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四十章 改制(上)
毌丘禄很快离开了平阳,又亡命般地赶到汴梁,处理一桩特殊事务。 不过,他才刚开始干,就被陈留太守刘泌叫停了。 他在汴梁一直等到八月中旬,依然没个准讯,于是便前往沙海、牧泽一带巡视。 去年从代国弄回来数万匹马,养了几个月后初步缓了过来。过了一个冬天后,又有点掉膘,于是再养,现在基本恢复膘肥体壮的状态了。 这批马本来打算与河南士人做交易的,但晋阳论道之后,又暂停了。 毌丘禄奉命将这批马分批出售,换取粮食,暂存于汴梁、荥阳、河内等地,但刚谈妥了一部分,出售了约千余匹马给颍川士族,很快又被陈留太守刘泌叫停。 他也很是无奈。 不过在抵达牧泽后,似乎有点明白了。 牧泽旁边的吹台龙骧府军城大门洞开,一队队府兵自各处集结而来,似有行动。而城外本来就驻扎了不少府兵,他们来自洛南,领军之人颇让人感到意外,乃梁王之侄邵慎。 “邵将军。”毌丘禄上前行礼。 “原来是你啊。”邵慎本来没想回礼,转念一想,毌丘氏乃庾氏附庸,于是便回了个礼。 看小说上www,9biqu.com “将军这是……”毌丘禄指了指集结而至的洛南府兵,问道。 “陈留有些不稳,临时统带而来。”邵慎说道:“洛南府兵统编为左骁骑卫,我以游击将军之职领左骁骑卫,事了即罢。” “左骁骑卫?”毌丘禄有些不解。 邵慎简单解释了下。 梁王下令将洛南府兵约4200人改为骑军。 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但洛南府兵历史悠久,人人有马,很多人闲时练习过骑战,多年下来,倒也颇为可观。 更准确地说,这帮人有点步骑两便的意思。 下马可以当重甲步兵,上马可以与敌人比划一下骑战,更可以骑马机动,然后再下马厮杀,比一般的步兵速度快多了,战场爆发能力强。 另外,禁军骁骑军还有约两千骑兵,邵勋打算将其整编为右骁骑卫,但目前缺乏部曲,暂未施行,只是先做好计划而已。 左骁骑卫辖下四个龙骧府,也被称为“军府”。 龙骧府各有官长,最多1200人,平日散在乡村自己操练,农闲时集结起来,练一练军阵、战术。 随着改制的深入,府兵的规矩也越来越严。 首先,无令不得出本县地界,违者杖五十——本来规定是龙骧府地界,但太苛刻了,稍稍放宽了一些。 其次,各龙骧府自部曲督以下将校,无令不得召集府兵,违令者严查定罪。 第三,府兵诸卫与龙骧府之间没有上下级关系。 以左骁骑卫为例,卫府在平阳有个办公衙署,最高长官是游击将军。 游击将军平日里只能管理兵籍以及训练,即下令卫府辖下的四个龙骧府在当地集结操练,练完解散,其他时候没有指挥权、调动权。 就单个龙骧府而言,最高长官部曲督与辖下四防别部司马之间也无隶属关系。 他们相互间肯定是熟人,但从制度上来说,部曲督只能管理兵籍以及每年定期集结操练,其他时候府兵散在各防,无令不得召集。 最基层的别部司马管理得是比较多的,三百人的兵籍、操练以及武器库等等,很多事情——但也就三百人而已,还不能出境,消解到这个程度,完全可以了。 出征之时,卫府最高长官带队。 比如左骁骑卫就由游击将军邵慎带队,但一般而言,出征的可能不止这么些人,诸卫将军上面还有临时指派的大都督,战时指挥权在大都督手里。 大都督、诸卫将军、龙骧府部曲督、别部司马四级之间,无固定隶属,本质上是一种相互监督的关系。 假设天子派某人统领四卫府兵出征,此人若想造反,帐下的诸卫将军与他不熟,很可能不执行命令,甚至把他宰了——说白了就是极大增加了造反的成本和风险。 左骁骑卫是新设的,基本已经确定游击将军统领——大晋朝一堆没有实际执掌的将军算是派上用场了。 陈留府兵也改制了。 总计9600人被编为左金吾卫,取汉代“执金吾”之名,由新提拔的左军将军(正四品)常粲管理日常事务——左金吾卫府有长史等佐官。 太原府兵9600人,整编为右金吾卫,由禁军左卫三部督、现右军将军黄彪管理——三部督之职由瑕楼龙骧府部曲督余安接替。 高平、东平府兵9600人,整编为左飞龙卫——时人将才智杰出之士称为“龙驹凤雏”,如陆云就曾被这么称呼,而高大神骏的马匹在传说中是龙与马诞下的后代,故这批敢打敢拼、人人有马的老牙门军被整编为“左飞龙卫”,以示其能骑马长途行军,来去如风。 左飞龙卫最高长官是原禁军左卫将军、现梁国前军将军徐朗,这也是跟随邵勋多年的老人了——徐朗走后,禁军取消左右卫,整体缩编为几个营一万多人。截至八月,完成整编的就这四卫、三万余府兵。 四卫府兵在不出征时有一项重要任务,即上京宿卫,原则上由诸卫分别抽调一部分人马,各自值守一部分区域,如左金吾卫一部守平阳北城的大夏门,右金吾卫一部分知助守;左骁骑卫一部守苑林,左飞龙卫一部分知助守;再有就是某卫掌京城昼夜巡警等等。 银枪军之类的募兵不再担负城防任务,而是在平阳以外的其他郊县屯驻。 府兵诸卫之间也不存在隶属关系,各自独立。 传递命令时,需得有邵勋签发的命令(圣旨)、五兵曹调兵文书,并召集该地所有将校,当众宣读、勘合兵符。 几大条件有一个不符合,府兵不得出动。 其实基本就是隋唐府兵的管理制度,做了适应时代的微调而已。 这次邵慎就是接到了命令,率左骁骑卫4200府兵东行,在汴梁郊外屯驻,原因是该地有小士族叛乱。 “虞家胆子不小,明明有子弟在幕府做官,居然还公然辱骂大王,非议度田之事。”解释完府兵制度后,邵慎骂道。 “啊?”毌丘禄有些惊讶,问道:“是不是弄错了?没听到消息啊。” “刺奸督传来的消息,假不了。”邵慎不悦道,此人居然怀疑自己的三叔。 “陈留刘府君亦得到了消息。虞氏也不知怎的,居然赶走了度田的县吏。”原并州治中从事、现左骁骑卫长史(正六品)山世回上前一步,说道:“此等贼子,明明已经参加过晋阳论道,当时没有提出异议,现在度田到他家头上了,却又反悔,须得大兵围剿,以儆效尤。” 毌丘禄无语。 你河内山氏也是士族啊,怎么看到陈留虞氏遭难,却如此兴奋? 不过这种事情,毌丘禄也没法说,只能附和道:“确实,若不教而诛,乃大王的不是。论道之时既已昭告天下,此时再反,定要严加惩处。” 说完,他又问道:“其他州郡有没有人叛乱?” “听说已经有了。”邵慎骂骂咧咧道:“还没度田呢,就先造反,简直不知所谓。” 邵慎不远处站了一大群左骁骑卫的府兵,其中不少人有勋官身份,听到“造反”二字简直双眼放光。 陈留虞氏的田如果能清理出来,应有三百余顷,可供六七十个飞骑尉占田——按最新十八转勋官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护军、护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上骁骑尉、骁骑尉、上飞骑尉、飞骑尉、上云骑尉、云骑尉、上武骑尉、武骑尉而言,飞骑尉(从七品勋官)可占田五顷。 熟地大家都爱,比开垦的荒地强多了。 后汉七百三十多万顷农田,现在被荒废掉的不知凡几,重新收拾起来非常麻烦,若能买得熟地,自然是好的。 邵慎说完后,又道:“我知你来所为何事。马暂不要发卖,免得资敌。待局势稳定之后,再行处分。” “此事需得报请大王准允。”毌丘禄说道。 “那就快去报,大王应会同意的。”邵慎说道:“明日我就去找虞家晦气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罢了。”毌丘禄连连摆手,苦笑道:“我还有正事。” 邵慎哂笑一声,不再理他。 毌丘禄则看向那些府兵们。 勋官肯定是不如职官的,先不说职掌,在选官时都要降几级任用——如果吏部愿意选他们的话。 但从七品勋官可占田五顷,如果有十万人,那最高可买走五十万顷(如果他们有钱且能找到人为他们耕种的话),这个数目太惊人了。 怪不得他在平阳时,一众官员、幕僚们建议减少府兵出战的次数,免得应占田一大堆,最后不够——历史上还真有这种事情,隋文帝开皇年间府兵、百姓“应授田”49亿亩,实际远远没给足,毕竟东汉也就七亿三千二百余万亩地(东汉一亩只有隋亩八九成大小,约晋亩九成)。 “将军。”见邵慎要走,毌丘禄似乎想到了什么,连忙上前说道:“府兵金贵,攻坞堡折损太大,不值得。如果能不动刀兵,最好不要动。如此,对大王在士人中的风评也有好处。” “他家不是坞堡,是庄园。”邵慎瞪了他一眼,道。 “庄园虽比坞堡好打,但也会折损大量兵士。”毌丘禄劝道。 邵慎突然一笑,道:“当我傻啊,当然是先征集丁壮了。刘府君会先劝,劝不了再说。左骁骑卫、左金吾卫万余府兵,便是围也把人围死了,谁都别想来救。至于大王的风评——” “将军不在乎,但大王或许在乎,万不可鲁莽行事啊。”毌丘禄连忙道。 邵慎沉默片刻,道:“我自有分寸。” 说罢,转身离去。 毌丘禄暗暗叹了口气,这个天下真是一堆事。 梁王又是打仗,又是改制,一步步走来,真是不容易。 (本章完)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