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二百六十七章:李隆基,登场!
大隋。 杨坚一时间迷茫了。 这是什么? 你毒死皇帝就能学武则天当皇帝了吗? 帝位是那么草率的东西吗? 就算你执掌了朝政,皇帝依然是你最大的靠山。 把自己的靠山毒死? 多弱智才能干出来的这等事情来? 这大唐怎么过了李世民之后这么不对劲呢? 伱不应该是第二个大汉吗? …… 首发尽在www.9biqu。com 大唐。 李渊平躺在床榻上一言不发。 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朕还能如何呢? 反正二郎比杨广强就行了。 …… 大唐。 朕的头好痛啊! 李世民一脸痛苦的揉着额角。 天下间还有如此之蠢的人吗? 毒死自己的丈夫和父亲属于十恶不赦的罪行了。 怎么可能有人认可你们这种身份呢。 背靠大树发展势力,学都学不会吗? ……朕为什么要想这些啊! “直娘贼!” 嘶……陛下是真的气到极点了! …… 天幕上。 一颗颗硕大的流星闪着白光划过夜空,似雪花飘落。 玄武门·临湖殿 殿前,数千甲士沉默不语。 分列两旁的火炬摇曳不停。 映照在甲胄上,反出一层寒光。 众甲士陈列整齐,屏息站立,无喧哗之声。 殿门前。 一位穿戴甲胄的公子眺望远处。 突地,宫内传来了巨大的鼓噪之声! 公子身旁的将领欣喜道: “殿下,看来福顺他们已然攻门而入,现在已至凌烟阁了!” 仪表雄伟俊丽公子踏出一步。 “时机已至。” 晃动了一下手臂,向宫内一挥。 “众将士!随孤入宫!” “诛杀妖妇!” 画面一转。 太极殿文武分列。 上位坐着一位十五六岁的年幼皇帝。 其身前,一位着齐胸裙、罩短襦、束披帛。 富贵逼人、云鬓花颜的丰腴美妇气势凌人道: “天下已归心相王,孩子,这个位子不是你的了!” 随即一把将他拉了下来,扶一旁一脸无奈的李旦坐了上去。 看到李旦坐上龙榻,下面的群臣立刻跪倒一片。 “吾皇万岁!” …… 【韦皇后准备效法武则天当皇帝,激起了李唐皇室的反抗。】 【公元710年六月十二,李治、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买通了禁军,让李旦的三儿子李隆基直接从玄武门攻入皇宫。】 【当时韦皇后尚在睡梦中,一时间来不及逃命被士兵所杀。】 【同夜,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也先后被杀。】 【并于全城搜捕韦氏势力的人员,凡身高高于马鞭的男性皆处死,史称“唐隆政变”。】 【次日,太平公主废韦氏所立的小皇帝李重茂,扶李旦复辟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 …… {别的朝代继承人不外乎嫡长子继承,皇上确立,臣子拥立,贵族支持。} {唐朝不一样了,玄武门继承制(狗头)} {长安城,得玄武门者得天下!} {这么继承的皇帝能打是能打,就是有点废国祚(狗头)} {唐中宗李显,六位帝皇丸一号。} {唐睿宗李旦,六位帝皇丸二号。} {李世民为他的后代开了一个非常坏的头,那就是不是嫡子也可以通过兵变或者政变来取得皇位。} {啊!对对对!刘邦起了个非常坏的头,那就是泥腿子只要通过造反和能打就可以取得皇位,导致后世一帮泥腿子不安分,一挨饿就喜欢发动战争。} {开坏头?从夏商周到两晋,篡位的少吗?史盲别丢人了。} {想想黄帝是怎么上位的,要我就直说黄帝开了个坏头——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这属于强行把后来发生的政变和前面的玄武门影响挂钩了。} {神龙政变的本质是废掉武则天,恢复李唐神器。} {唐隆政变的本质是韦后意图效仿武则天再次女帝登基,这次政变本质是灭韦氏,防止再后宫乱政。} {所谓玄武门继承法玩玩梗就算了,了解了解内因跟效仿太宗上位一点关系没有。} {神龙政变,大臣拥立李显,唐隆政变,大臣拥立李旦。} {这两个人哪个是觉得自己能干得比太宗好而发动政变的} …… 武周。 武则天冷冷的瞥了一眼天幕。 政变? 没有长时间的政治经营,没有痛苦的君臣关系磨合。 那手中的权力体系就像是毫无根基的空中楼阁。 只需要抽掉其中一根柱子就会彻底崩塌! 玄武门的禁卫军就是这根不起眼的柱子。 所谓的政变,只是手里的筹码不够大而已! “李隆基……” 武则天回想起被软禁起来的那个小子。 倒是有勇有谋… 那个唐玄宗似乎就是他吧? 李旦…… 皱了皱眉。 罢了,总比李显强点。 至于韦氏……哼,敢毒死朕的儿子。 她活不过一旬了,佛祖也留不住她! 朕说的! …… 大唐·宪宗时期 一身蓝色圆领袍李纯与李绛坐在望云亭内对奕。 看着天幕里的李隆基。 李纯忍不住叹气感慨。 “此时的玄宗也不过二十六岁,就已经颇有得识人用人之道了。” “唐隆之变,使尽英雄。” “用钟绍京之地势,使刘幽求之谋略。” “望崔日用之应变,依葛福顺之武力。” “托普润和尚之名望,任王毛仲之纵横。” 对面的李绛看了一眼棋盘,听闻李纯的话,顺手放下一颗黑棋,同时道: “这些人都是人才,而玄宗能够让各种人才为我所用,则说明是帅才、王者之才。” “但只讲用人还不足以解释唐隆政变胜利的原因。” “至少还有三方面的因素,勇气、运气和人气。” 李纯皱着眉头看着棋盘。 “什么意思?” 李绛老神在在道: “玄宗皇帝是贵公子出身,在此之前从没领兵打过仗。” “但是,在大厦将倾之时却敢于挺身而出,以弱斗强。” “这种难得的勇气才是成为整个政变成功的基础。” “并且,玄宗皇帝有天命在身。” 李纯眉头一挑,天命? 李绛看着皇帝认真道: “陛下,若是钟绍京坚决不开玄武门会怎样?” “若葛福顺没能把韦皇后派去的主帅杀死会怎样?” “若禁军万骑杀进宫后,遇到府兵的誓死抵抗又会怎样?” “可以说只要任何一步出差错,玄宗皇帝都会功亏一篑!” “但事实就是,在任何可能出差错的地方,都没出差错,这就是气运,是天命。” “而天命是以人气为贵的。” 李绛看着天幕,幽幽道: “《尚书》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若玄宗皇帝不是在半年前和钟绍京交上了朋友,钟绍京又怎会临时决定支持玄宗?” “若玄宗皇帝平日没有和禁军交往,将士们又怎会为他卖命?” “而更重要的是,若不是韦氏倒行逆施引起天下不满。” “又怎会有府兵临阵倒戈呢?” “陛下,得民心者得天下。” “望陛下学太宗之节,莫要学玄宗皇……” “砰!” 脸一黑,李纯拍案而起。 一甩袍袖,大步而去! 李绛看着皇帝的背影,起身行礼。 “恭送陛下。” 随后又抬头看向天幕。 “玄宗皇帝啊……多好的皇帝……” “望陛下莫要学玄宗皇帝,莫要自误。” …… 【李旦即位后,经常与妹妹太平公主商议国家大事。】 【每次宰相奏报政事,李旦都要问是否和太平公主商议过,然后才问是否和太子商议过。】 【太平公主的请求,李旦都予以满足。】 【就连宰相的进退也全凭公主的一句话,当时宰相七人,有五人都是太平公主举荐的。】 …… 大汉·宣帝时期 刘病已嘴角一弯。 看来此人心怀大志! 没错! 就要这么干!预先取之必先予之! 迷惑他们,再伺机掌握大权! 看着文文弱弱的,没想到心有沟壑啊。 …… 【时,太平公主的权势越发强大,因太子李隆基颇有才干不易控制,便想废掉太子。】 【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李旦想尽快让位于太子,而太平公主及其党羽极力劝阻,他采取折中的办法,让太子负责处理一切政事、军务、死刑和五品以上官吏的任免。】 【公元712年七月,天空有彗星出现。】 【太平公主唆使术士游说李旦,大意为彗星出现陛下将有灾难,东宫可能就是祸源。】 【没想到啊,李旦非但没有废掉太子李隆基,反而有了马上传位给太子的理由。】 【七月二十五,唐睿宗李旦下诏,将皇位传给太子李隆基。】 【八月二十五日,李隆基登基称帝,史称唐玄宗。】 其实李旦这人挺有意思的,不过写他就太水了,毕竟也没干啥大事,就略过。 就是太平略过有点可惜,但同样写她没什么意思。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