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 第247章:真正的确定了!
“偏偏那小子就能逆天改命!天想收了咱大明百姓,可咱老朱家两个男人不同意!” “于是抬高粮价,粮商抛粮,粮食降价……一系列操作,生生被他逆天改命!” 朱元璋不顾六部部堂的脸色,继续道:“利害么?咱当时看到这一幕都震惊了!他给咱狠狠上了一课!” “后面呢?山西一带的商人贪得无厌,大批量从朝廷汲取盐引,开发盐巴,晋、河西、河东一带几乎不知皇帝是啥,只知山西晋商,因为他们有盐!” “然后呢?嘿嘿,细盐听过吗?盐矿山提炼出细盐,降低咱大明粮价,精盐出来之后,立刻粉碎了山西晋商的美梦,山西太平,京畿太平,大明太平!” “这还不够,然后红薯呢?红薯也是他种出来的,咱大明不是缺粮么?每年荒年都会有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可红薯对咱大明多重要,你们作为部堂高官,你们都知道吧?” 众人面色紧张的点头:“微臣知道!” 众人的脸色各异,心跳越来越快,双拳都在袖笼内死死捏着,死死颤着! 这个人是谁,大家已经呼之欲出! 朱雄英! 朱元璋环顾众人,想了想道:“詹徽,你去将宗人府经历卓敬给咱叫过来。” 首发尽在www.9biqu。com “今天这事没他在不行。” 武三年,朱元璋在前几年,改称宗人府。 正一品宗人令由秦王朱椟担任,正一品左宗正由晋王朱桐担任,正一品右宗正由燕王朱棣担任…… 由此可以看出来,宗人府几乎所有官职的设置,都是老朱家的皇室内部人,只是享受俸禄的挂职官吏。 真正负责掌管皇室族谱、玉牒、宗庙的官,则是正五品宗人府经历,也就是卓敬。 无论如何,宗人府是专门记录皇室成员的诞生、封爵、封王、死亡等事宜的事。 现在老爷子将宗人府经历叫来,所谓何事,意图似乎更加明确! 众人心惊肉跳! 老爷子这是打算……将朱雄英彻底的,纳入朱明皇室族谱了呀! 余下的武人,坐立不安的坐在谨身殿两旁。 沉默,久久的沉默。 只有老爷子翻阅奏疏的声音。 趁此空档,五人相互对望,似乎都从彼此眼底深处看到浓烈的震惊! 即便他们已经察觉到什么,可依旧在默默的等着老爷子开口。 郑和也默默站在朱元璋身旁,心跳的比堂中的各部堂还要剧烈! 少顷。 詹徽带着一头雾水的宗人府经历卓敬走来。 卓敬根本不知发生什么事,还以为又有什么皇子要去就藩。 上一次是宁王,可这一次,似乎皇宫内也没有成年的皇子需要去就藩呀! “臣参见皇上!” 朱元璋抬头,挥手示意詹徽落座。 在这里,也只有这六个手握天下重权的高官可以落座,宗人府经历卓敬只能乖乖的站在一旁。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道:“人都来齐了,那咱就继续说下去。” 卓敬脑海更加混乱,一脸迷茫,满脑子都是,他们在干啥?叫我干啥?为啥叫我来?我有啥用?. 该来的人都来了。 朱元璋需要在他的心腹高层中,将朱怀推向人前。 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重入族谱。 至于最后一步,则需要在朔望朝参的大朝会中,彻底让大孙朱雄英,于天下皆知。 朱元璋的步子没有夸太大,依旧在精打细算。“人都到齐了,那咱就继续说道说道。” 众人再次侧耳聆听。 朱元璋继续道:“多年前,咱的大孙子朱雄焕出生在东宫紫薇殿。” “他是咱长子朱标的儿子,咱的亲孙子,嫡长孙。” “前段时间,他却死了,好在复活过来。” “而今日,是时候给他,真正的该有的身份了。” 此言一出,四下皆惊! 宗人府经历卓敬更是战战兢兢,脸色惨白! 这是一桩宫廷秘闻,通常皇帝让自己知道这事,要么就是秘密处决自己,要么就有更大的事要发生! 卓敬惊疑不定,额头冷汗涔涔。 朱元璋继续道:“是日,咱斩了了当值的御林军和太监以及御医二名,何也?” “因为这是咱皇室的耻辱啊!咱以为是啥盗墓贼,将手伸到皇陵去了。” “咱和他是带着血脉的,血浓于水,咱看到他第一眼,就认定了他是咱孙子。” “但皇明嫡孙的事,咱即便是皇帝,也不敢随意相认。” “于是咱让锦衣卫查了许久许久,查出来了,他从棺椁爬出来的,嘿!人没死!” “现在知道,咱为啥说命运在轮回了么?” 朱元璋一口气说了许多,作为一个帝王,他不该开口说这些话,但有些事,若不说清楚,老人如鲠在喉。 他需要让朱雄英堂堂正正,不带一点猜疑的走在众人身前。 老爷子端着茶壶,微微吹了口气,慢条斯理的开始喝茶。 趁此空隙,殿前的七人已经忍不住大口喘气了。 即便已经有了准备的礼部尚书李原,在听了老爷子这些话后,都忍不住战栗! 再如不知情的刑部尚书杨靖等人,此时更是已经惊的目瞪口呆,竟感觉呼吸都有些困难! 宗人府经历卓敬呆呆听着,嘴巴已经张开如鸡蛋大小! 朱雄焕……是他亲手在宗人府皇室卷宗中画红的!朱标也是! 这对父子,都是他亲手从卷宗中批的! 天呐! 大殿无比的沉默,只有老人在吸溜茶水的声音。 少顷之后。 朱元璋继续道:“或许你们还在疑惑他是谁,朱府那位朱公子!” 朱元璋说完,再次沉默。 大殿的气氛已经诡异到了极致! 朱元璋点头道:“他现在秦淮河旁,是咱亲手安排的,这几个月隐藏下来,他叫朱公子!” “詹徽认识,记得第一次接触是在鹿鸣宴?是他亲自邀请去后院做客?” 詹徽慌忙道:“皇爷记性好!确实如此。” 朱元璋点点头,道:“然后是傅侍郎吧?想来傅侍郎是从詹部堂口中猜测出来的?” 傅友文忙不迭起身:“启禀皇上,微臣从詹部堂口中听出了异样,又恰在殿阁看到皇爷带朱公子入内……于是心下就有些眉目了。” 朱元璋洒然一笑:“你倒是有心。” 傅友文忙回道:“当然,蓉城之困,微臣有幸见到皇长孙之智,何其幸也!” 朱元璋颔首笑笑,又道:“然后呢?李尚书?” 李原道:“回皇上,微臣也就最近感觉异样,帖木尔汗国送来礼品,朱公子……啊不,皇孙替咱礼部争口气,试探出了帖木儿汗国的野心,微臣本想去感激,随即就看到了犀牛角匕首……” 朱元璋咂摸咂摸嘴:“原来这么回事。” 老爷子再次看向一脸石化的兵部、刑部和工部。 三名部堂高官到现在还没消化,依旧愣愣的坐在原地很久很久! 良久后,工部尚书秦达忙道:“微臣!恭喜皇上!大明之幸,皇上之幸!皇孙失而复得,何其之幸也!上天垂青吾皇,大明幸也!” 众人忙是起身,齐声恭喜朱元璋。 朱元璋压着手,示意众人坐下。 然后将目光看向宗人府经历:“卓经历,你掌着宗人府,当时你给咱大孙批了红,现在黑字批回去!” “还有镀金银册、银印皆准备好,留着给咱,咱有用!” 卓敬颤颤的道:“微臣遵旨!” 朱元璋嗯了一声,挥手对卓敬道:“你宗人府宜快些准备,下去吧。” 卓敬抱拳弯腰:“微臣,告退!” 等他出了谨身殿,直到呼吸着外面的新鲜空气,内心的压迫感和震惊感才得以缓解! 呼呼呼! 卓敬狠狠呼吸着,眼中带着浓烈的震惊和不安! 天呐! 他抬头看着晨曦当空的天,喃喃道:“大明这天……要变啦!” “嘶!” “皇明嫡长孙,今日正式确定地位了,如此,以后再也无任何人可有想法!” “天呐!” 等卓敬离开谨身殿。 朱元璋再次将目光锁定到六部部堂高官身上,淡淡的道:“你们都是咱的肱骨之臣,咱政事需要倚靠你们,你们也该知道咱皇孙的存在了。” “咱也要抽空,和咱大孙子说说了,万一哪天咱真走了,呵呵。” 朱元璋自嘲的笑笑,然后挥手道:“成了,今天就说这些事,都回去办差吧。” “杨尚书,咱交代你的事,快些抓紧办,早些将牢房腾出来!” 杨靖忙起身:“微臣遵旨。” 朱元璋挥挥手。 众人倒吸凉气的站起身,只感觉口干舌燥,躬身退出谨身殿。 外面的阳光已经从东方渐渐照耀过来,将清晨的紫禁城照耀的如梦如幻! 一如六部部堂高官现在的心情,也如梦如幻! 等他们走出谨身殿的时候,众人再也忍不住,更有甚至,在下谨身殿外的阶梯时,差点没站稳! “茹尚书,您小心点呐!” 茹太素露出一抹笑容,只是笑的有些不自在:“没事,没事!” 他抬眸看着詹徽,有些不悦的道:“你们两个老东西,不讲究!” “既然早就知道如此天大的事,为何守口如瓶至此?我们还能泄露出去么?” . 詹徽笑笑:“这不留着让皇爷说么?” “成了,不纠结这事。”傅友文道。 刑部尚书杨靖哼道:“你还有脸做和事佬?当时咱们几个在吏部询问疟疾谁给皇爷治好的时候,你差点将话就说出口!” 杨靖这么一说,工部尚书秦达震惊的开口:“听这意思……疟疾的神药,云南、广西、交趾的疟疾之扼……都是皇孙解的?” 傅友文点头:“嗯。” 秦达愈加惊愕:“那么……交趾,也是皇孙在治?” 傅友文点头:“嗯。” 嘶!嘶!嘶! 想不到皇上,已经暗中对太孙做了这么多事!竟然将交趾都交给了皇长孙! 詹徽呵呵道:“何止这些事?本官告诉你,你们许多的奏疏,都出自皇孙之手。” “啊!!!” 众人再次大惊! “这…” 奏疏,出自皇孙之手? 他们居然……一点没发现! 那批阅的老练手法,对奏疏分析的一针见血……他们当真以为是朱元璋在批! 皇长孙的水平,已经高到这种程度了? 三人越来越对朱雄英敢兴趣了! 沉默了一下,李原才问詹徽道:“有个事。” “皇上也没说咱们要不要对朱公子说,詹部堂,这事你怎么看?” 詹徽笑着道:“笨!皇爷最后一句话怎么讲的?他老人家要找机会对皇长孙好好说道说道。” “言外之意就是,咱们顺其自然,可以对旁人说,但朱公子……还是他老人家自己来。” 此言一出,众人忍不住颔首点头:“却是这么个理!” 傅友文默默看了一眼詹徽,詹徽似乎看出了傅友文还有话对自己说,暗暗给傅友文回个眼神。 “成了,大家先散了吧。” 众人走到皇城,便各自心怀异样的回到部堂衙门。 詹徽则径直去了户部找傅友文。 …… 户部值庐花厅。 傅友文早早的令下属沏好茶。 詹徽踱步走了进来,狐疑的看着傅友文,坐在他旁边,便询问道:“老傅,刚才什么意思?” 傅友文伸手,示意詹徽喝茶。 詹徽点头,端着茶品鉴一番。 傅友文这才缓缓地道:“老詹,皇爷究竟啥意思?” 詹徽蹙眉:“什么?” 傅友文道:“皇爷只是告诉了咱几个,老爷子这意思,咱们是不是要和下面的官吏透个气什么的?” 詹徽愣了愣,“你不说,本官都没考虑过这些。” 沉默了一下,詹徽道:“皇爷分明是要加快了脚步,看来这一场病,对皇爷的影响很大,让老爷子思想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傅友文白着詹徽,没好气的道:“屁话么!国家后继无人,说不好听的,老爷子万一真走了……恐怕当时老爷子也吓的不轻,如果不是朱公子出手,怕当时就要托孤公布身份了。” 顿了顿,傅友文继续道:“咱现在不考虑这些,但分析老爷子今天召见咱们的意图所在。” 皇帝的每一句话,都够臣子们揣测许久,尤其今天朱元璋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