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980章 首遭败仗
“大王子!我等在前方浴血苦战,焉能因后方一道伪诏就放弃抵抗?!” 伊犁河畔,乌孙军帅帐内,一名满脸络腮胡的部落首领拍案而起,怒发冲冠。 “没错没错!” 又一个部落头人大声嚷嚷: “汉人阴险狡诈,昆靡定是被他们胁迫,才会签下这等丧权辱国的条约!” “我军仍有六万勇士,现在正该振臂一呼,回师勤王,救昆靡于水火之中!” 帅帐内人声鼎沸,诸多部落首领纷纷附和,群情激愤。 他们大多是北方各部的首领,此次受到征召镇守北方,在数天前仅仅只和赵云的先锋军发生过一些小规模冲突,根本不知道后方王庭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今前方正欲死战立功,后方乌孙王便突然投降,还要求他们放下武器接受汉人整编,这如何能让人接受? 更何况,这些北方部落本别说和汉地接触了,他们连西域诸国都没什么交往,整天面对的都是北方林子里的蛮子,一向傲慢自大,对汉朝的强大没有丝毫认识。 现在,这则命令下来,在场众人绝大多数都持反对意见,更有甚者甚至直接表示,贵奢靡如此懦弱,不配为王,愿意拥戴大王子安振犁为昆靡,带领他们杀回王都。 一秒记住www.9biqu.com 在帐内的一片喧嚣声中,唯有两人始终沉默不语。 他们正是大皇子安振犁与乌孙国左大将昆图。 安振犁端坐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眉头紧锁。这位乌孙大王子年近三十,面容刚毅,左颊一道刀疤更添几分凶悍。 他是乌孙国威望甚隆的王子,亲自领袖过数次对康居国的战争,战功卓越。 但同时,他也是乌孙王最警惕的儿子,贵奢靡迟迟不立太子就是担心某天一觉醒来,这个儿子在军方的拥戴下取代了自己。 为此,这次在北方对抗大汉的战线上,乌孙王在派出大王子出战的同时,还特意加派了他嫡系的左大将来予以制衡。 也因此,虽然如今安振犁非常心动,但他却不得不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以防那个左大将突然暴起出手,以谋反罪名把他斩了。 于是乎,现在帅帐内的情况就非常微妙,在吵杂的人声中,两人都不发一语,只是彼此对视着,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 最终,还是安振犁首先打破沉默,询问左大将昆图的看法。 不得不说,大王子其实已经心中做好了低头的准备,一如过去无数次两人爆发的争执一样. 然而这一次,令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向总跟他唱反调,昆靡长昆靡短的左大将,竟然一反常态,没有立即反驳那些激进言论,而是沉默片刻后,沉声说: “昆靡的诏令确实蹊跷,但汉军能神不知鬼不觉攻入王都,实力不容小觑。贸然回师,恐非上策。” 帐内顿时一片哗然,几个部落首领甚至直接跳起来大骂昆图懦弱。 但昆图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不过,若大王子决意勤王,末将愿为先锋!” 安振犁瞳孔微缩,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位向来忠于父王的将领。 怎么会这么顺利? 左大将的妻儿老小应该都在王都,他竟然会在这时支持自己? 莫不是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不成? 安振犁心中疑窦丛生,但面上不显,只是沉声问道:“昆图将军此言当真?” 昆图单膝跪地,右手抚胸:“末将以先祖之灵起誓,愿追随大王子匡扶社稷!” 帐内众首领见状,纷纷跪地效忠:“愿追随大王子匡扶社稷!” 帅帐中,呼呼啦啦跪倒了一片。 大王子站在中心,一时间有些目眩神迷。 他没想到,自己一直渴望,幻想了许久的一幕竟然如此轻易就实现了。 安振犁紧紧的盯着昆图的眼睛,见他目光依旧坚定忠诚,直到这时,他突然恍然大悟。 这位左大将,他的忠诚从来都不是对父王个人,而是对整个乌孙国的忠诚。如今父王被汉人控制,签下屈辱条约,在昆图眼中,这已经是对乌孙的背叛。 想到这里,安振犁心中大定。他猛地拔出佩刀,寒光一闪斩断案角: “传令三军,即刻拔营南下!随我一起,救昆靡,诛汉寇!” “救昆靡,诛汉寇!” 帐内众将齐声呐喊,声震云霄。 就这样,在乌孙王归降的第十日,北方边境爆发了一场叛乱。 大王子安振犁与左大将昆图联手,以“清君侧”为名,率领六万大军南下,意图夺回王都。 消息传到赤谷城,乌孙王贵奢靡望着北方的天际沉默良久,长叹一声,不发表任何评论。 但心中,他却未尝没有丝欣慰和侥幸。 万一这个儿子成功了呢?乌孙国也许还能重获自由。 这个心思,不但乌孙王有,其他乌孙国内诸部族也多少都存着点观望的心思。 在大王子起兵后,不但北方各部落就多有投奔,就连之前上表归顺的热湖与天山诸部,也有很多开始转换成观望的态度。 “王都赤谷虽然易守难攻,但城内汉军到底不过千余人之数,大皇子则拥兵六万余众,更有北方各部源源不断的支援。此战胜负,尚未可知啊.” 赤谷城中来朝觐的各首领们围坐在毡帐内,低声议论。 他们中的甚至有人暗中下令,接下来对于王庭的征召能拖就拖,最好等到双方分出胜负再说。 对于这些人的变化,苏曜心中也是心中也是心知肚明。 这是最后的大战了,只要解决掉这个野心勃勃的王子,整个乌孙就将彻底臣服于大汉的统治之下。 于是乎,就在乌孙向南方进军的时候,苏曜这边也在积极准备,赤谷城中的全军上下都立刻加紧备战部署。 这天,正忙于政务的周瑜一接到前线战报就立刻放下手边一切事务,匆匆跑到苏曜的寝殿,忙问: “殿下收到消息了吗?” “马将军与赵将军他们那边怎么样了?敌军大举南下,他们二人莫非已经” 周瑜话未说完,但他的担忧之情已溢于言表。 赵云率一万精骑,受命在北路佯攻牵制,而马超则领四千汉乌联军,北上收降大皇子。 如今北境反叛,敌军六万骑大举南下,那两人处境恐怕极为不妙。 “公瑾莫慌,他们俩还活着。” 苏曜招了招手,示意周瑜坐下: “子龙和孟起都是当世名将,岂会轻易折损?” 说着,苏曜就递上了最新军情。 周瑜接过一看,差点就是眼前一黑。 简单来说,此役汉军大败。 乌孙国的大皇子与左大将到底都是久经沙场的能人,他们在统一思想决定举兵后,立刻就拟定了一套进兵方案。 所有人都知道,想顺利南下,夺回王都,必须先解决身边这两股汉军部队,否则他们到了乌孙城下就是腹背受敌,只有败亡一途。 于是乎,他们就采用了诈降之计,假意听从王命归顺,骗马超等人前来收编部队,然后突然暴起发难。 虽然在苏曜叮嘱下他们已经提高了戒备,没有贸然深入敌营,但面对六万大军的突然发难,马超还是双拳难敌四手,再次被撵的一路逃窜。 那三千乌孙禁军,见势不对也是直接反水投降,他带领的一千汉骑最终逃离战场的仅有四百余人,遭遇了整场汉乌大战中最大的损失。 至于赵云那边 由于乌孙大军隔绝了南北战场,至今他们也没有收到任何赵云那边的消息。 “这下子情况不妙了呀” “马将军一败涂地,赵将军生死未明,贼军六万余众一路南下,沿途乌孙各部观望不前。若让他们兵临城下,城中乌孙降军恐生变数啊啊” 周瑜一脸紧张的看向苏曜,却发现这位大将军眼中竟然没有一丝动摇。 反倒是 我看错了吗? 周瑜猛地眨了下眼,感觉有些恍惚。 大将军,刚刚有在笑??? (本章完)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