。 张居正却是抢先道:“陛下,臣以为天下两京一十三省,京师、陪都各司衙门,取举人用之。一十三省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同取举人用之。诸府举人、秀才并取,诸县只取秀才用之即可。” 如同徐阶的心思一样。 此刻眼看着待官生保送制,在有了裕王加持之下,几乎无可阻挡的要推行下去的时候。 张居正自然也希望能插手其中,至少是能沾一份光。说完之后。 张居正倒是不忘转头看了一眼严绍庭。 毕竟。 他这个时候开口,算是抢了光的。 严绍庭对此倒是没在意。 最大的功劳自己都让给朱载坖了,这点沾光的事情,老张想沾就沾吧。 而原本随着徐阶提出疑问,同样是沉眉深思的嘉靖,当即嗯了一声。 “这主意不错。” 说完之后,嘉靖深深的看了一眼张居正。 他对张居正的能力倒是无有怀疑。 若不是因为当初张居正回京就急匆匆提出要变法革新,他还是自己的内阁辅臣。 嘉靖旋即又说道:“叔大析事稳重,谏言如往,甚妥当。” 见皇帝终于是又呼唤自己的字,张居正脸上一喜。 自己没压错宝! 这份光,自己总算是沾到了! 张居正立即又说道:“至于徐阁老所问何地往何地,何人决断?微臣以为,既然是取天下功名生员而用,自然是以两京一十三省学政提学官并府县教谕考评推举,将此事列入诸官考成之法中,防备徇私而举荐功名生员。 两京一十三省举荐之人,汇总至京师国子监,再行二审该生过往,防止错漏。两京用京外之人,各省三司衙门用别省之人,各府用别府之人,各县用别县之人,则足可杜绝所用之人再与地方勾结。” 当张居正这番话说完之后。 嘉靖亦是再一次拍手叫好。 “好!” “此法不错!足可行之!” 而严绍庭则是心生疑惑的侧目看向张居正,生出几分怀疑。 难道老张不知道自己还是国子监司业吗? 若是按照他这么说的话。 自己往后也能插手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官府胥吏之首的任免权了…… 而国子监若是能掌握这等权利。 想来日后就是个小吏部的别称了! 那自己是不是得给老高的国子监祭酒官职弄到手? 严绍庭不禁联想了一下。 若是将国子监祭酒的差事弄到手,那…… 不敢想! 不敢想! 不过很快的。 徐阶便当即开口道:“两京一十三省并诸府县提学官学政教谕推举生员,自是职责所在,然若归于国子监审查任用,是否会导致吏部职权偏移?” 嘉靖眉头一挑。 这桩事自己倒是没想到。 他不由看向张居正。 张居正却开口道:“国子监祭酒如今正由高阁老兼任,而高阁老当下除户部差事,还另办整饬吏治事。如今归天下官府待官生任用之事于国子监,想来高阁老定能尽心竭力操办此事。” 徐阶彻底哑然。 因为张居正说的没错。 高拱现在就是国子监的祭酒。 这件事等同于直接掌握在内阁手上。 嘉靖亦是点头认同。 严绍庭却是扫了一眼张居正,终于是反应了过来,老张为何要在提议之中加入国子监了。 看来老张是将自己重新入阁的希望,放在了老高身上啊! 自己总算是看明白老张的意图了。 而嘉靖这时候却是忽然开口道:“叔大此言属为妥当,不过……所用之人,俸禄如何算之,何处出之?” 说到这话的时候。 嘉靖的目光已经看向了严绍庭。 几乎是下意识的。 就连嘉靖都没有反应过来。 当他询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看向严绍庭。 张居正和徐阶两人察言观色。 这对往日的师徒两人,不由再一次默契的心中齐齐一叹。 果然。 一旦涉及到钱粮问题上,皇帝现在已经会下意识的等待着严绍庭的回答了。 如今在皇帝看来。 大明朝没有人比严绍庭更懂钱粮之事。 这对于严绍庭来说自然是好事。 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是大大的坏事。 因为往后但凡是朝廷钱粮之事,皇帝都会保持这一份习惯。 严绍庭也没有让老道长久等。 “过往如何发往俸禄,往后便如何发给。” “不过……” 严绍庭声音停顿了一下。 毕竟现在是要整批那些秀才和举人进入官府当差做事,那顶替的自然就是官府中原本胥吏之首的位子,那一份钱粮不过是换一个人发给罢了。 但他却还是留了个悬念。 果然。 嘉靖几乎是没有思考的就询问道:“不过什么?你可是又有什么鬼点子了?” 说罢。 嘉靖目光审视的盯着严绍庭。 严绍庭则是面露笑容:“不过微臣以为,天下功名生员皆为天子门生,这份钱粮微臣估算也不算太多,若是能从内帑另出一份,则天下凡被整批用于官府之生员,必当铭记陛下皇恩,日后更为勤勉当差做事。” 徐阶几乎是下意识的瞪大双眼。 严绍庭竟然要从皇帝内帑夹带里往外掏银子。 不过很快他就低下了头。 若是放在过去,或者换个事,皇帝定然是不会允许的。 但这件事,虽然是裕王和严绍庭得了人情。 但皇帝同样也可以拿下这份恩情。 皇帝格外开恩,从内帑另外单出一份钱粮发给,试问那些被征辟用之于官府的生员们会如何想? 就连当朝命官的俸禄,也都是户部出的。 但他们不是! 他们是拿着皇帝的钱粮在当差做事! 嘉靖亦是瞬间明白了这里面的差别。 到时候恐怕根本就不需要担心,天下生员愿不愿意进公门做那名为待官生实则就是胥吏的差事。 而是个个都要疯抢这个能进公门做事的名额了! 一句天子门生。 一句内帑领钱。 就是莫大的殊荣! 嘉靖深深的看了严绍庭一眼。 当着徐阶、张居正,以及吕芳和黄锦的面。 嘉靖脸上渐渐露出浓郁的笑容。 “朕当真是一日不能无润物在朝!” “此事朕允之!” 就在众人目光震惊之中。 嘉靖话锋一转:“昌平书院山长此次谏言有功,朕甚欣之,拟旨加国子监祭酒衔。” 严绍庭三人顿时一愣。 然后瞬间反应过来。 旋即。 三人心头齐齐一震。 大明朝要变天了! ………… 月票月票 (本章完)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