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从小镇做题家苟成大医 > 第八百三十章 通宵达旦!
方子业说完,便匆匆离去。 乔飞马上从诊室门口跑回邓勇身边,看着方子业的背影,十分羡慕,偏头道:“师父,子业师兄现在是真忙啊?” 邓勇略抬起下巴,说:“其实还算好的了。科室对他已经格外照顾了,带组后就给他配了一个副教授,一个副主任医师,一个主治。” “比我组里面的配置都更齐全,还能怎么的?” 方子业所处的这个阶段邓勇也曾经历过,他当年可比现在的方子业难多了。 但是,师门传承的意义其实和传宗接代类似,前人努力的意义就是在于后人可以相对更安逸。 乔飞闻言,若有所思。 道:“方师兄也挺累的,本以为他来新院区后,就可以休息休息,但还是一大堆的事情。” 邓勇翘着二郎腿:“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我们都是俗人。” …… 一秒记住www.9biqu.com 门诊诊室距离急诊科并不是很远。 方子业赶到急诊科的时候,兰天罗已经失魂落魄地从抢救室走了出来,他的工作服上带着血迹,眯着眼睛,表情格外纠结和痛苦。 方子业见状,马上上前两步,厚重的手掌拍在了兰天罗的肩膀上:“没事儿,天罗,你已经尽力了。” 看兰天罗这表情,估计是病人已经在胸外按压了! 看兰天罗这身上的血迹,估计病人是处于按压无效了。 动脉活动性出血导致的休克,胸外按压是不可能按得回来的。 “师兄,我第一时间就给你打电话了。” “但还是?” “我没把他救过来,我的盲操止血技术,还是太次了。”兰天罗的目光清彻,眼白带着血丝,可以看得出来,他是很想把病人救活的。 只是能力有限。 跟在兰天罗身后走出来的,是急诊科的一个副主任医师,他在看了兰天罗和方子业一眼后,快速地喊了一声方教授后,就匆匆跑开去了另外一个方向。 与此同时,诊室里,传来了其他声音:“停止按压吧,抢救失败!~血都流尽了。” “病人死亡时间是下午的五点二十七分,死亡原因,动脉破裂!~” “死亡地点,抢救室,患者家属未至,已经上报总值班,等病人家属过来认领病人回家吧……”宣布的人语气冰冷且平静。 仿佛这种场面和这种话已经司空见惯。 “天罗,这不是你自己不愿意努力,而是这样的技术需要很长的时间线去堆积。” “然而,其实等你真正学到这种功夫的时候,你也不用上急诊了。” “急诊病人能享受得到的医疗资源就是这样子,全世界都是如此。” “也不用特别愧疚。”方子业已经走出了自己的心理障。 如果按照兰天罗的思维,那方子业每天得自闭。 这个病人如果自己在就不会死,那个病人如果自己在也可能不会死。 方子业还干个毛线的医生?直接等着累死好了。 只要你休息的时候,就可能存在急诊死亡病例…… “吃饭了没?没吃就赶紧去吃,免得等会儿吃不了了。”方子业赶紧转移话题。 兰天罗马上收拾心情:“我还得去上个厕所。” “师兄,你去忙你的吧?” “……” 方子业则又只能赶紧原路返回并给老师邓勇打电话。 接到方子业电话的邓勇第一时间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也没问具体的情况:“你定地方吧,我让乔飞去取酒了。” “现在已经过了五点半,我也关诊室了。” “哦,对了,我已经替你给王鸥解释过了,你就不用刻意再跑来了。” “你直接去停车场吧。” 方子业道:“好的师父,我在停车场等着你们。” …… 挂断了电话的方子业又赶紧给自己熟悉的老板打了个电话订桌子。 因为方子业是熟客,而且地位也不算低,所以老板还真给方子业插了个队,让方子业过去后直接报手机号码就行。 这种老客人,一般都是会享受些许优待的。 方子业刚好将走出急诊科的时候,遇到了王立群副教授。 “方教授,你怎么过来了?是因为抢救室那边的病人嘛?”王立群笑得开朗,比较健谈的样子。 “嗯,我们科住院总给我打电话,我就在楼上的诊室赶下来都晚了一步!~” “王教授,今天夜班啊?”方子业问。 这就是急诊科的不人道之处了。 在骨科,主治医生以上就可以不常规值班了,只需要值咨询班即可。 但在急诊科和ICU,基本上每天都必须要有副高常规值班,牛马得不成人样儿,所以急诊科和儿科归为一类,狗看了都摇头。 以前的急诊科主任多次邀请方子业去急诊科,方子业也不乐意去。 “是啊,常规晚班。” “方教授,如果有紧急情况的话,还希望方教授可以接个电话。”王立群笑着说。 方子业闻言摇头解释:“王教授,那可能不行,我昨天才熬了一夜,你还是按照我们骨科的咨询班打电话会诊吧。” 听到方子业说熬了一夜,王立群马上会意,也没追问方子业为什么熬的:“那辛苦你了,方教授。” “您早点去休息吧,我这边收拾一下得去干活了。” “哦,对了,你们骨科的那个住院总兰总,也颇有你当年的雄风啊?” “听说还是你师弟,你与他亦师亦友,带得好啊?”王立群夸着兰天罗。 固然兰天罗的综合水平不如方子业任住院总时,可比起大部分住院总,他的能力都是拔尖的那一撮。 任住院总这大半年来,也靠着自己的硬实力闯出了自己的名声。 急诊科是相对最讲技术为王的地方。 …… 方子业来到停车场的时候,邓勇和乔飞二人已经到了,王鸥教授也在身侧。 看到方子业的时候,王鸥问:“方教授,我蹭个饭,不介意吧?” “王老师,看您说的,您是我请都请不到的。”方子业客气了一句。 王鸥哈哈一笑:“那要不你试一下?我住你家里都行。” 方子业回说:“那可以啊,就怕王老师您住不习惯我那租的房子,哐当地砸钱买一套。” 王鸥闻言,看向了邓勇:“勇哥,咱们创伤外科如今混这么差了么?” “一个这么大的教授在外面租房子住?” 邓勇白眼差点翻到后脑勺去,没好气:“王鸥,方子业今年才三十二,三十二,三十二。” “他工作没几年,你还要怎么样?” “你想他进去啊?” 王鸥开玩笑道:“外科首富,都还租房子住,看来的确是我们太奢侈了!” 方子业一笑:“王老师,我算什么外科首富,真正的首富永远只能是贺老师,别人可是企业家,每年进账几千万跟玩儿似的。” “走吧,老板给回复了,包厢准备好了。” “师父,王老师,你们可以先点菜,乔飞,菜单发给你了,你记好发给我……” 乔飞马上点头,开始服侍两位“老板”。 …… 到了吃饭的地方,才停好车,方子业的手机就响了起来。 来自胡青元,方子业笑道:“青元,吃饭了没?你打电话真合适!~” “师父,不吃饭了吧,我和宋毅师兄在这边,有点别样的发现。” “我们发现,脊髓的电位,在下肢活动的时候,有波动,可以被测出来。” 方子业笑容和脚步都僵在了半途。 “你说啥?现在?” “对,就是刚刚啊,师父,您快过来一趟吧,我们已经给聂明贤老师,廖镓老师他们打电话了。” “揭翰师叔和袁老师我们也打电话了……”胡青元说。 “怎么了?”邓勇看着方子业的脸色不太对,不过这种不太对似乎不是坏事! 方子业偏头,解释:“胡青元打电话给我说,他和宋毅在体表检测到了下肢活动时脊髓内的电位。” 方子业说话间,呼吸都开始凌乱和急促起来:“师父…饭让老板打包吧。” 邓勇听了,马上转身走了进去,大声喊道:“老板,楼上‘东湖’包厢里面的菜品,照这样的样式做十份出来,然后送到我给你发的地址。” “配送费另算,米饭多打包一些。” “能干么?” 前台点单的是服务员,听了有点懵圈。 十桌并不算特别大的单子,可如果是配送费另算的话,好像也是小单了。 “老板,我们这里一般只堂食。” “您都来了…要不直接就餐,您还有朋友的话,也可以让他们一起来啊。”前台说。 “你就说能不能干?”邓勇现在是消费者,你不愿意干我去找别家,就是这么简单。 方子业的话虽然只有一句,但里面的内容可不简单,这种事情,是值得整个大团队通宵一个星期去等结果的事情。 它的意义就是有这么牛! “不能干我走,不说我也走。”邓勇催促。 “我给老板请示一下吧。”前台匆匆拿起了电话。 方子业那边正好挂断了电话:“王教授,您要不先回去?我们到时候给您汇报实验结果?” 王鸥没好气回道:“子业你这是没把我当个人看啊?” “这么重要的事情,我能回去吗?我回去了能睡得着吗?” “邓勇大哥,走了走了,打包不了把钱给她就是了。” “哪里不能点个饭吃了?”王鸥催促着。 莫说是一顿饭了,现在有人让王鸥给一万块钱出去,他皱一下眼皮他王字可以倒着写。 邓勇正在扫码:“多少钱。” “老板,我老板说可以。” “您先说地址吧,我们配送过来之后,您再结账,不过要交一千块钱的订金。” “我扫你五千,多退少补。”邓勇扫码就出门了,几秒钟后店里面就响起了收款五千元的提示音。 可这时候,邓勇已经小跑着上了车。 并且,邓勇和王鸥二人已经开始摇人了。 方子业认真开车,一路上接到了袁威宏他们的电话,方子业都是统一回复的:“师父,我也不知道具体情况,我在赶过去的路上。” “王院长,我也不清楚,我在赶过去……” …… 方子业等人赶到宋毅和胡青元二人常驻的实验区时,来人已经不少了。 常驻这里的梅瑸副教授正在和二人交谈。 “这到底是体表神经的电信号还是脊髓内部的?能确定么?”梅瑸问。 “暂时还不能,但应该不是体表神经的电信号波动。” “梅教授,您看之前的检测结果,脊柱背后的皮下神经波动,不至于有这么高的幅度。” “哪怕是下肢的神经电位也没有这么高,这应该是比股神经这样的四肢大神经更高的电位信号。” “在这个解剖区域,受到的心电干扰也没有这么强。” “而且,这种电流信号是扳机式的,属于是可控调节的。”宋毅解释着。 “根据神经电信号与功能的对应性,我们可以怀疑这就是脊髓内的电通路信号……” “当然,还要进一步的排查。” “这次是我和方子业两个人探讨的,自皮下脂肪层以下放置针刺电极搜集的电信号。” “我们还在四肢的皮下放置了这样的针刺电极,但在隔壁的操作间……” 方子业把课题丢给了宋毅和胡青元二人,但并不是不管了,自然还是在交流和沟通的! 现在的通讯非常发达,宋毅有什么问题,方子业都会及时回复。 “走,先去隔壁看看。” “方教授,你们先核查一下这些既往的电信号,我和宋毅先去隔壁看看。” 方子业闻言点头:“梅教授,你记得让宋毅和胡青元他们过一会儿过来吃饭。” “饭还是要吃的。” “你们还没吃饭啊?”梅瑸问。 “本来是想去吃的,可五点半的时候发现了这个东西,我们就没心情去吃了。” “这个检测是三点四十五分出来的,但我们测试的数据太多,所以五点半才搜集到!” 广测样就是这样,数据产出的时间和被发现的时间是不即时的。 但只有这样,才能够产出更多的数据,找到最合适的参数。 哪怕是初次搜集电信号,因为探测的深度不同,角度不同,电信号的反应也不一样。
 新书推荐: 每个世界苏一遍 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狂野墨西哥,从越狱开始 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 百岁大爷网恋奔现,我真是00后 不科学影帝 梦魇游戏:举世皆敌,我来狩猎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