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三百五十一章:雍熙北伐
大秦。 呆呆的看着天幕。 嬴政脑子里就一个问题。 这宋车宗的车究竟是什么东西在拉啊? 要是不拉车这东西不得一昼夜奔行八百里? 还是这车宗有独特的驾车技巧? “输了……” 嬴政喃喃自语。 大秦骑兵急行也没这么快啊…… 有这本事你上什么战场啊,学学李世民教人学车好不好啊。 “车宗……” 看小说上www,9biqu.com …… 大汉。 “要学赵匡胤你就贯彻到底。” 刘邦将啃干净的鸡腿骨扔到漆盘里。 “一国之主,临阵脱逃!御驾亲征征成了笑话!” “骑的什么驴马啊?跑的还挺快!” “乃公当年胸口挨了项籍一箭痛的要死都没想过逃跑!” 吕雉手里旋着调羹,散着碗里肉汤的热气。 轻飘飘道: “我发现你近些时日很喜欢提项籍啊。” 底下的刘盈迅速低头,同时伸手把一旁小刘恒的小脑袋也按下去。 小刘恒:我也没打算知道啊! 刘邦嗦了嗦手指,叹气道: “人上了岁数总爱回忆过往,其实我也不乐意提他。” “但就看天幕里这些来来往往的英雄豪杰、小人鼠辈。” “我就总能想起他……” 刘邦身体微微靠后,手搭在支起的腿上,长声叹道: “楚霸王,是朕的对手。” “朕打败了他,他成就了朕。” 吕雉眼帘微垂。 刘盈看着桌子上的猪头愣了神。 小刘恒则看着刘邦。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把眼睛从红薯叶子上挪开。 搓了搓手指,眉头皱起。 “大宋怕是要根基不稳了。” 一旁的刘启把头从曲辕犁制作图中拔出,茫然道: “不至于吧?只是输了一场而已啊?” “这宋军还是挺能打的啊,要不是车宗突然跑了群龙无首,第二天不一定会输啊。” 刘恒将指尖上的泥土搓下,从窦漪房手里接过麻布擦了擦手。 “你记不记得,宋太祖的那份评绩中赵德昭是怎么死的。” “自尽而亡?” 刘恒点点头。 “自尽而亡……他为什么自尽而亡?” 刘启摇摇头。 “天幕没说。” 刘恒点了点桌子,沉思道: “本来宋太祖的军制改革已经断了将士拥立的行为。” “但偏偏车宗带着赵德昭上了战场,不提他是作秀还是真心提拔。” “问题关键在于他跑了。” 刘启顺着刘恒的思路喃喃道: “将士们找不到皇帝,而先帝的儿子还在军中。” “兵将拥立、先帝之子……五代惯例?” 刘恒看着刘启,肯定了他的想法。 “这两者加在一起,朕不信这人睡得觉。” “赵德昭活不了,那些拥立的兵将也让他安稳不下去。既然如此,他会不会在宋太祖的基础上再次打压武将?” 刘启合上辕犁制作图,明白了阿父的意思。 正所谓过犹不及。 宋太祖的制度已经限制了武将坐大。 提高文人待遇更是摆明了制衡武将。 若是再此基础上继续加以限制只会造成另一侧的失衡。 若是天下一统,失衡也就失衡了。 但此时宋朝群狼环伺,武将可制约但不能过于制约。 否则就是自废武功。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揣摩着究竟是什么神奇动物能有这般神速。 “他这车是用大宛马拉的吧!” 一旁的卫子夫掩嘴轻笑道: “或许是大宛驴呢。” 刘彻猛得一怔,笑着点了点她。 “你个促狭鬼,别说,驴跑的其实也不慢。” “人坐在车后面对驴来说车辕是在往上挑的,驴比不负重还要省力。” 正在偷笑的卫子夫听到皇帝如此认真的回复人都傻了。 “陛下…你这……” 刘彻捋了捋袖子满不在乎道: “好多年前的事了。” “当时少不更事突发奇想,想着匈奴有马养驴作甚?然后做了几次小小的对比罢了。” “你别说,这玩意拉粮其实比拉人好用。” 卫子夫的嘴角抽搐了一下。 要不说您能抗击匈奴呢。 不放过任何可能性…… …… 曹魏·(魏武统一时间线) 刘备举杯掩盖嘴唇边的笑意。 众所周知,一个人事迹与另一个人事迹做对比要在两人某种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否则再贬低他人时,也相当于是辱骂了另一人。 而宋车宗和曹贼的对比,堪称南辕北辙! 眼角瞄到曹操黑乎乎一片脸,刘备嘴角咧的更大了。 一旁的曹操气的脑袋都幻痛了! 他是個什么腌臜物!竟拿孤的事迹给他做样子! 奇耻大辱!大辱啊! …… 大隋。 杨坚坐在榻上,给独孤伽罗与自己各倒一杯茶。 “自打那逆子开始,后面皇帝的新花样就络绎不绝。” “真是想不通,他跑个球?只是败了一仗而已。” “你要真是害怕,下令撤军不就行了?” “弃军逃跑是在想什么?” 独孤伽罗捧着茶杯饮了一口,带着几分猜测道: “他许是怕那赵德昭趁机夺权吧。” 一抹恍然涌上心头。 “有道理,那一群兵将都是宋太祖提拔留下的。” “偏偏此时宋太祖的儿子也在军中。” “若有心人效仿陈桥旧事,那宋车宗就是瓮中之鳖。” 茶杯一放,杨坚顿了顿道: “看来那宋太祖……许是真的死在这人手里。” …… 大唐。 “可怜宋太祖英雄一世。” 李世民捻着须尾,脸上带着几分厌恶。 所谓有能者居之! 但这人属实无能……最起码在用兵之事上颇无能! 将为兵之胆,有这样怯懦的皇帝这大宋怕是武运不昌了。 “弃军不顾,临阵夜逃。就伱也配上太宗庙号!” 李世民有了跟汉武帝同样的感受。 太宗岂是如此轻取之号! …… 大宋。 “啪!啪!啪!” “啊!啊!啊!” 皮开肉绽的惨痛声响于殿内! “你就!非要!非要!” 一字一顿,一顿一鞭! “非要亲征吗! “啪!” “非要指挥吗! “啪!” “你会打仗吗!” “啪!” “你个蠢货!” “啪!” “蠢货!” “啪!” 赵匡胤将短鞭砸在血淋淋的身影上,一扭身坐在椅子上。 看着已经昏迷不省人事的弟弟,想到一路扶持走来最后却是这个局面,不由悲从中来。 “财帛动心人……财帛动人心啊……” 而大宝之位就是天下最大的财帛。 这难道是我窃周的惩罚吗? …… 大宋·太宗时期 赵匡义双目通红,手中茶盏被掼碎于地! “……欺人太甚!” “欺人太甚啊!” …… 大宋·真宗时期 看着天幕里的耻笑,赵恒有些不安的拉着刘娥的手。 “梓童……朕这心里怎么有些慌呢?” 刘娥安抚其背,宽言道: “官家慌什么,您又不会驾车。” 赵恒:……你骂的好脏啊…… “朕是说……是说……” 扣着刘娥的掌心,赵恒吞吞吐吐道: “是说盟约……那事……” 刘娥噎了一下。 这事……大臣们又不是没劝过你。 人还拿太宗负伤一事劝你,你不是没听吗。 “嗯……不打仗总是好的吧?” 赵恒一顿,抬头看着刘娥目光复杂。 你要是用肯定的语气多好。 那朕就被安慰到了…… “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伸头一刀缩头一刀。” “朕又没献地!朕怕什么!” “来人!上酒!” 刘娥一手托腮,一手被赵恒牵着晃悠。 这就破罐子破摔了是吧? …… 大明。 “高梁河之战,就兵力对比而言宋军是明显占上风。” 朱元璋撇着碗里的茶沫,对一旁的大儿子朱标道: “但最后却以惨败而告终,使宋初以来培植的宋军精锐元气大伤。” “究其战败内部原因,一是战略上轻敌,以为挟战胜北汉的余威必能奏功。” “二是战术上失策,屯兵坚城之下不作打援部署,导致处于内外数路夹攻的被动之境。” “三是士气不振,将士连续作战身心均已疲惫,将领中甚至有掳掠北汉妇女充当妓的,其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可以想见。” “最后就是宋太宗懦弱无能。” “而以上种种都可以归结于最后一条。” 撇了半天茶沫也没喝一口,朱元璋将茶碗一撂。严肃道: “为君者可以不知兵,但不能自傲以为知兵。” “咱给你留了一堆武将,你可劲用!往死里用!” “但就一条!” 竖起食指,老朱郑重道: “不到万不得已时,不准御驾亲征!” 朱标看着一脸“你不答应你就不是我儿子”表情的老爹。无奈点头应答。 “是,儿子知道了。” 精兵猛将如云,皇帝得傻成什么样才会亲征? …… 【高梁河之战,宋军在皇帝坐镇、兵力占优的情况下被耶律休哥的辽军打败。】 【蒙羞的宋太宗不得不转攻而守。】 【而在班师回朝后,宋太宗并没有对消灭北汉的将士论功行赏,赵德昭为此提醒宋太宗。】 【宋太宗大怒道:“等你做了皇帝再行赏也不迟。”赵德昭退朝后自刎而死。年二十九。】 【公元981年,宋太祖次子、二十三岁的赵德芳也死了,死因不详】 …… 大宋。 “砰!” 赵匡胤拍案而起,大喝道: “来人!端水!撒盐!” “朕有大用!” 昏迷的赵匡义:…… …… 天幕上。 马蹄急!征尘起! 『宋』字大旗迎风猎猎! 望之不见边际的大军再次北上! 大军兵分三路。 东路军出雄州直指幽州。 中路军出飞狐指向蔚州。 西路军出雁门关指向云州 三路烟尘纠结于天上。 四个灰蒙蒙的大字展开。 『雍熙北伐』 …… 【高梁河之战后,宋辽之间在边境上的战争虽不大却不断。】 【两国来来往往各有胜负。】 【公元982年九月,辽景宗去世。十二岁的辽圣宗继位,承天皇太后萧绰摄政。】 【因“契丹主少,母后专政,宠幸用事”】 【宋太宗决定准备再次北伐。】 【公元986年正月,令曹彬、田重进、潘美和杨业等率三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合围幽州。】 【因有了高粱河惨痛教训,宋太宗这次不在亲征,而是用阵图遥控指挥。】 【命东路以曹彬为主帅,米信为副,率领宋军主力两军同行,出雄州以缓慢行军的战术,张大声势,向辽幽州进发,以牵制辽军主力。】 【中路以田重进为统帅,出飞狐口,西路以潘美为主帅,杨业为副,出雁门关攻取关外诸州,再与中路军会合。】 【最后挥师东进,从北面与东路军夹攻幽州】 【因为这年是雍熙三年,因此史称“雍熙北伐”】 ……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