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唐好圣孙! > 第一百章 只有放错位置的宝藏,没有绝对的垃圾
李恪喜欢打猎,这可是见于史书的。 贞观十一年的时候,李恪因游猎过度、损坏庄稼,被御史柳范弹劾,被免去安州都督,并削减封户三百户。 到底和李愔是亲哥俩,这喜好都是一模一样的。 不过区别在于,李恪自从收到《诫子书》后就将毛病给改了,而李愔则是屡教不改。 本来因为被李愔牵连,李恪还有点小抑郁,但一听说过两天就有秋猎,他一下就精神了起来。 “那自然是真的。”李象笑呵呵地说道。 “啊呀,打猎好啊,打猎好……”李恪眼睛亮晶晶的,满眼都是期待:“哎,我都好久没快活过了,这个夯货……” “夯货”指的是李愔,而在提到这俩词的时候,李愔明显抬起头,无辜地看了李恪一眼。 “侄儿就不多打扰二位叔父了,过几日见。”李象笑着开始告辞。 “嗯,过几日再见。”李恪颔首道。 “侄儿,可别忘了带些香肠啊!”李愔摇着手里的香肠,就像是在转笔一样。 首发尽在www.9biqu。com “没问题,六叔。”李象笑着说道。 等到二人走出献秋门,李愔忽然说道:“阿兄,这位侄儿和五兄说的不一样。” “你和李佑有联系?”李恪的声音都高了八度。 “没有,前些日子五兄给我写了一封信,说这位侄儿十分跋扈,让我过年回到京城的时候小心一些。” 李愔一边说,一边用两只红肠互相敲击着,就像是在磨锏一样。 “但是今天看,这位侄儿和五兄说的不一样……阿兄,你说五兄是不是在说谎啊?” 李恪松了一口气,还好这夯货没太信。 “李佑那个王八蛋,他是在挑拨离间。”李恪按着李愔的肩膀说道:“这人肯定是和侄儿之间起了什么不快,还吃了瘪,所以才会……” “那为什么只给我修书,没和你说呢?”李愔抬起头,目光清澈见底。 “因为伱是夯货。”李恪揉揉李愔的脑袋说道。 李愔:…… “我一会儿就找阿娘告状。”李愔愤愤不平地说道。 李恪也没当回事,反正阿娘也觉得他是夯货。 他的心中对李佑升起前所未有的提防,无论他和李象之间矛盾孰对孰错,都不应该把李愔牵扯进来。 这byd,绝对是居心不良。 “以后离李佑远点,他不是什么好东西!”李恪的神色中带着忧虑。 对于这位兄长,李愔可是百分百听从。 毕竟是一个娘生出来的,还没什么利益纠纷,肯定不会害自己就是了。 “好的阿兄,我离他远点。” 杨妃是一位温婉娴静的女子,两个儿子来到她的寝殿时,她正在拿着剪刀准备插花。 看到两个儿子联袂走来,也没管是什么原因忽然回京,总之她丢下剪刀就走了过去。 “恪儿,愔儿,你们怎么回来了?”杨妃的眼睛亮晶晶的,满是喜悦。 “这夯货在封地畋猎无度,被阿耶叫回来训斥。” 李恪瞅了一眼李愔,气不打一处来,对着屁股就是一脚。 “要不是大侄儿给他求情,这顿狠的怕是免不了。” 杨妃抓住了重点问道:“象儿?可是那位太子长子李象?” “是。”李恪说道。 还没等杨妃说话,李愔就举着两根香肠走上前来。 “阿娘,这就是象儿给我的,您也尝尝,怪好吃的。” 常言道,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虽说杨妃才三十出头不至于是老太太,但这小儿子同样也是她的命根子。 她伸手接过一根红肠,放在鼻子下嗅嗅,果然很香。 “娘,李佑那货和侄儿之间的龃龉您可有了解?”李恪忽然问道。 杨妃听到之后,神色一凛。 “李佑那厮拉拢你了?还是拉拢愔儿?嗯……” 说话之间,她就确认了李佑在拉拢谁。 她伸出手,揪在李愔的耳朵上。 “说!李佑那厮是不是拉拢你了!” 即便是疼爱李愔,可这种原则性的问题,杨妃完全不想姑息。 “娘娘娘……我没没没答应他……”李愔被揪疼了,挣扎着求饶道。 “哼。”杨妃愤愤地松开手。 她看着两个儿子,语重心长地说道:“对于李象,你们两人一定要交好,千万不能得罪!” “为什么?”李愔揉着耳朵,有点逆反心理上来了。 从小就被娘捧在手里,现在忽然看到娘夸别人,他一下就吃味了。 “你们可知道,汉王元昌还有侯君集是怎么死的!”杨妃眼中不无忧虑。 两兄弟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问道:“怎么死的?” 二人又没有争储的心思,在京城也没什么眼线,所以发生什么也不是很了解。 但既然母亲这么说,莫非……是这俩人得罪李象了? 这样想着,同时也在感慨李象在父亲心中的地位。 “这两个人,可是李象亲手经办的!”杨妃沉声说道。 “什么?”李恪一惊,“象儿他可才十二岁啊……” “正因为他才十二岁,才前途不可限量。”杨妃叹了口气道:“也因为他,太子的储位也是愈发稳固,就连太子与魏王之间的关系,都在逐渐缓和……” 两兄弟再次对视,尽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愕。 “至于那个李佑,前日里他回京时,得罪了李象,被他狠狠落了面子。”杨妃看了一眼李愔,语带警告:“你们两个记住,对待李象,只能交好,不能得罪,明白吗?” “那是个重情义的孩子,只要和他打好关系,等到他将来……你们二人绝对不会吃亏就是。” “是,孩儿明白。”李恪立刻说道,说着还按下李愔的脑袋。 …… 杨妃这边发生什么,李象并不知道。 对于李愔,李象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位叔父单纯是脑子轴。 那句话怎么说来的?只有放错位置的宝藏,没有绝对的垃圾。 李愔只是呆,并不是非人,用好了是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的,只是目前还没找到适合他的赛道而已。 不过这事儿眼下都和他没关系,他只是太子长子而已,又不是皇太孙,操那个心做啥。 现在在他心里,最重要的是老爹的位子,其次是小姑姑的健康。 其他的事儿放在了一边,李象选了十多个圆溜溜的猪尿泡,充好气后在外面让人缝上皮革。 踢了两下,感觉脚感和后世的足球没差太多。 嗯……他也没多想,只是把这足球当做和李厥一起玩闹的小游戏。 年纪小身体协调性就是不错,他在东宫带着李厥疯玩了一下午,满东宫都回荡着他们二人快活的笑声。 李承乾搂着苏意站在丽正殿前,看着两个活泼玩闹的儿子,心情无比地愉悦。 “大郎,你看他们两个多好。”苏意眼光盈盈地看着李象和李厥,心中满是欢喜。 看到两个儿子这样团结和睦,她是打心眼儿里高兴。 身为大家出身的闺秀,当然明白兄弟和睦的重要,她从来没打算让李厥去和李象争抢什么,毕竟东宫有今天,太子也对她上心,离不开李象的努力。 更何况李象从出生起母亲就过世了,从她进东宫开始,李象就抚养在她的膝下,说是亲儿子也不为过。 李承乾听了老婆的话,撇撇嘴道:“踢甚么蹴鞠,男人就应该打马毬才是!” 他说的也不无道理,毕竟现如今大唐最风靡的运动,非马毬莫属。 大唐和突厥之间,也经常进行马毬赛,马毬不仅是帝王和贵族阶层健身强体的体育运动,而且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且从玄宗开始,马毬已经成为了军队的训练科目之一。 李象弄这个足球,主要是考虑到李厥现在也才四岁,总不能去打马毬不是? 兄弟两人没事的时候在东宫跑跑,锻炼锻炼身体也是挺好的。 …… 从宫里出来,已经是傍晚时分了,中午杨妃留他们俩吃了一顿饭,晚饭还没吃,李愔便吵着要走。 李恪哪里不知道这王八蛋的主意,但也没奈何,当着母妃的面也不好意思多说什么,所以便和他一起走了出来。 刚一出宫门,李愔便立刻活跃起来。 “阿兄,阿兄,我要去平康坊!”李愔叫着道。 “你吵着要出来,就是要去平康坊?”李恪深吸一口气,这混蛋弟弟也太不是东西了! 一年好不容易见母妃几次,这话都没说几句,你就吵着要离开? 母妃要是不疼爱你也就罢了,可偏生你小子是最得偏爱的那一个。 “歧州忒也无趣,穷山恶水的地方,姑娘长得都不好看。”李愔叫苦道:“我还是想念平康坊,魏大娘子家的茶我已经好久没吃了。” “你是想去吃茶的?我都不想戳穿你!”李恪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我怎地不是去吃茶?”李愔反驳道,无论如何也不能在嘴上承认不正经。 李恪叹了口气道:“你也不想想,你因为被人弹劾,刚刚被阿耶召回京,不在家中闭门思过也就罢了,甚至还要跑到平康坊这种烟花之地勾连,就算不为你自己的屁股着想,你也要为阿娘想一想不是?” “若是因为你去那烟花之地被人弹劾,阿娘被阿耶训斥,我看你就高兴了!” 李恪都这样说了,李愔只能扁扁嘴道:“那我不去就是,万不能让阿娘再被阿耶责罚。” “你能这样想,为兄很高兴。”李恪露出微笑,这孩子到底还是长大了。 他伸手揉揉李愔的脑袋,笑着说道:“先回家吧,等这段日子过去之后,阿耶不那么生气了,你再出去顽耍。” “嗯好的阿兄。”李愔垂头丧脑地说道。 他也想出去耍,但没奈何,又担心顽耍得过分了,阿娘被连累受到责罚。 浑是真浑,孝顺也是真孝顺。 在家里枯坐了一下午,李愔是怎么坐怎么觉得难受。 “老刘!老刘!” 实在是无聊,他便开口唤道。 “六郎。”被唤作老刘的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说是老刘,实际上今年和李愔的岁数差不多。 他是李愔的长史刘兰之子,刘晔。 以前在长安不之官的时候,两人的感情就很要好。 “最近长安有什么好去处?在家中待得恁焦躁。”李愔扪着大腿问道。 前段时间刘兰家中有事,便让刘晔先行回到长安,故而李愔也得和他打听长安最近有什么新鲜。 “平康坊?”刘晔问道,这位六郎以前可最是喜欢去平康坊作耍。 谁知道听了这话,李愔立刻摇头道:“不行,今次回到长安,可是挨了训斥,万不能再给阿娘添麻烦,平康坊须去不得。” “那若是去不得平康坊,倒是有一处好去处。”刘晔忽然说道。 “哦?快快说来!”李愔立刻笑嘻嘻地问道。 “六郎有所不知,最近皇长孙,也就是恒山郡王李象……” 话还没说完,就被李愔打断了。 “恒山郡王?那不是太子大兄做太子之前的封号吗?怎地给了李象?” “这不是郡王简在帝心,立下诸多功劳,所以便把这个封号给了他嘛。”刘晔说道。 “噢,那你继续说。”李愔也没说什么,只是让刘晔接着往下说。 “恒山郡王和魏王之子李欣,还有诸多勋贵子弟,在东市开了一间酒楼,名唤‘江湖酒楼’,其中菜肴精美,味道更是一绝,六郎若是无处作耍时,可以去酒楼。”刘晔笑着说道。 “哦?”李愔一下就来了兴趣。 不止是冲着酒楼,还有一群年纪差不多的勋贵子弟。 倒不是说李愔想结交他们帮他干什么,而是他喜欢凑热闹,想混进去一起玩一玩作耍。 指望这个浑人能有什么不太正经的心思,还不如指望老母猪会上树。 杨妃只教过李恪不应该起不该有的心思,对于李愔……她懒得教,在杨妃看来,某个位置在李愔的眼中,还不如一根儿红肠诱惑大呢。 “六郎若是想去时,我这就去让人备车马。”刘晔立刻说道。 “好!这就去作耍!”李愔兴致勃勃地说道。 在家中枯坐终究不是他的性子,总归是要出去耍上一耍才对。 (一会儿还有一章,今天起晚了……十一点才起床) (本章完)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