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三百三十八章:光明之世成于周世宗
后周·世宗时期 郭荣望着天幕大败亏输的北汉,嘴角微微上扬。 “这一战,若非你与赵匡胤挺身而出结果还真不知如何。” “不过你这一手射术确实非同小可。” “可惜,晋阳城池坚固,又逢大雨。” “不然未必不能一举功成灭了北汉。” 身边的马仁瑀闻言笑道: “不过是得天之幸多活两年罢了。” “这次北伐,北汉就该除国了。” 郭荣笑了笑又叹气道: “耶律璟荒耽于酒,畋猎无厌,赏罚无章,朝政不视。” 一秒记住www.9biqu.com “攻打契丹朕到不烦愁,唯这北汉。” “地小而势强,擅长攻坚。” “左有常山之险,右有大河之固,北有契丹之援,剽悍强忍,精勇高气,乐斗轻死。” “比较惹人厌烦……” 马仁瑀刚要说些什么,外面一将士前来禀告道: “陛下,契丹主力骑兵已经云集幽州!” 郭荣背负双手,对马仁瑀笑道: “你信不信,朕要是说攻打幽州,那些老滑头定用此事来搪塞朕。” 马仁瑀尴尬的笑了两声。 郭荣摆摆手道: “诏众将前来,朕要事商量。” …… 【高平一战给周世宗的政治话语权竖立了强大基础。】 【而趁着这股威风,周世宗开始对自后梁以来的浑浊天下进行变法。】 …… 大秦。 关键词触发! 嬴政一挥手,刀笔吏各就各位! 确实该变了。 最起码军队该变了。 仗还未打将军就带头逃跑,足以说明军队在战争中暴露的缺陷,及将领尾大不掉的事实了。 …… 【高平之战,周世宗发现军队积弊,特别是骄兵、冗兵之弊。】 【深知如果不改革军队,将来还会出现第二个樊、何,把自己当大礼包送人。】 …… 后唐·庄宗时期 李存勖托腮看着天幕。 骄兵……这个问题阿耶当年就考虑过。 脑海中浮出阿耶长叹短吁的身影。 “此辈胆略过人,数十年征伐,哪怕国藏空竭也能卖马自给。” “此时四方诸侯皆悬以重赏而招募勇士,若将他们束之以法,则急弃我而去,我岂能独保其身。” “等等吧……等到时开运泰的那一天,我自能处置矣。” 李存勖苦笑着,叹了口气。 时开运泰…… 本想着自己重建大唐应是时开运泰了。 不成想…… 骄兵之弊啊……此人要怎么处理呢? …… 大宋·哲宗时期 “冗兵……冗兵……” 赵煦嘴里嚼着这两字,越嚼心里越烦。 军队人数虽多,却战力涣散。 这帮老兵不退役,兵将不相习又使得将军不敢得罪这些人,只能任由他们赖在军中混饭吃。 偏偏这帮人最擅长的不是打仗,而是临敌卖主! 每遇大敌,不走即降! 本来熙宁变法已经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局面。 偏偏又闹出东明县一千多百姓集体上访之事。 现如今…… 想到所谓的元丰党人喝元祐党人。 赵煦心里越发烦闷。 “后世子孙啊,朕可全盼着你们了。” …… 【“凡兵务精不务多,今以农夫百未能养甲士一,奈何浚民之膏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 【首先裁撤掉老弱残兵,然后招募强壮的农民进来顶替名额。】 【新兵入伍后,周世宗实行“精锐者升之上军,羸者斥去之”的竞争制度,谁有本事谁吃肉,没本事的淘汰出局。】 【规定地方不允许自由募兵,募兵权牢牢控制在朝堂手中。】 【同时制定了禁军实卫京畿的制度。】 【就是把地方部队上的精兵全部上调中央禁军,实行“强干弱枝”。】 …… 大汉·武帝时期 “这个方法不错啊。” 拿着葡萄往嘴里扔,刘彻悠闲自得。 “记下来,噗!” 吐出葡萄籽,刘彻继续道: “说不得哪个子孙用的上。” “对了,噗!加上一句。” 刘彻拿起一旁侍女捧着的帛巾擦了擦手道: “禁军与地方三年轮换一次。” 一旁的卫子夫吃着葡萄,有些不明所以。 刘彻也懒得解释,只是倒了杯酒喝着。 “啧,这玩意儿酿成酒有点浪费啊。” “真酸。” …… 大汉·灵帝时期 “众卿,你们看这军制如何?孟德!你说说。” 刘宏不太懂这個,但有人懂啊! “陛下,此制基于募兵制,是优中选优。” “但问题根本是在于解决藩镇。” “不许地方募兵,又将精兵挑走。” “长此以来,禁军没有新鲜血液进入,又在京师养尊处优。” “说不好是兵将还是一群犬豕。” 曹操面无表情回答着。 “所以,还是不适用。” 刘宏琢磨半天下了定论。 皇甫嵩出列道: “也并非如此。” “此制好处并非建立与募兵制之上,府兵制、屯田制,都可以用。” “无非是更改一下进身之阶,和禁军与地方轮换罢了。” 点点头,刘宏装作很懂的样子。 “那就交给你们了!” 啧啧,谁的兵将大臣能有朕的多啊! 大汉现在强的可怕! 刘宏想到了还未长成的刘关张、诸葛亮、周瑜、鲁肃、陆逊、姜维等等…… 大汉未来强的更可怕! 再加上新的军制…… 可怕的朕都害怕呀! 美滋滋的刘宏想着。 ‘朕也可以试试后世子孙嘴里的那所谓欧洲是什么货色吗……’ ‘难不成还秦始皇摸得,朕摸不得?’ …… 大唐。 “咦……” 李世民捻着胡须,觉得有点趣味了。 军队的改革解决了藩镇强大中央薄弱的局面。 裁减冗弱、展开竞争、赏罚分明,则增加了军队的战斗力和集体意识。 一个强有力的君王和军队权威,这已经是一个国家正常运转的主要核心了。 “希望李隆基、李纯、李炎他们警醒点。” “这么好的解决办法,拿来就能用啊。” 一旁的长孙皇后闻言,纠结半天后小声道: “二郎……要不你还是挨个提醒一下吧。” 正捻着胡须的手一顿。 李世民脑海中不停浮现那些蠢货的蠢操作。 尤其是李隆基! “唉……朕生来就是劳碌命啊……” 伱们要是能有汉主们一半精明! 朕何苦劳心于此啊! 砰!一朵金花于龙座上炸开。 殿内众人波澜不惊。 …… 后唐·明宗时期 李嗣源奋笔疾书! 孙儿,别怪大父抄你制度。 实在是不抄不行啊! 咱大唐骄兵可不少啊,随时在亡国灭种的边缘!大父这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一边抄一边做心里建设,李嗣源乐的合不拢嘴! 你说这小子的脑袋瓜怎么长得呢? 怎么我们就没想到呢! 中央军和地方军的战斗力相当,所以地方军经常打败中央军。 但只要强禁军而弱地方军,那地方藩镇就再无力对抗中央!这不就斩断藩镇割据的基础了吗! 嘴越咧越大的李嗣源没发现身后有一抹金色悄然浮现,观看片刻后又消失不见。 …… 【众所周知,五代时期的文人那都不是人。】 【或者准确说不被当人看。】 【虽有个别皇帝……也就是唐明宗!知道求贤若渴,但没什么有效的措施来实行这个想法。】 【而其他的五代君主连想都没想过。】 【一直到周太祖,才开始大范围的提拔文武人才。但也没有更大规模的改革。】 【直到周世宗出现。】 ……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