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刘辩,三兴汉室 > 第129章 抉择
灵帝很虚弱,从他口中吐露出的“何进”两个字也有气无力的。 但没人能忽视这两个字的分量。 即便重病在身,但刘辩毫不怀疑,只要灵帝一声令下,张让和赵忠将会毫不犹豫地执行,何进就算反抗,也绝不会比仅坚持了一日的窦武更久。 最可能的情况是何进根本没有反抗的机会。 对于刘辩来说,作为外戚的何进理所当然的是刘辩的臂助,也理所当然地分享着属于皇帝的权力。 可是现在何进的表现,愈发倾向如历史上那样的失控。 这种危险失控无疑会打破士大夫与宦官之间脆弱的平衡。 这是刘辩所不能接受的。 可刘辩此前的尝试没能动摇何进清除宦官、成为士人领袖的野望。 严格来说,现在刘辩对于何进的需求已经没有他刚进宫时那样大了,还有一个能替代何进,继承何进政治影响力的何苗存在。 最关键的是,他已经可以获得公卿们的支持了。 首发尽在www.9biqu。com 对于公卿来说,成年的皇帝是好事,这意味着皇帝可以突破禁中的限制直接与公卿接触,从而降低外戚宦官的影响力。 就算没有成年,只要皇帝有主观意愿愿意接触公卿,与公卿建立联系,这是公卿们过去求之不得的好事。 从本质上讲,以公卿为首的士人想要清除宦官,为的就是突破禁中的限制,直接与代表着最高权力的皇帝接触。而这种接触,就代表着参与光武帝在设计顶层权力结构时完整的留给皇帝的最高决策权。 为此,公卿、外戚、宦官,多年斗争不断。 从这个层面讲,刘辩事事常与群臣相商,很符合公卿们对储君的期望。 能够让他们参与到决策之中。 毕竟,原则上,如果刘辩执政时不想同群臣商议,他完全可以只把尚书台当成传声筒,把三公九卿当成执行机构。 这在汉室的顶层权力架构中是完全可行的,外戚掌权时也都是这样做的。 曾经,顺帝时,作为公卿代表的李固就曾提出将中常侍削减至两个,小黄门削减至四个,这样,就足以保证不会影响宦官在禁中侍奉的最初作用。 面对外戚,作为外戚故吏的李固面对举主之子同样选择重拳出击,认为应该限制外戚对于军权的掌握和在禁中的势力范围,恢复以前的故事,只以外戚为黄门侍郎。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推行王道,让皇帝将权柄收为己身。 或者更直白来说就是避免外戚宦官借着皇帝的权力胡作非为,影响皇帝的权威。 当然,外戚和宦官离开后空下来的位置,自然要以贤明之人替代了。 这其实也不能说全出于私心,而是将皇帝的近臣也纳入整个官僚系统之中,从而避免再度出现窃取皇帝权力的外戚和宦官。 平心而论,公卿这一层级士大夫的道德和能力的平均水平无疑是要高于外戚宦官的,但凡事涉及到平均,就会出现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最大值和最小值。 如今,虽然时代有些变化。 李固的失败让一些与李固持有同样想法的公卿士人选择了更激烈的方式达成更激进的目的。 比如,成为外戚,并借助外戚的力量除掉所有中常侍和小黄门。 但保守派终归是多数,事到如今,刘辩可以轻松地稳住朝政。 以何进为代表的激进派便成了变数。 穿越前,刘辩曾看到有人讨论一个合格的皇帝该是什么样? 其中一个答案是孤家寡人。 可他真的要成为这样的人吗? 何进不是一无是处。 在刘辩成为太子的路上,何进是做过弄巧成拙之事,可他百分百的支持也不容忽视。 刘辩听到何皇后正在为何进求情—— “陛下!妾的兄长只是受了身边之人蛊惑,他是绝对不敢行违逆之事的!” 想到过往种种。 刘辩有了决定,他说道:“父皇,孩儿想再去劝一劝大将军。” 灵帝定睛看了看刘辩,数个呼吸后,道:“辩儿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看着刘辩再度离去,灵帝心中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其实,灵帝同样很纠结。 刘辩在他心中是合格的继承人,可他一直以来的心病并未得到解决。他原本想要缓和董太后与何皇后关系的举措屡屡失败,到现在,他已经没有时间了。 刘辩与董太后的关系一直不算亲近,对于将来一旦两宫发生冲突刘辩会站在哪一边,灵帝不用想就知道答案。 此时,直接拿下会破坏稳定的何进会是最好的选择。 但灵帝内心深处却不希望刘辩这么选,因为这意味着刘辩很有可能也会这么对待董太后和刘协。 当何进接到刘辩召见的命令时天色已经变暗了。 若非执行命令的是黄门侍郎荀彧,何进都要怀疑其中有没有宦官捣鬼了。 刘辩没有选择在云台殿中等着何进,而是选择在了威兴门之上。 卢植的效率很高,刘辩上午才同他提起赵云的事,下午赵云就出现在了威兴门。 宫门楼上,微风习习。 赵云不知太子为何出现在这里,但太子不说话,他就只保持沉默,站在太子身侧,一同吹着风。 “子龙忽然被调来此处,可还适应?因为事急,我还没来得及先告诉你。” 赵云拱手拜道:“殿下所命,云无有不从!” 然后赵云看到太子只是点了点头,又不说话了。 许久之后,天色已经全黑了。 夜晚露重,赵云正在犹豫要不要劝说太子,却看到台阁区有人来了。 “辩儿,因何这么晚才叫我来?可是出了什么急事?”何进进来时留意了皇宫的守卫,没有什么异样。 荀彧将何进送到后便离开了。 刘辩没有回答,只是等何进靠近了,问道:“大将军想当王莽吗?” “辩儿何出此言?我……我从未有这种想法啊!” “真的,辩儿,殿下……要相信臣,臣对殿下的心意天地可鉴!” 看着因为自己一句话而手足无措的何进,刘辩说道:“原来如此,我还以为大将军想要西园八校尉和城门校尉的兵权,是想当王莽呢?”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