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990章 帝国碰撞,苏曜再出征(5K8)
翌日上午,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唐王府的新房。 阿什丽在温暖的阳光中缓缓醒来,活动了一下酸痛的身体,然后才猛然惊觉自己正蜷缩在一个宽阔的怀抱里。 一瞬间,她立刻停下了动作,生怕惊扰了身旁熟睡的苏曜。 阿什丽缓缓抬头,睁着眼睛,静静地凝视着这个改变了她命运的男人,心中百感交集。 就在这时,苏曜突然睁开了眼睛,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偷看夫君,该当何罪?” 阿什丽惊呼一声,连忙用被子捂住脸:“殿下醒了怎么不说一声.” 苏曜大笑着将她搂入怀中:“怎么还叫殿下?该改口了。” 阿什丽的脸瞬间红到了耳根,昨夜的点滴记忆涌上心头,让她不由自主地往被子里缩了缩:“夫夫君” 苏曜被她这副害羞的模样逗笑了:“都已经是夫妻了,还这么害羞?” 阿什丽捂着脸拉着被子起身,磕磕绊绊的说道:“妾身该去给陛下请安了。” 苏曜则一把按住她:“不急,万年不是拘礼之人。你先熟悉下王府的环境,晚些再去不迟。” 首发尽在www.9biqu。com 就这样,两人一番短暂的温存后,苏曜便带着阿什丽在府中浏览。 阿什丽的居所是王府西北边新盖的偏殿,这里充满异域风情,装饰华丽而又典雅。殿外还有一片小花园,种满了从西域移植来的花草,让她倍感亲切。 “喜欢吗?”苏曜牵着她的手问道。 阿什丽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惊喜:“这里.比我想象的好太多了。” “这都是夫君的心意。” 迎面走来的是同样居住在这处偏殿的阿丽莎姐妹,他们向苏曜行了一礼后,对阿什丽说: “他怕你初来乍到,不习惯这里的生活,才特意命人加紧布置。” 阿什丽闻言,眼眶微微泛红。 不过还不待她说什么,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只见鲁肃手持一封急报,匆匆走来:“殿下,西域急报!” “终于来了吗?” 苏曜精神一震,接过军报一看,当即嘴角就挂起了一丝笑意。 阿什丽与阿丽莎姐妹们见状俱是不解,问:“夫君如此高兴,可是西域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好事,大好事,贵霜出兵了!” “贵霜出兵了?!”阿什丽惊呼出声,脸色瞬间煞白。作为乌孙公主,她深知贵霜帝国的强大。 大月氏人自三百年前举族西迁后,先是打败了安息,掠夺了其大片边境领地,然后又南下身毒,占据了神秘富饶的恒河流域,一口气从一个最多不过二三十万人的游牧部落成长为坐拥千万民众,数十万战兵的庞大帝国。 在他们与康居的漫长争斗中,若非有贵霜帝国援助,康居早就被他们消灭。 如今一听说贵霜出兵了,身边的这几位西域公主们顿时是花容失色,紧张万分。 当然了,听到这个消息最害怕的还不是她们,而是此刻正在京师朝贡队伍中停留的康居与大宛国的使者。 “不,不可能!” “为何贵霜要攻打我国?!” 南宫政事堂,被传唤来的两位使者脸色煞白。 在大汉提供的情报中,贵霜帝国派出了十万大军出兵北上,在大宛国驻兵的帮助下顷刻间就颠覆了大宛国王的统治,换了一个新的傀儡。 而康居国得益于其国土面积较大,有着广大的纵深和反应时间,面对贵霜的大军,他们紧急动员,死守国都是卑阗(今撒马尔罕),同时一边上表向贵霜王请罪,一边紧急派人前往乌孙王都赤谷,向当地汉军请求支援。 如今在赤谷城,驻守的是周瑜与赵云,两人闻知此事后立刻动员兵马,同时紧急上报。 “事实就是这样。” 中书舍人戏志才拿出康居国的求援信说: “这上面印有你们国王印信,自是做不了假。” “看来,怕是汝等谋事不密,被大月氏人发现了你们首鼠两端的事情,方才出兵惩戒。” 康居使者瘫软在地,面如死灰:“完了完了,贵霜十万大军压境,我国危矣啊!” 大宛使者更是直接跪地痛哭:“我国王已被废黜,王室尽数被囚.这可如何是好王啊,我对不起你啊!!!” 苏曜看着两人惊慌失措的样子,冷哼一声:“慌什么?贵霜再强,还能强过我大汉铁骑?” 苏曜行至两人面前,一把将他们拉起来,说:“别忘了你们可是领受王命的使者,现在你们的路只有两条。” “要么,乖乖回去,向贵霜王俯首称臣,做那亡国的傀儡;要么,就随我大汉铁骑一同西征,把你们失去的一切亲手夺回来!” 康居使者浑身一颤,抬头望向苏曜那双燃烧着战意的眼睛:“殿下是说.大汉愿意出兵相助?” “那要看你们究竟有多少诚意了。” 苏曜冷冷说: “贵霜王不能容忍首鼠两端的叛逆,我大汉又岂能容忍三心二意的藩属?” 苏曜的目光如刀锋般扫过两位使者:“若要我军出兵相助,康居与大宛必须彻底臣服,成为我大汉在西域永不背叛的属国!” “如此一来,我大汉天兵自会庇佑属国,助你们驱逐外敌,永保国祚。” 两位使者对视一眼,很清楚自己已没得选择。 康居使者率先跪伏在地:“康居愿永世臣服大汉,绝无二心!” 大宛使者也连忙叩首:“大宛亦愿归顺,只求殿下出兵相助!” 苏曜满意地点点头:“好!既然如此,你们即刻修书回国,告诉你们的国王和子民,大汉不会坐视属国受欺。很快,我大汉天兵就会出手助你们夺回故土!” “至于你们二人,也抓紧做好准备,待我大军集结,咱们就一起出发,为我军做好向导工作。” 两位使者闻言,激动得连连叩首: “多谢殿下!多谢殿下!” “我等一定竭尽全力,为天兵效犬马之劳!” 待使者退下后,政事堂中顿时变得一阵肃静。 太傅卢植,侍中荀彧,尚书令朱儁这三省首脑全都沉默的盯着苏曜,最后还是坐在一旁万年站起身来,打破了沉默: “此事来的突然,唐王却胸有成竹,莫非早有准备?” 这可不是打个电话就能传讯万里的现代社会。 大宛和康居两国使者,悄悄出使,人还没回去呢,这事情就泄密引发贵霜人的报复,怎么想也不太合理。 尤其是从苏曜的表现来看,他更似是早就等着这一下了,很难不让人怀疑背后有没有什么猫腻。 “确实。” 荀彧抚须说:“大月氏人此举,可谓给了我们一个极好的出兵理由。我大汉吊民伐罪,保护属国,一旦功成,势力范围将一举跨过葱岭。甚至,反攻贵霜也不是不可能” “哈哈哈!” 苏曜大笑三声,对于众人的疑惑,他非常坦率的承认了: “没错,就是我干的!” 原来,在刚刚班师凯旋,接见大宛与康居使者的时候,苏曜就已经在脑海中拟定了这套方案。 当初攻入乌孙时,他们虽然有着反击的理由,但在其国内仍然是一种侵略者的身份,难以得到什么支持,即便拿下王都也不能尽快将战事平定。 这一次,康居和大宛送上门来,苏曜自然要好好利用。 他敏锐地察觉到两国使者言辞中对贵霜的畏惧与不满,便暗中授意锦衣卫在西域散布消息,故意泄露两国使者秘密朝贡大汉之事。同时,他还命人伪造了一些文书,暗示两国正密谋联合大汉对抗贵霜。 “贵霜国近来十几年内乱频发,周边属国本就蠢蠢欲动,纷纷谋求独立,这些消息传到他们耳中,自然会有所行动。”苏曜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而我等的,就是这个出兵的理由!” “殿下此计虽妙,但是否太过仓促?” 卢植眉头紧锁,缓缓说: “西域才刚刚平定民心未附,大军方才班师也未来得及休整。这时就再启战端,劳民伤财,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苏曜摆了摆手,胸有成竹道:“卢公多虑了。此次西征,我军缴获颇丰,乌孙国库几乎尽入我手。再加上西域开发公司的收益,军费绰绰有余。” “至于将士们“苏曜嘿嘿一笑,“咱们大可采用轮换制出兵。” “轮换?”万年诧异。 “没错。”苏曜嘴角微扬,“上次西征收获颇丰,凯旋将士们纷纷消费置业,其他没选上的人看在眼里,都是眼红心热。这一次正好轮换出兵,我还是带部分精锐,再征发胡羌骑手,加上西域当地驻兵,对付贵霜已绰绰有余。” 言罢,苏曜便把早已准备的调兵方案拿了出来。 可以说,这是苏曜统一全国后拿出来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兵力调动。 在全国各地铁匠作坊的全力运作下,在他多次自草原缴获和贸易得来的战马支持下,京师十二卫的禁军终于基本完成了补员,近八万禁军披甲率超70%,步骑比例更是达到了1:3的程度。 这一次,苏曜直接就一口气征发了八千禁军铁骑,同时再召三河骑士三千,并凉骑士八千,匈奴骑士八千,再加上之前在西域的驻军与西域诸国仆从部队,以及归附的乌孙鲜卑骑士,一支总计五万人的汉胡全骑部队就这样闪亮登场。 虽然这个数量比起汉武帝北击匈奴时砸锅卖铁搞出来的十万铁骑部队确实是还有不足,但这毕竟只是女帝登基不过四年,统一全国都没有两年的情况下达到的。 但是,即便如此大军,诸位宰辅们也是尤显的有些信心不足。 皇甫嵩首先就忧心忡忡的表示:“臣闻贵霜乃大国,有民上千万,拥兵数十万众。而我国万里远征,深入敌境,不过五万兵马恐怕难以撼动啊。” “早几十或者十几年前也许是这样没错。” 苏曜呵呵一笑,展开一张势力地图说: “如今的贵霜早已不是昔日的霸主,其国内矛盾重重。近年来王室内斗不休,各地总督亦是拥兵自重。” “其国西部与安息接壤,两国互为宿敌常年都在重兵对峙,而南部人口最多的印度诸邦则长期以来都不认同大月氏人的统治,如今也是叛乱频发。故而此次贵霜国出兵康居的十万大军,实则已是其能调动的极限。” 说着,苏曜手指点在地图上葱岭以西的费尔干纳盆地: “我军只需突破葱岭天险,助大宛复国,接着便可长驱直入贵霜腹地。” “届时,不管是南下威逼贵霜国都,挑动其国内分离势力,还是向北驰援康居,断其十万大军归路,都是进退自如。” 苏曜的自信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就连最保守的卢植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万年女帝环视众人,见无人再有异议,便拍板决定:“既如此,朕准唐王所请,即刻筹备西征事宜。各部务必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众臣齐声应诺。 就这样,一场规模空前的西征计划就此敲定。 接下来的日子里,洛阳城再次忙碌起来。 唐王府内,苏曜与皇甫嵩、曹操、贾诩、郭嘉和鲁肃等人日夜筹划,调兵遣将。工部加班加点,赶制军械;户部则忙着调拨粮草,确保大军后勤无忧。 与此同时,西域开发公司沿途的各商栈也都接到了命令,全力调集筹备物资,保证大军沿途补给通畅。 而在这紧张的气氛中,唐王府内却是一片温馨。 阿什丽公主在阿丽莎姐妹的帮助下,逐渐适应了王府的生活。她每天除了学习汉家礼仪外,就是陪伴苏曜,或者与府中其他女眷交流。 这一日,阿什丽正在花园中练习书法,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 “写的不错。”苏曜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看来公主很有天赋。” 阿什丽连忙放下毛笔,起身行礼:“夫君过奖了。妾身只是.想尽快学会汉文。” 苏曜笑着拉起她的手:“不用这么拘谨。来,我教你写几个字。” 他站在阿什丽身后,握住她的手,在纸上写下“永结同心”四个大字。 阿什丽看着这几个字,眼中泛起泪光:“夫君.” 苏曜轻抚她的长发:“再过几日,我就要出征了。你在府中要好好照顾自己。” 阿什丽身子一颤,紧紧抓住苏曜的衣袖:“夫君一定要平安回来” “放心。”苏曜在她额上轻轻一吻,“等我凯旋,为夫就再教你更多的汉礼。” 阿什丽重重点头,将头靠在苏曜胸前,默默祈祷着这场战争能早日结束。 可惜,公主的想法只能说是一厢情愿,对于苏曜来说,他很清楚自己的道路上,征途恐怕是永无止境 为此,他能为自己这些女人做的,就是尽可能再短暂的休战期多陪陪她们,创造一些美好的回忆,留下爱的结晶,这样哪怕自己不再了,她们也能有孩子相伴,不至于独守空闺。 比如这一次,虽然阿丽莎姐妹很想再随他出征,但已有身孕的二女还是被苏曜留在了洛阳。 倒是红儿让苏曜比较意外的是,这个小丫头的肚子居然还没有任何动静,这完全不合常理。 对于红儿,苏曜还是非常宠爱的,即便远征的路上也是多有临幸,在她那次精心的胡姬打扮之后更是频频一起拉着她和阿丽莎姐妹三人一起开无遮大会。 没道理胡姬姐妹都怀了,红儿却一点动静没有。 “你是不是悄悄做了什么手脚?” 苏曜捏了捏红儿的脸蛋,半开玩笑地问道。 谁知红儿闻言,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奴婢.奴婢不敢” 苏曜原本只是随口一问,见她如此反应,顿时眉头一皱:“怎么回事?你不会真做了什么吧?” 红儿咬着嘴唇,低头说:“奴婢.奴婢确实用了些避子的汤药” “为什么?”苏曜沉声问道。 红儿抬起头,泪眼婆娑:“奴婢.奴婢有些害怕.” “害怕什么?” “奴婢.奴婢怕有了身孕就不能随侍殿下左右了.” “就只是这样?”苏曜挑眉。 “是的。”红儿轻轻擦拭了下眼角,说“奴婢出身低微,能得奉殿下垂青已是天大的福分,更别说您还给念儿封了侯” “奴婢已经满足了,不敢再有更多奢望,往后只想日日侍奉殿下左右,再不分离。” 苏曜闻言,心中一软,伸手将红儿扶起:“傻丫头,谁告诉你有了身孕就不能跟着我了?” “奴婢知道的。” 红儿糯糯说: “殿下志在四方,有打不完的战斗,走不完的征程。若是奴婢有了身孕,便只能像其他夫人那样,留在府中,不能随侍左右了。” “奴婢实在舍不得殿下,一想到您身边要是没人照料,就吃不好也睡不好请殿下成全奴婢,让我继续服侍您吧。” 苏曜凝视着红儿那双含泪的眼睛,心中又是感动又有些疑惑。 这件事情要说也确实是红儿干得出来的,但是好像又不是那么简单。 自从得知了这个世界是真实世界后,苏曜就不再那么脸谱化的去看身边的人。 老实说,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苏曜自认对红儿还是比较了解的。 这个女孩对他的忠心虽然不必怀疑,但比起表面上她这一副娇小可怜的模样,其实红儿还是很有些心眼和智慧的。 如果真是她一心要瞒着自己,偷偷用避孕的汤药,会因为自己一句玩笑话就梨花带雨的讲出来吗? 转瞬间,苏曜心中产生了几个猜想,但眼下这个时节,他也不想节外生枝。 再观察观察吧。 “总之,这个汤药不许你再用!” 苏曜一把抓住红儿的手,严词道: “这种药都是损害身体的,用的多了,不仅仅是以后再想生都没机会了,更有可能要了你的小命,孰轻孰重,你能明白吗?” “奴婢知错了……”红儿低下头,泪水滴落在苏曜的手背上,“奴婢再也不敢了。” “好了好了,知错就好。” 苏曜摸着头安抚说: “还有,不要再奴婢奴婢的叫了,你现在已经是夫人了,要学着适应自己的新身份。” 红儿抬起头,眼中含着泪光,却绽开一抹笑容:“是,红儿记住了。” “好,这才乖嘛。” 苏曜拍了拍她的小脸说: “我叫太医院给你开点调理的方子,你这几天好好先养养,争取这次回来,再给为夫生个大胖小子。” “嗯,红儿都听夫君.” 唐王府中一片温馨,唐王府外则是快马不停。 以洛阳城为中心,无数驿骑快马奔走四方,向三河与并凉诸地发出紧急调兵命令。 诸骑士在各地卫所将领或部落首领的带领下,纷纷集结出发。 其中,三河骑士由颜良率领,并州铁骑则由苏曜的亲信宿将成廉领衔,凉州骑士依然还是马超和阎行带队,匈奴部更是于夫罗单于亲自出马,与使匈奴中郎将张辽一起随军出征。 至于京师的禁军部队,苏曜这次则是派出已经回京交差的关羽和张飞两人,各领四千骑出击。 数日后,三月二十八日,洛阳城外旌旗招展,远征部队再次誓师出征。 这一次,考虑到作战地点和补给等问题,苏曜没再搞形式主义,让全国大军来洛阳集结,而是把集结点设置在了敦煌,让各地大军自行前往集合。 故而,洛阳城外只有禁军部队和京师周边的三河骑士集结,规模虽不及上次西征时那般壮观,但精锐程度却更胜一筹.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