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晋末长剑 > 第九十九章 托孤
忽明忽暗的火光中,司马睿昏昏沉沉。 对他来说,好像已经没有很明显的白天黑夜分野了。视野中或许有光与暗,但意识中就只剩下了一片灰暗。 太子司马哀衣不解带,日夜侍奉于侧,纯孝已极。 说难听点,便是心中再不愿,这个时候装也得装下去。若司马睿身上生脓,你也得去吸,让别人看看你的孝顺,无话可说。 太子妃山氏有时来太极殿,有时又住在东宫。 八月二十八日,东宫西边的运渎之上,楂橹如林,几艘小船靠上了岸边,然后通过水门进入台城之内。 「许将军。」太子率更令卞瞻迎上前道。 许朝回了一礼,面色冷峻,并不多话。 在他身后,陆陆续续上来了二百余人,皆强壮精悍,看样子不是上阵厮杀过的锐卒,便是许朝的亲兵部曲。 见完礼后,军士被引到各处偏殿内散处,许朝、卞瞻二人则直入崇正殿太子妃山宜男正在烛火下看书。 许朝见了有些佩服,都这个时候了,还如此沉得住气,莫非大晋还有救? 一秒记住www.9biqu.com 他出身句容许氏,正儿八经的江东豪族,从本心来讲,他肯定是不愿看到邵兵攻取江南的。或许,这就是山都督将他派来台城的主要原因。 「许将军。」山宜男袅袅起身,行了一礼。 许朝、卞瞻二人回礼,然后分次坐下。 「从兄可有交待?」山宜男问道。 许朝沉声道:「都督有言,‘太子妃但安坐东宫,若事有不谐,可携太子自水门而出,台城外有人接应」。」 山宜男听完,自嘲一笑,道:「从兄谬矣。一离台城,万事皆休。’ 许朝一,道:「纵有人作乱,只要人还在,召集勤王之众,大有转圜之机。」 「不,没有机会的。」山宜男摇头道:「邵贼不会给机会的。若北地是匈奴,此策不错。然梁国并非匈奴,此策就行不了。建邺万不能乱,一乱, 则人心不复矣。」 卞瞻听了,暗暗点头,许朝亦有些叹息。 「西边如何了?」山宜男又问道。 「据荆州陶士衡报,贼兵陆续汇至南阳,邵贼尚未至。」许朝回道。 「何故?」 「听闻是关中有人叛乱,阻塞道路。」 卞瞻听了,喜形于色,道:「昔年曹操南下荆州,关西便有叛乱,莫非天兆?」 「拖不了邵贼几天的。」山宜男道:「远之,你再去下丞相府,就那件事。」 卞瞻会意,道:「臣遵命。」 许朝弄不清楚他们在打什么哑谜,但没有多问。 不过,卞瞻却多问了句:「太极殿那边—— 山宜男深吸一口气,道:「我一会自会前往。」 卞瞻再无二话,行礼退下。 许朝见山宜男没别的吩咐了,立刻安排人手,暗中接管角门。 东宫卫士见了,皆忿忿不平。 很显然,因为他们曾是左卫、右卫将军辖下兵马,划拨过来时日尚短, 太子并不信任。 山宜男看着空荡荡的殿室,长长地舒了口气。 想要站起时,却发现心跳得有些快,腿脚也微微有些发软。 不能一一不能让别人看见她的软弱,她还有事要办。 纵然不是很喜欢这些勾心斗角,但她已无退路了,山氏也无退路了。 ****** 东边的第一缕阳光自地平线上升起之后,以丞相王导为首的一干重臣便来到了台城正南的间阖门外。 左卫将军司马宗站在城楼之上,微微有些愣神。 左卫将校们更是愣神,都把疑惑的目光投向司马宗,不明白他犹豫个什么劲。 永相及台阁重臣入内探视天子,这也要拦吗?你以什么理由拦?可有语书? 紧靠着司马宗身侧还有数名左卫军校,都用凶狠阴骜的目光看向昔日的同袍。 不,他们可能很难称得上同袍,毕竟都是半路进入禁军的,且互相抱团,与其他将校来往不多。 再细究下他们的身份,无非是司马宗部曲、江湖游侠乃至各种亡命之徒。 简而言之,他们是司马宗的心腹爪牙。 朝廷诏书一至,大部分左卫将校纳头便拜,但这些人可不一定,比起朝廷将官的身份,他们身上司马宗私人的属性更浓一些。 见得他们这副凶样,左卫将校们若有所悟,纷纷用危险的眼神看向司马宗。 场中气氛十分微妙。 司马宗的手藏于袖中,已经用力握成一团。片刻之后,又缓缓松开。 光天化日、众目之下,没有任何成算。 这时候要忍,要等,要蛰伏。 ‘开门。」他最终下达了命令。 间阖门缓缓打开。 王导等人下了车马,依次入内。 行走之间,没有一人抬头看向城楼,似乎方才那一瞬间的迟疑并没有存在,这只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开宫门程序罢了,以往已经做过无数遍了。 王导很快进了太极殿。举目一扫,太子夫妇及太子少傅刘琨亦在,遂相互见礼,然后便直趋御榻前。 「陛下,臣来了。」宫人搬来一张坐榻,王导坐下之后,轻声说道。 太宰司马、尚书左仆射卞壶、侍中刘、侍中袁猷、御史中丞钟雅, 太仆羊炜、黄门侍郎羊固等人亦纷纷找榻坐下。 有那嫌离御榻远的,干脆不坐了,就站在王导身后, 司马睿此刻正醒着,闻言看向王导,轻声道:「茂弘,朕方才做了一个梦。」 王导静静听着。 「梦中想起了当年之事。」司马睿说道:「彼时朕刚至徐州,满目疮。茂弘你就在朕身侧,为朕出谋划策。有时候一忙就到深夜,你我抵足而眠。」 王导听了,神色微微有些恍惚。 司马睿眼中渐渐蓄满了泪水,只听他说道:「南渡之后,各色用度短缺,苦不堪言。吴人住着高门大院,我等聚在吴宫荒草之中。吴人酒肉丝竹不断,我等为得一豚而欣喜若狂。那时候太难了,太难了—-——· 王导叹息一声。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相互扶持一起走过来的,说没有情分那是假的,即便最近几年生了些许嫌隙,但到了这个时候,一切都不重要了。 「茂弘,我命不久矣,还要求你最后一件事。」司马睿流泪道。 王导拿衣袖擦了擦眼晴,道:「陛下请说。」 「我儿还不过来。」司马睿看向太子司马衷,说道。 司马衷嚎陶大哭,跌跌撞撞走了过来,跪在御榻前。 司马睿执起他的手,交到王导手里,道:「茂弘,看在往日情分之上, 扶保我儿一程。」 「好。」王导只轻声应了一下。 但司马衷能感觉到,这个枯瘦的老人手劲很大,几乎握得他生疼,显然内心并不平静。 「众卿一—」司马睿又看向其他人,道:「我一一要先走一步了,大晋江山还要劳烦卿等。」 众人泣不成声。 刘先是仰天长叹,然后看看屋内一帮白发老人,不由地悲从中来。 等他们这帮一起南渡的老头子死完,还有谁来扶保大晋江山?靠他们的子孙吗? 卞壶的几个儿子喊东海太妃裴氏为姨母。 袁献家在北地尊荣无比,他从弟袁能娶邵勋之妹为妻。 钟雅当初差点就没南渡,颍川士族的身份注定与庾氏关系匪浅。 刘琨与梁秦州刺史温娇、秘书监卢谌又是什么关系? 羊炜、羊固不用说了。 站在不远处的太子妃山氏,她两位舅舅一个是梁国侍中,一个是阴密镇将。 就连他刘家,都有不少人在北边做官。 至于琅琊王氏,一门两丞相,分仕南北,天下皆知。 他们这些老家伙没几年好活了,子孙们什么态度,各自心里有数。 「陛下。」王导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后,凑到司马睿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司马睿眼中隐现悲伤。 王导也不逼迫,只静静等着。 良久之后,司马睿叹息一声,道:「传司马宗、虞胤入觐。” 王导没有出言反对。 天子还想给二人最后一次机会,他还念着旧情。 不过,说到底此二人只是有阴谋,但还未来得及实施。此刻给司马睿一个面子,后面王导会来收拾残局。 司马宗就在台城,很快就来了。 司马睿让他站着,并不说话。 司马宗隐隐感觉到了什么,脸色发白,身躯不自觉地颤抖。 又过了一会,虞胤亦至,见得司马睿,泪如泉涌,泣道:「姐夫!」 王导心中暗叹。 这声「姐夫」一喊,怕是死不了了。 况且,太子也未必会杀他。 司马绍、司马衷兄弟二人,都是敬皇后虞孟母抚养长大的。 「延祚。」司马睿轻声唤道。 司马宗扑通一下跪了下去,泣道:「陛下,臣—————· 「无需多说。」司马睿用复杂的目光看向他,道:「今日你就交卸左卫将军,改任宗正卿。」 「臣遵旨。」司马宗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一瞬间便失去了许多精气神。 「姐夫。」虞胤膝行而前,泣不成声。 「桂阳太守尚阙,你今日便起行。」说完,司马睿闭上了眼晴,不再多言。 虞胤如蒙大赦,磕头不已。 王导默默看着二人,不言不语。 其他人也懒得看他们。 值此之际,他们都没心情搭理这两个蠢人,而是心情沉重地思考起了山崩后的事情。 这一天,近在眼前。 大晋太兴二年(329)九月初六,司马睿崩于建邺宫太极殿,春秋五十有四。 太子司马衷于灵前即位,接受王导等人朝拜。 而在此时的淮水、泄水、沔水流域,双方大军云集,战争一触即发。 九月初十,邵勋自洛阳南下,开始巡视他已多年未至的南阳,让荆北诸郡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天子。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