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 252 王亮使燕
冀州,也成功,邺宫正殿。 王亮对着御座上的慕容儁,恭敬行礼道: “外臣,晋安北将军长史王亮,拜见大燕皇帝陛下。” 慕容儁打量着眼前王亮病弱不堪的模样,面露不悦道: “姚襄一死,树倒猢狲散,姚苌麾下无人,所以才派了你这样的人作为使者?” 很显然,抱病前来的王亮让慕容儁自觉受到了轻视,毕竟姚苌真要重视这次会面,不说使者生龙活虎,至少不能是折服病怏怏的样子。 慕容儁的反应并没有出乎王亮的预料。 只见此前还在行礼的王亮直起了腰背,神色坦然道: “外臣料想陛下久居辽东,孤陋寡闻,故不知晏子使楚,否则又怎会出言自取其辱。” 齐国大夫晏婴出使楚国,因为他身材矮小,故而遭到楚王奚落,晏婴反唇相讥:齐国让贤能的人去拜谒贤能的君主,不肖的人拜谒不肖的君主,晏婴最不肖,因此被派来了楚国。 慕容儁当然知道晏子使楚的故事,他涨红了脸,怒道: 看小说上www,9biqu.com “难道你就不怕惹怒了我,招致杀身之祸?” 王亮并不畏惧,他回答道: “外臣疾病缠身,药石难医,自知命不久矣,陛下又何必再拿外臣的性命来恐吓我。” 慕容儁怒视王亮,王亮身体病弱,却并未退缩,他迎着慕容儁的目光,面色一直很平静。 许久,慕容儁终于敛去了怒容,当初因为冉闵顶撞他,被他抽了三百鞭子,而后处死,因此很多人都说慕容儁气量狭小。 今日若真的因此杀了王亮,岂不是坐实了这一恶评。 慕容儁展颜笑道: “适才相戏耳。” 王亮自然也是借坡下驴: “陛下不怒自威,适才怒容相向,外臣也不过是强装镇定而已。” 慕容儁闻言挑眉,如果按照一般的剧情发展,王亮完全可以继续保持硬朗的态度,这样倒也可以为自己赢得一个威武不屈,坚贞顽强的美誉。 但偏偏王亮突然转而吹捧慕容儁的威仪,这让慕容儁清楚,对方此来,是有求于自己。 慕容儁收起笑容,肃容道: “王长史若是来求和,则大可不必多费唇舌。 “朕与羌人素无仇怨,大燕还曾与姚襄一同救援襄国,大败冉闵,也算有些旧日的情谊。 “姚襄不自量力,侵犯大燕,谋夺朕的河北,如今兵败身死,岂是姚氏想战就战,想和便和,事情传扬出去,朕岂不是要沦为世人笑柄。” 慕容儁的态度很坚决,他一定要出手教训姚家,不管姚家开出多高的条件,他也不会答应和谈,这关系到面子的问题。 王亮也知道,慕容儁面子挂不住,当然不会接受和谈,但他此来,本就不是为了与燕国议和。 只见王亮正色道: “外臣此来,是奉吾主之命,前来为陛下献上徐、兖二州,还望陛下笑纳。” 此话一出,满殿皆惊,他们确实在谋划南下进攻兖州、徐州,但从来没有想过姚苌会投降燕国。 慕容恪、慕容垂等人沉吟不语。 慕容儁也是吃了一惊,他问道: “杀兄之仇,不共日月,姚苌怎会真心降我?” 王亮叹息一声,解释道: “先主以箭矢自刎,非死于他人之手。 “况且,先主临终之时,叮嘱我主,当以族人生路为重,不可因私废公,结怨于大国。” 慕容儁顿时一喜,他脱口而出道: “当真?” 王亮确认道: “此事军中将领大多知晓,亮又岂敢胡编乱造。” 慕容儁闻言,欣喜不已,甚至表情管理都有一些失控。 姚氏能够主动归附,这毫无疑问为他节省了许多的时间,可以直接出兵进攻青州。 而时间节省下来,也就等同于节省了南征的开支。 况且真的南下进攻兖州、徐州,就免不了要爆发战斗,虽然燕国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可但凡战争,总会包含许多不确定性。 慕容儁当然希望能够和平接管姚氏的底盘,得到姚氏的效忠。 当然,姚苌放下杀兄之仇,主动来投,肯定也是有条件的。 慕容儁问道: “姚景茂(姚苌)想要什么?” 王亮也没有漫天要价,他坦诚道: “只求继续统领羌族旧部,能有一片安身之地。” 慕容儁忍不住微微颔首,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但他没有直接答应下来,而是让亲信将王亮暂且带去偏殿休息。 他自然是要与慕容恪、慕容垂、阳骛等人商议过后,才能给出答复。 王亮离开后,慕容儁忍不住问心腹大臣们道: “众卿家,此事你等是怎么看?” 慕容垂没有急着回话,他与这位二哥的关系不是很好,所以很多情况下,他都会先观察,主要是观察四哥慕容恪的态度,主打一个安全牌。 当然,真要是四哥不在身边,而事关重大的时候,慕容垂出于国家利益考虑,还是会秉忠直言,就像当初劝说慕容儁趁着赵国内乱,夺取幽州一般。 所有人的目光也同时看向了慕容恪,慕容恪舒展了眉头,说道: “陛下,臣以为姚苌应该是诚心来投。” 说着,慕容恪便站在姚苌的角度,将他能够做出的几种选择一一罗列,其中,死守兖州、徐州最先被排除。 因为在羌军遭遇重创,而慕容儁、慕容恪等人合兵,已经在邺城周边集结了十余万大军,双方实力对比过于悬殊。 姚苌在姚襄战死,人心动摇的情况下,面对燕军南下,以寡敌众,根本就守不住这份家业。 而姚苌想要投奔别处,其中利弊,慕容恪也一一为慕容儁道明,内容与当日王亮所言,大差不差。 说罢,慕容恪拱手进言道: “故而,臣以为,陛下可以答应姚苌的条件,使他统领羌人旧部,分出一地,让他能够安置部众。” 众人闻言,纷纷表示赞同。 经过慕容恪的一阵分析,大家都明白,归附燕国是对于姚苌来说最好的选择。 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如今姚苌已经由兖州转移去了徐州,与燕军拉开距离,同时也是为了夺过镇守徐州的兄长姚益的兵权。 真要是拒绝他的要求,姚苌大可以去投晋室、桓温、桓熙、虞国。 处境再差,也比投降燕国,被人剥夺了军权要强。 乱世之中,军权最为紧要,只要继续能够统领羌人军队,哪怕投降晋室,顶多也就是受些打压、排挤,除非说是有人效仿殷浩派遣刺客,否则怎么也不至于有杀身之祸。 当然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士族会不会秋后算账,这个就得另说。 这也是姚苌最终决定投降燕国,而不是晋室、桓家的原因。 慕容儁听了慕容恪的分析,忍不住一阵点头,接受姚苌的条件,不仅能够收取兖州、徐州,更能尽得姚氏的羌、汉大军。 尤其是羌族精锐,继续交由姚苌统领,肯定能够尽快恢复战斗力。 得到姚氏的效忠,这对于燕国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 但慕容儁还是担忧道: “姚苌此人,不知能否信任。” 虽然王亮说姚苌是听从他兄长的遗命,这才放下了仇恨,可慕容儁还是不怎么相信他,总觉得会养虎为患。 这时,慕容垂出列道: “陛下,臣以为,现在不应该考虑姚苌是否值得信任,而是要尽快答应姚苌,将他的部众迁离旧地。 “待将来多作试探,时日长了,总能看透其为人。 “倘若此人野心勃勃,陛下杀他,不过是颁下一道诏书罢了。 “而姚苌如果愿意为我大燕所用,陛下的胸襟能够容下万里山河,又怎么容不下一个小小的姚苌。” 众人也跟着拍起了慕容儁的马屁。 慕容儁笑得颇为含蓄,他又问向慕容恪: “太原王以为,朕应该将姚苌安置在何处?” 慕容恪沉吟道: “陛下,依臣之见,不知青州如何?” 慕容儁闻言,开怀大笑: “好!青州好呀!” 慕容垂、阳骛等人也止不住的点头,对慕容恪的提议很是认同。 首先,姚苌当然不能被安置在兖州、徐州,尤其是徐州,姚襄经营数年,姚家在这里多少还是有一点根基。 其次,河北也不是安身之地,如果让姚苌继续统领羌人旧部,这就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军事力量,在没有确定姚苌的忠诚之前,怎么可能让这些羌人迁到河北。 而青州,确实是最合适的地方。 虽然毗邻徐州、兖州,但姚苌不是姚襄。 以他在当地的影响力,还不可能让二州的百姓士人,置驻扎在当地的燕军于不顾,而迎奉驻军在青州的姚苌。 同时青州距离邺城到底还是有七八百里的距离,即使燕国迁都邺城,一旦姚苌叛乱,邺城方面,也能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毕竟青州济水以北各郡,必然是要被安插许多燕国官员,用以监视。 当王亮再次被领来邺宫大殿,慕容儁对他道: “王长史,你尽管回去转告姚景茂,他的条件朕都答应了,朕将以他为羌人酋帅,拜青州刺史,只盼望他能早日献土来降。” 王亮听说条件,因为激动,惨白的脸上浮现一抹红晕,他唯恐慕容儁变卦,立即答应下来。 (本章完)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