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313章 海瑞的奏疏总能让人意想不到
严家自然是没有张龙赵虎这两个人。 昌平也没有。 但严绍庭相信,只要自己的话传出去。 徐文长自然会帮自己弄出来这么两个人。 现在是万事皆有徐文长。 于是。 在昌平百家席上。 就有张龙、赵虎这两个人出现在了海瑞面前。 很憨厚的两个昌平汉子。 接过海瑞今天写好的奏疏之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往京城。 至于那道奏疏里究竟写了什么。 一秒记住www.9biqu.com 严绍庭并不知道,但想来应该不会是弹劾自己的吧。 他觉得海瑞还没有这么不要脸。 写好了弹劾自己的奏疏,然后再让自己遣人送到圣前。 就算是严世蕃,也不会这么做。 张居正倒是满脸的好奇,对海瑞这个倔驴究竟又写了什么内容,又要搞出什么事情,颇为好奇。 只是就算他望眼欲穿,得来的也只是海瑞的一个白眼。 两人摆明了就是相看两厌。 于是这场席,也就吃的不甚欢喜。 口味倒是得到了张居正的肯定,这位顺天府的府尊,临走的时候貌似是有点意犹未尽的意思。 也不知道这位府尊,之后会不会借着办公的由头,整日里往昌平过来打秋风。 至于说海瑞。 也不知道是哪来的自信,他就觉得自己明天会得到皇帝的召见,和严绍庭借了将他从运河拉到昌平来的那辆马车。 便带着王朝马悍二人,要在今夜住进北京城。 于是乎。 为了确保海御史的安全,昌平这边的张龙赵虎,今天先行入城,将奏疏送进宫中之后,也就顺理成章的会跟在海老爷的身边。 “您觉得他奏疏里到底都写了什么?” “竟然能让他深以为然,今夜奏疏入宫,明日就能得到皇上召见。” 依旧是昌平别院的藏书楼上。 徐渭站在回廊下,望着那辆挂着油灯的马车在逐渐变黑的天色下,从昌平转到去往京城的官道上。 严绍庭捏着一只酒杯,从屋中走了出来。 他的目光很自然的就盯在了载着海瑞的那辆马车上。 对于徐渭的问题,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海瑞这个人说起来也是个不能以常理度之的。 他写的奏疏,想要弹劾什么事情和人,自己哪里能猜得到。 天南海北的。 他这一路从浙江走来,能弹劾的地方不知道能有多少。 严绍庭却是面露疑惑,出声带着些质疑:“只是有一件事情,是让我没有想到。” 徐渭转过头,投来好奇的目光。 他笑着问道:“还有什么事情,是让您也没有想到的?” “当初那三十二道奏疏。” 严绍庭轻声出口。 目光幽幽,继续盯着那辆挂着油灯,在夜色下格外显眼的马车。 徐渭则是目光一闪而过。 三十二道奏疏! 这件事情,似乎已经是过去了很久的事情,远在自己没有入京之时就已经发生了的。 不过其中详细,自己却在藏书楼底下那层得到了最清楚的解答。 他不由的,在这黑夜里,注视着身边捏着酒杯的严绍庭。 如果按照计划。 这件事情日后是要被拿出来重新提及的。 而目的…… 自然是那座驿站为何会失火。 这是严绍庭日后众多计划的伏笔之一。 即便楼上无人,而藏书楼所在的院落也是整个昌平机密之中的机密之地。 徐渭依旧是压着声音说道:“按照宾客说的,想要彻底弄倒徐阶,一二桩事情并不能成功使其倒台,须得要一桩接一桩的事情,将他的大奸之名钉死……” 说完之后,徐渭暂时收声,目光看向严绍庭。 其实在他看来。 如今藏书楼里所收藏的有关于徐阶的罪证已经足够了,所欠缺的只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于是徐渭面露担忧,有些不安的说道:“海瑞今日这道奏疏,不会提及此事吧。” 严绍庭摇了摇头,在徐渭的不安等待之中,他只说了两个字。 “难说。” 徐渭顿时眉头一凝。 他正要开口。 严绍庭却是先行说道:“或许他真的会将这件事情提出来,那他这一次……” “剑指徐阶!” 徐渭心中一惊,当即说道:“海瑞这一次是要弹劾当朝内阁次辅!” 终于是悟出来海瑞这一次目的所在的徐渭,满脸诧异。 他不解道:“可是……” 严绍庭笑了笑:“可是上一回海瑞在徽州府强抢新安卫兵印之事,还是徐阶在朝中为他说话,将此事压下来的。” 徐渭点了点头。 按理说,海瑞就算是再如何秉公执法,也不能这么干。 不过想了想。 徐渭便觉得,或许正是因为他是海瑞,所以才会这么干。 严绍庭笑着说道:“在海瑞看来,公是公,私是私,公私两清,才是他的为官之道。” 徐渭赶忙询问:“如果当真如此,那这一次我们要趁机,将事情弄大,将您早就准备好的那些事情,都一并挑出来?” 他的意思,是这一次海瑞若当真是要弹劾徐阶,那么他们就可以顺势对徐阶发起弹劾,借着海瑞一举将其弄倒。 严绍庭目光闪烁。 他的视线里,远处那辆挂着油灯的马车,早已消失在了视线里,融入到这已经变得漆黑的夜色之中。 半响之后。 他才摇头开口:“不是个好时机。” 只是几个字。 却是拒绝了徐渭的提议。 徐渭眉头始终加紧,不算的思考着这件事情。 最后他也只能是深深一叹。 严绍庭则是转头看向了徐渭。 他面带笑容:“徐先生想明白了?” 徐渭脸上带着几分失望,无奈点头。 “因为陛下……” 严绍庭点点头:“是啊,因为咱们的这位好陛下,所以时机未到。” 他不是没有尝试过直接在圣前和徐阶争斗,并要借机弄倒徐阶。 只是几次尝试。老道长始终都是举棋不定。 那个时候严绍庭就明白了,皇帝不会关心他的内阁大臣们到底是不是有不法,他唯一关心的就是朝廷的格局是否平衡。 没有不得不将徐阶弄倒的理由,老道长便不会草率的舍弃徐阶。 所以这一次嘉靖开海。 严绍庭没有用最正确,最应该做的做法去提议。 而是要拉上那一帮在海外走私这件事情上有参与的东南商贾以及他们背后的朝中官员,才将开海这件事情促成。 如果按照他的设想。 朝廷开海,确实需要民间的参与。 但绝不会是这帮人出海都不需要缴纳税课。 毕竟通关两税,一项出口,一项进口。 两税合并在一起,才是完成的关税。 徐渭目光幽幽。 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许久之后。 伴随着一声轻叹,却又有一道笑声发出。 严绍庭看了过去。 只见徐渭面带笑容。 他迎着严绍庭的目光,开口道:“世子如今已经一岁多,再过三五年也就能开始启蒙认字,过上七八年就能出阁学习了,到时候……” 到时候严绍庭就是朱翊钧第一个先生! 严绍庭却是面露好奇,故作不知道:“哦?为何徐先生不提裕王?” “裕王?” 徐渭嘀咕了一声,而后笑着看向严绍庭。 “宾客何时觉得裕王会是明君了?” 他面露笑容。 严绍庭也笑了。 而两人都没有觉得,自己站在这藏书楼顶,议论大明朝的皇帝,大明朝未来的皇帝,是有什么不合理不妥当的地方。 一夜无语。 翌日。 北京城里也终于是有消息传来。 海瑞上奏。 海瑞这两个字,如今在朝中便是一个风向标。 自从他当初那几道奏疏送入京中,现如今的他在京中科道言官里,已经算是楷模和表率了。 名声早就在外。 而这一次海瑞奉旨入京,自然也早就被有心人关注上。 他的奏疏被送进西苑的第一时间,各方就开始打听了起来。 等到第二天。 消息也终于是传了出来。 和所有人猜测的都不一样。 甚至于。 就连昨夜的严绍庭和徐渭两人,也只能算是猜了个半对,未曾全部猜中。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海瑞这厮。 他上疏皇帝,竟然是弹劾他自己! 天爷爷的! 大明朝有多少年没有这种事情出现了。 竟然有当官的上疏皇帝,弹劾自己。 不是有多少年。 是根本就没有过! 但是现在,海瑞偏偏就是上了一道奏疏,然后言辞振振的弹劾起了自己。 按照他所说的。 他海瑞就是大明朝最大的奸佞之臣。 皇帝若是为了朝堂安宁,天下公道,就该狠狠地严惩他。 随着奏疏里的内容流露出来。 整个京师官场哗然。 严绍庭和徐渭两人,也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驾马赶回北京城。 因为他们都清楚。 这次确实会如海瑞所言,他的这道奏疏,能得到皇帝的召见。 西苑。 万寿宫。 天气已经渐渐凉爽了下来。 嘉靖依旧是单衣配着长袖道袍。 大殿内。 笑声不断。 “这个海瑞!” “他竟然弹劾他自己!” “哈哈哈哈!” “朕当真是闻所未闻!” “他海瑞是个妙人!” 手中拿着海瑞的那道奏疏,嘉靖从道台上站了起来,挥舞着双臂走出内殿,走到了大殿前的宫门下。 外面。 依旧是禁军和三千京军戍卫宫廷。 嘉靖满脸洋溢着笑容。 吕芳就跟在他的身边,脸上陪着笑。 “这个海瑞,性子本就古怪,平日里在地方上为官也是执拗性子,这一次他上疏给主子爷弹劾他自己,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也是他海瑞能干得出来的事情。” 嘉靖回过头,侧目看向吕芳。 他脸上的笑容不减。 “那三十二道奏疏的事情,当初可曾查明?” 但是说出这句话的时候。 嘉靖的语气却是分外阴沉。 吕芳顿时肩头一颤,收敛起脸上的笑容。 他点点头:“当时便已经查明了,是……” 嘉靖却是冷哼一声,猛的一挥手:“不必说了!” 吕芳心中揣着几分紧张,抬头看向皇帝。 嘉靖则是眯着双眼。 “既然海瑞想要廷议。” “那朕就许他一场廷议,见一见他。” “传旨吧。” ………… 月票月票 今天有些不舒服,耽误时间了,等下还有一章 (本章完)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