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贼天子 > 第五百六十五章 王业渐成
“三郎。” 皇帝看了看裴璜的表情,然后淡淡的说道:“朕知道,你心里觉得,朕现在做的不对,但是朕现在已经想明白了。” 他看着裴璜,左右看了看,然后沉声道:“朕现在,无有可用之人了。” “朝廷上下,现在真正在做事情的,竟只有先前那个,投靠了朝廷的王均平旧部梁温。” “且不说他能不能成事,即便能成,他占了中原之后,能将中原完完本本的还给朝廷吗?” 皇帝微微摇头:“恐怕很难。” 他低声道:“朕现在,谁也不相信了,朝堂上下,上到宰辅下到小吏,人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少有人为国家,为朝廷考虑。” “朕,也必须要为将来考虑了。” 此时,崇德殿里已经没有了外人,皇帝走下御阶,走到了裴璜身边,他拉着裴璜,两个人一起坐在了御阶上,皇帝陛下看着裴璜,缓缓说道:“三郎,你我自小一起长大,后来又结了姻亲,这么些年,朕一直把你当成朋友。” “伱老实同朕说,朕…” “还是皇帝吗?” 首发尽在www.9biqu。com 裴璜不假思索,连忙说道:“陛下当然是皇帝,天下间唯一的皇帝。” “也就剩一个名头而已了,你没有瞧见,朕给江南下旨,罢免李云,结果呢?” “那李云不仅一点事没有,转头就占了淮南道,按照皇城司的奏报,如今东南,已经几乎自成一国了。” “你我,都没有办法。” “而且不要说李云,就说你们裴家。” 皇帝看着裴璜,问了个相当尖锐的问题:“你们裴家,也未必还把朕当成是皇帝。” 裴璜一怔,随即低着头说道:“陛下,臣和臣一家,永远侍奉陛下,只是河东裴氏,臣…” “左右不了他们。” 皇帝笑了笑,许久没有说话。 过了很久,他才默默吐出一口浊气,声音也有了一些沙哑:“前两年,朕心里是相当难受的,尤其是那三个人在京城的时候,朕天天都要担心,他们会不会篡位,会不会弑君。” “现在他们走了,朕还是无人可用,说白了,就是人心已经散了。” 皇帝眯了眯眼睛,继续说道:“朔方,河东,范阳三个节度使,正好都在北边,他们既然占下了那么大的地方,契丹人南下,本来就是他们的事情。” 皇帝默默说道:“对于朕来说,朕已经想清楚了,北方的节度使,朝廷很难是他们的敌手了,北方,也很难再重新回到朝廷手里,” “将来的大周,如果尚有天命,我们还可以占据南方,做将来的南朝。” “若天命不再。” 皇帝目光里透着悲哀,声音也低了下来:“就退回巴蜀,把守剑门。” “以地利,权且苟安罢。” 巴蜀,是个很适合偏安的地方,因为可以闭住门户,只需要不多的兵马,就能够很好的维持政权。 而皇帝现在的兵力,加上剑南节度使的兵力,是绝对够的。 大周之前,巴蜀就有割据王朝,而且不止一个,都传了两三代人。 裴璜闻言,默默叹了口气。 他知道,皇帝已经没有什么心气了。 不过这并不能怪他。 当今的皇帝陛下,并不是什么蠢物,哪怕对他的评价苛刻一些,他也绝对可以算得上一个中人。 如果是太平时节,他当个太平皇帝,问题不会很大。 但是他命不好。 这几年的经历,只要是个正常人,心里恐怕都会生出怯懦之心。 裴璜低着头,开口道:“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了。” “不过陛下也不用太灰心。” 裴璜声音低沉:“北边那些人,这样混战,到最后,说不定数败俱伤,正好这个时候,无人再有精力来管顾关中,我们趁着这个空档,把禁军给重建起来。” “静待良机。” 他看着皇帝,低声道:“关中有不少将军退隐,还有许多将门子弟,臣这几天,就去访寻他们,请有志之士,来重整禁军,匡扶社稷。” “好。” 天子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对着裴璜笑了笑:“三郎的办法,其实也是看天,并不比朕高明多少。” 裴璜默默点头,心中想起了在宣州时候,认识的那个年轻人。 如果他能一心一意辅佐大周朝廷,朝廷就还有的救。 可是,裴璜转念一想,想到了赵统苏靖两个大将军,心中默默叹了口气。 如果李云是真的忠心朝廷,按照朝廷的规矩办事的人,几年时间,他绝不可能进展到现在这个地步。 到了他这个地步,又不可能跟朝廷同路而行了。 退一万步说,即便同路而行,事成之后,皇帝第一个要杀的,恐怕还是李云。 浑浑噩噩之间,裴璜已经离开了崇德殿,走出很远之后,他才回头看了看身后的殿宇,长叹了一口气。 “青砖碧瓦,锦绣河山,怎么十年不到。” “就成了这副模样…” ……………… 金陵城,赵成将军迎娶金陵大户曹氏之女为妻。 这场婚礼,办的相当热闹。 除了江东的文武官员,几乎统统到场之外,曹家的亲谊,也将新的赵宅,挤了个满满登登。 这座新宅,是李云给赵成置办的,规格只比李园略小一些。 除此之外,身为大户的曹家,也很是大气,又额外陪嫁了一套宅子,金银珠宝,也不计其数。 穷了半辈子的赵将军,一下子富了起来。 当天,李云亲自给这一对新人证婚,等到两位新人入了洞房之后,一众江东高层,坐在了一起,把酒言欢。 跟李云同桌的,有杜谦,苏晟,周良,李正,刘博,还有卓光瑞,许昂,邓阳等人。 江东一线,基本就是在这个桌子上了。 当然了,还有费宣,姚仲两个人,现在在外面加班加点的办差均地,哪怕是年关,也没有来得及赶回金陵来,没能喝上这杯喜酒。 推杯换盏之间,杜谦看向卓光瑞,笑着说道:“卓兄,这金陵新城的营建,是你在负责的,什么时候能建成,有没有给上位,建一个气派一些的官邸?” 卓光瑞闻言,放下了手中的酒杯,他先是看了看李云,又看了看杜谦,开口道:“杜公,这金陵新城最多明年下半年,就差不多可以落成了,至于上位的宅邸。” “我是预留了一块地方,但是该建什么,怎么建,上官没有交代,我也不敢自行其事。” “还有,杜司正下半年的钱,拨给的不及时了,进度可能会放缓一些。” 他说的杜司正,是杜谦的三哥杜和,现任江东度支司司正,总管钱粮。 杜谦正要说话,一旁的李云跟李正碰了杯酒之后,开口笑道:“新城主要是把城墙建起来就行了,新城里空出来的地块,可以发卖出去,卖给那些商人,由他们自行在上面建造宅邸。” “不过,新城规划要规划好,哪里是街,哪里是坊,都要提前预设,商人们买了田地,要按照官府规定,建造房屋商铺。” 说到这里,李云看了看杜谦,笑着说道:“这样一通发卖下去,我们这个新城不一定会亏钱,说不定还会小赚一笔。” 杜谦皱了皱眉头,开口道:“上位,恐怕不会有太多人买吧?” “这个简单。” 李云低头喝酒,开口道:“可以明确跟他们说,将来金陵府衙还在现在这个位置,但是江东的一应官署衙门,都会搬到新城去。” 他顿了顿,然后指了指自己,笑着说道:“包括我,我也搬过去。” 杜谦闻言笑了笑,开口道:“上位若是搬过去,那里立时就热闹起来了,那些商人都眼尖得很,说不定还真能发卖出去。” 现在,江东的行政班子,跟金陵府的班子,是混在一起的,但这肯定是暂时的,将来渐渐成熟之后,就会划分成为两套班底。 卓光瑞若有所思,问道:“上位,如何定价?” “先试着卖一个坊的地出去,然后观望一段时间,那些商人们,自己就会定价出来。” “还有。” 李云想了想,开口道:“我的宅子,也不弄弄得特别大,规制…” “就按照公侯的规制来吧。” “再有,新城的地方不要全卖了,留出几块地方,我要用来安置军中的有功之人,给他们分房屋。” 卓光瑞低头道:“是,属下明白了。” 杜谦给李云倒了杯酒,然后看向卓光瑞,笑着说道:“上位的新宅子不用很大,但是该留的空地要留好。” “将来,肯定是要有一座宫殿要盖起来的。” 卓光瑞看了看李云,见后者没有说话,他举起酒杯,跟杜谦碰了一杯,笑着说道:“是,我一定留出一片…” “大大的空地出来。”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