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414章 身份带来的使命
陈景恪的目的从始至终都只有两个。 其一,华夏文明更加辉煌灿烂。其二,尽可能给百姓松绑。 之前颁布《雇工法》,可以说是人权方面标志性的进步。 然而这项新法始终有一个死角,那就是皇宫。 新法无法进入皇宫,根本原因在于老朱。 前面已经说过,他理智上接受了新的天下观,但在感情上始终存在障碍。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如此。 很多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不是陈景恪上几节课就能扭转的。 陈景恪的新政确实让大明变得更好,他强迫自己接受了外界的种种变化。 但皇宫被他看做自留地,不能轻易动。 陈景恪也不想因为这一个小角落,和老朱闹的不愉快。 首发尽在www.9biqu。com 他的计划是,等老朱不在了再把这一小块死角攻克。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这次的风波把一切摆到了桌面上。 经过思考之后,他决定试着动一动。 老朱是个很理智的人,只要让他明白,不改变宫里的一些陋习,秽乱宫闱的事情依然会继续发生。 即便感情上无法接受,他大概率也会同意做出一定的修正。 但目前老朱正在气头上,肯定不能在这个时候提。 而且直接和他说,远不如先征得马娘娘的同意管用。 她才是老朱真正的软肋,很多事情只要她点头,基本就成了。 尤其是老朱退位之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不过马娘娘也有自己的担忧:“采用聘任制,导致皇家隐私泄露怎么办?” 陈景恪说道:“娘娘,您仔细想想,后宫真的有什么隐私不方便被外人知道吗?” 马娘娘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没有。 军国大事? 一般都是在乾清宫商议,不会拿到后宫里面讨论。 再说了,能被普通宫女太监听到的秘密,其实也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秘密。 真正的机密,要是被他们听到了,当场人就没了。 后宫地形图? 知道这个的人不算少,就算广而告之也没一点影响。 行刺皇帝的事情,只能存在之中。 真当那几重宫墙,几万宿卫是摆设啊? 别说外人进来,就算是宫里的宫女,也不是随便就能乱窜的。 他们一辈子都只能在自己工作的小院子里待着,出门就会被抓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行刺一个试试。 后宫宫斗? 这其实不算什么机密,话本里的宫斗剧情,比真实的还精彩。 要真说丑闻,胡美、周骥他们干的事情才叫丑闻。 可是这种丑闻根本就瞒不住人,也没办法隐瞒。 越想她就越认识到一个现实,所谓后宫隐私,不过是他们自己想象出来的而已。 实际上根本就没那么重要。 一旁的徐妙锦似乎也琢磨了过来,恍然大悟的道: “之前读史,看到唐太宗和长孙皇后,时不时的就放还宫女归家过正常人的生活。” “一直很奇怪,他们就不怕宫里的秘密被泄露出去吗?” “现在才明白,宫里原来根本就没有秘密。” 陈景恪暗暗竖起大拇指,果然不愧是好徒弟,这助攻来的恰到好处。 师父没白教你这么多年。 不过他立即就很严肃的反驳道: “也不能说宫里没有秘密,毕竟事涉皇家,也可以说处处都是秘密。” 徐妙锦一副受教的模样:“老师说的是,是我想差了。” “不过大多数内侍,应该都没有机会接触机密消息吧。” 陈景恪摆出孺子可教也的模样,说道: “是的,那么多内侍,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接触到秘密。” “大部分人从事的,只是普通的工作,只有极少数人才有机会接触到秘密。” 徐妙锦接话道:“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将两者区别对待呢?” “有机会接触机密的,可以让他们终身制任职,但对他们要有补偿。” “这样他们才能心甘情愿的工作。” “对于那些普通人,就没必要严防死守,按照正常的聘任制即可。” 陈景恪赞道:“聪明,不愧是陛下和娘娘亲自挑选的太子妃。” 徐妙锦害羞的道:“老师谬赞了,都是娘娘教的好。” 马娘娘没好气的道:“好了好了,知道你们师徒情深,就别在我面前唱双簧了。” 两人都笑了起来。 这种小把戏,陈景恪、朱雄英、徐妙锦他们经常用。 不论是老朱还是马娘娘,亦或者是朱标,都很吃这一套。 大家都知道在唱双簧,但都很喜欢这种方式。 玩笑过后,马娘娘正色道:“你的提议不无道理,不过事关重大还需慎重才是。” 陈景恪心中一喜,她这么说,就是同意变革了。 区别是,变革到什么程度。 不管怎么说,只要有所改善那都是好的。 “娘娘英明,其实宫里的改革不只是皇家的事情,也牵扯到天下的变革进展。”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天下人都盯着宫里呢。” “《雇工法》推出这么多年,进展始终不如意。” “尤其是任用奴仆这方面,更是阻碍重重,其中最难攻克的就是权贵们。” “他们就盯着宫里,宫里不动他们就不动,其他人也有样学样。” “这次宫里变革,我看他们还怎么找借口。” 其实这就是一个观念问题,祖祖辈辈都是用的包身奴(工)。 在他们心里,包身奴就是自己的工具,生死由自己掌控,用着放心。 改成聘任制,包身奴变成了拥有人身权利的‘人’,还是外人。 他们用着非常不顺手,自然不愿意。 别说是古代,就算是二十一世纪,有人雇了保姆都把保姆当工具使唤。 稍有不如意就是各种训斥。 也就是法律不允许打人,否则他们马上就能化身扒皮鬼。 在古代这种情况只会更加严重。 在不发生流血革命的情况下,雇工法的施行任重而道远。 不过不管怎么说,马娘娘点头同意内侍采用聘任制,都是一个阶段性的进步。 至于宫女离宫之后的生活,完全不成问题。 宫里待过的女人,在宫外很受欢迎的,不知道多少人等着用八抬大轿娶她们过门。 真正需要担心的,反而是宦官。 这些人身体有残缺,出了宫也没办法过正常人的生活,还处处都会被歧视。 至于废除太监……算了,陈景恪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那么就只能默认太监是终身制的,朝廷需要做的是安排好退休事宜。 办法其实很简单,让他们去守皇陵。 在皇陵建立疗养院,到了一定年龄就可以退休,去那边养老。 确保他们能安度晚年。 仅仅如此还不够,宫里很多非人的规矩,也得跟着改一改。 否则有些人熬不住,依然会出事儿,而且传出去也确实有损皇家颜面。 陈景恪又就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建议。 伺候人的那没办法,必须十二个时辰随时待命。 别的工作最好采用轮班制,尤其是针对浣洗局,他提出了多项改革意见。 每天几点上下班,一日三餐等等,都做出了严格规定。 下班时间,不允许奴役他们做工等等。 “皇上皇后乃天下人的父母,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 “皇家理应做出表率,如此天下方能大治。” 马娘娘笑道:“你小子,别给我灌迷魂汤……不过你说的确实有道理。” “若之前宫内就采用你说的办法,想来也不会发生这档子事。” “就算有人不老实,其他人不想被牵连也会主动举报,不至于被隐瞒如此之久。” “不过这事你先不要和陛下说,他正在气头上,说这个就是火上浇油。” “等事情过去了,我会找机会与他说的。” 陈景恪恭维的道:“这我哪敢和陛下说,也就是您,才能说得动他老人家。” 马娘娘白了他一眼,说道:“少拍马屁,没事儿就赶紧走吧,看的我碍眼。” “好嘞,您老歇着,小的先告退了。”陈景恪起身麻溜的就走了。 马娘娘好笑的看着他离开,然后忽然问道: “你觉得他的建议如何?” 徐妙锦矜持的道:“这还需要您和陛下……” 马娘娘:“说人话。” 徐妙锦:“老师的建议非常好。” “我去过一次浣洗局,做了好几天噩梦,从此再也不敢去那里了。” “皇家作为天家,不应该有如此不仁道之事存在。” 马娘娘点点头,说道:“你果然受他的影响更深一些,注重人的权力。” 徐妙锦正想解释什么,她又接着说道: “不过这也是你本性善良,听他讲课的人多了去了,愿意学的没几个。” “你心善这是好事,但要谨记你的身份。” “有些事情是你的身份要求你必须去做的,如果你不做就会害死更多的人。” 徐妙锦露出疑惑之意,什么身份要求必须做的? 马娘娘解释道:“如果你是皇帝,有些人该杀必须要杀,哪怕这个人对朝廷忠心耿耿。” “周亚夫的能力和忠诚都毋庸置疑,可汉景帝依然将他给逼死了。” “不是汉景帝刻薄寡恩,而是帝王身份要求他必须这么做。” “周亚夫性格强势,又是勋贵的代表,他的父亲周勃更是行过废立之事。” “如果不杀他,未来必然会掣肘年幼的汉武帝。” “甚至有可能效仿其父,行废立之事。” “作为帝王,汉景帝不能对这些潜在的危险视而不见。” “所以,周亚夫死了。” 马娘娘又联系了当下,说道:“在这一点上,陈景恪做的就非常好。” “先是自绝于军方,后又用变革得罪了文臣。” “就是为了主动消除自己身上的危险性。” “锦衣卫虽然归他掌管,可各级将官都是陛下和蒋瓛任命的。” “他不造反,那些人都会听他的。” “他要是有别的想法,那些人会第一个将他绑了。” “算学圈子,是他唯一能掌控的势力。” “可计官只是辅佐官,是听命行事的,当家做主的是上面的主官。” “所以,他对皇家没有任何威胁。” “他做事让人放心,皇家也对得起他,才有了他今日的地位。” 徐妙锦不禁连连点头,心中对老师特别的佩服,真是太聪明了。 马娘娘继续说道:“陈景恪降低自己的危险性,既是为了自保,也是他的身份要求他这么做的。” “如果他不这么做,要么一事无成的苟活,要么功成名就之后死亡。” “你看,大家都在努力按照身份,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徐妙锦眼睛里的疑惑渐渐变成了然。 不过随即她又想到了什么,小声的道: “等老师的大同世界观发布,并为世人接受,他将拥有先贤一般的声望,这不是也很危险吗。” 马娘娘摇摇头,说道:“恰恰相反,他真要是成了先贤,反而更没有危险性。” “会有无数人拿圣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会用放大镜观察他的一言一行。” “如果他的言行有任何不符合礼法的地方,就会被人群起而攻之。” “如果他不改,就会被天下人唾弃。” “你说,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有危险性吗?” 徐妙锦若有所思的道:“当年朱子被人非议,就是这般吧?” 马娘娘说道:“他面临的情况,比朱熹更加严重。” 朱熹没有进入权力核心,只是在学术上做出成就。 攻击他的,都是学术界的对手。 陈景恪不一样,他始终处在权力的中心。 攻击他的人除了学术界,还包括官场的人。 “到那个时候,他只有一条活路,就是和皇家紧紧的绑定在一起。” “这也是为何,我们大家都鼓励他写大同世界的原因之一。” “不但鼓励他写,等书发布了,还要帮他推广。” “是不是觉得我们很无情,处处算计他?” 徐妙锦摇摇头,说道:“从感情上,我不希望他被如此算计。” “但从理性考虑,这对大家都好。” 马娘娘笑道:“好,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已经学会如何从身份出发,来考虑问题了。” “你是太子妃,未来的大明皇后,有同理心不要紧,切记要把你的身份交给你的任务做好。” “否则就会带来更大的麻烦,比今日还要大的麻烦。”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