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 第886章 不能逮住一只羊往死里薅啊!九十万虎狼出关中!
嬴政声音缓缓的问道:“王弟意欲将此战打成一场歼灭战?” 嬴成蟜颔首道:“不错。” “弟对于此战的目标乃是杀敌,而非拖延,更非迫使敌军退军。” “弟以为,此战最佳的战果乃是趁地龙翻身于代的消息传入代军后,我军趁代军恍惚,陡然强攻,一举歼灭代、齐、燕三国兵马,屠尽代、齐、燕的青壮一代!” “若此策能成,我大秦至少能休养生息十余载而无须担忧外战。” “即便歼灭未能竟功,我大秦也要尽可能屠杀、掳掠敌国青壮,为我大秦争取修养之机。” “只要得到这一段发展期,我大秦国力便可腾飞!民心亦可归附!” “届时,攻守易形也!” 在嬴成蟜看来,与其让敌国主动退兵,不如让敌国不得不退兵且再无力进军。 而达成这一目的的最佳手段,便是尽可能歼灭敌国的有生力量! 在这一点上,白起为嬴成蟜做出了优秀的表率。 一秒记住www.9biqu.com 只要嬴成蟜杀的够狠,即便敌国再恨也无力再主动攻秦! 嬴政目光看向一众朝臣:“诸位爱卿以为,王弟此策如何?” 魏缭眼巴巴的看着嬴成蟜道:“长安君果真以为此战之重在于歼灭敌国青壮,而非是开疆扩土?” 嬴成蟜一脸诚恳的说:“国尉大可放心,本君心中有数!” “我大秦并不急于开疆扩土,为我大秦争取发展之机才是重中之重!” 看着嬴成蟜那一双诚恳又清澈的大眼睛,魏缭有些牙疼。 长安君说的足够诚恳,但本公怎么就那么不信呢? 哦对了,以往长安君每次出征之前的时候,也都是如此诚恳的说他会遵从军略的! 算了。 累了。 毁灭吧! 魏缭心累的面向嬴政拱手一礼:“臣附议!” 就算本公不同意又如何? 虽然本公名为大秦军事主官,有资格制定整体军略、改变军事制度。 但只要长安君离开内史郡,怎么打可就不是本公能说了算的了! 见魏缭都没有不同的想法,其他朝臣也当即拱手:“臣附议!” 嬴政欣然颔首,而后断声道:“此战点将调兵之事,长安君可一言而决!” 魏缭:(_) 本公是谁? 国尉? 不不不,本公只是一个混进小朝议的吃瓜群众而已! 紧了紧怀里的战略册,搔了搔日渐稀疏的头发,魏缭心头流下两行热泪。 嬴政则是已经看向嬴成蟜温声发问:“王弟以为,此战该如何布置?” 嬴成蟜先是对着魏缭拱手一礼,而后沉声道:“本将需要一名能征善战、屡战屡胜、威名赫赫之大将,率军十万陈兵于句注山,时刻威胁代国都城,给予代国压力。” “并做好阻截代国精兵奇袭、于关键时刻率军杀入代国威逼代国都城的准备!” “此任,甚重!” 王翦的腰杆微微佝偻,将他那膀大腰圆的身躯小心翼翼的藏在了李斯身后。 嬴成蟜目光扫过王翦之际,有些好笑,而后将目光继续扫向蒙武,拱手发问:“上将军武,可愿领命?” 在王翦不愿出征的情况下,当今大秦除嬴成蟜和王翦外最有威慑力的将领毫无疑问便是蒙武。 只要蒙武率领十万大军往句注山一扎,即便蒙武什么都不做对于代国而言也是不小的心理压力。 好在蒙武不是如王翦一般的滚刀肉。 面对嬴成蟜的点将,蒙武当即拱手:“末将领命!” 嬴成蟜继续说道:“齐国背盟,寡颜鲜耻!” “本将以为,必当提防齐国再派重兵从齐国境内奇袭我大秦。” “本将需要一名老成持重、尤善坚守之大将,率军十万为本将镇守大秦东南安危!” “此任,当交由杨翁子担负!” 如果杨端和在此的话,一定会拒绝嬴成蟜的谏言。 灭赵之战前,本将乃是秦赵之间防线的镇边大将,结果刚一开战就把本将调去打长城。 而今大战将起,本将还是镇守前线的镇边大将,结果还没开战就要让本将去提防齐国。 就齐国那般胆识,他们有可能直接从齐国境内发兵攻秦吗? 没有! 本将还怎么在此战中得军功!还怎么凭借军功获封上将军、侯爵之位啊! 只可惜,杨端和现在正在督亢之地镇守边关,他的驳斥和哭嚎无法传入咸阳。 嬴政直接代杨端和答道:“杨翁子乃是老成持重之将,定会服从王弟调遣。” “寡人会亲自书信,劝说杨翁子听令!” 嬴成蟜笑而拱手:“拜谢大王!” “本将还需要一名老成持重、忠心耿耿、百战百胜之当世大将为我大秦镇守关中地!” “上将军翦,可愿领命?” 王翦顿时就开心了,忙不迭的上前拱手:“末将遵令!” 老头子我啊,终于不需要出去打仗啦! 只要不出门打仗,本将就不会再斩获军功,更不会再加官进爵。 在咸阳城摸鱼吃瓜保平安,美滋滋! 一时间,王翦看嬴成蟜的目光都多了几分亲善。 长安君,够意思! 嬴成蟜嘴角微翘,继续说道:“本将需要一名敢战善战、精于筹谋、长于速战、可治兵百万之大将,为本将副将!” “将军王贲,可愿领命?” 王翦:(⊙_⊙)? 王贲:(°Д°) 王翦看向嬴成蟜的双眼似是在喷火。 折腾完本将折腾本将的儿子? 折腾完本将的儿子了是不是还要折腾本将的孙子? 大秦是没人了吗! 我王氏一族与长安君无冤无仇的对吧? 为什么要抓着我王氏一族往死里薅啊! 王贲脖颈僵硬的转头看向王翦。 阿翁!救救我救救我救救我! 只要跟着长安君出征,儿必得功劳,必进爵位啊! 王翦痛苦的闭上了双眼。 傻儿子,你不出征,乃翁就得出征! 你还年轻,还有成长的空间,乃翁已老,乃翁实在是扛不动了。 这份功劳,就由你来替乃翁背负吧! 求助无门的王贲不得不绝望的拱手一礼:“唯!” 嬴成蟜朗声大笑:“善!” “甚善!” 嬴成蟜转身面向嬴政拱手一礼,沉声道:“末将谏!” “由上将军武为偏师主帅,将军辛梧为副将,裨将军杨虎、将作少府丞章邯……为都尉,于雁门、恒山、太原三郡就地征兵八万,再领两万边军合兵十万镇守句注山一线。” “由将军杨端和为偏师主帅,将军乐讯为副将,裨将军任嚣、裨将军屠睢……为都尉,于薛郡、四川、九江、淮阳四郡征兵十万镇守平原津一线。” “由末将为主帅,将军王贲为副将,将军李信、裨将军苏角、裨将军……为都尉,于蓝田大营、栎阳大营抽调精兵十万,沿途征兵六十万合兵七十万大军前压督亢之地,直面敌军主力!” 听到嬴成蟜的话语,魏缭暗暗松了口气。 嬴成蟜制定的军略基本脱胎于魏缭制定的军略。 只不过魏缭制定的军略更偏向于防守,将兵马落在了长治地等相对靠后、善守的区域。 嬴成蟜的军略则是更偏向于进攻和威慑,直接把蒙武所部调往大秦北部的句注山,只要跨过泰戏山、高是山这两座大山就能直接威逼代国都城蔚县,更是将杨端和所部部署在了与齐国军事重镇、五都之一高唐的河对岸。 嬴成蟜所需的兵力数量也远高于魏缭需要的兵力数量,达到了惊人的九十万! 对于当今大秦而言,这依旧是极大的压力。 但万幸,借由嬴成蟜贡献的诸多技术,当今大秦在勒紧裤腰带的情况下勉强能扛得住! 这让被破坏了军略的魏缭心里反倒升腾起了几分感激。 长安君明明可以完全无视本公的军略,却还是没脱离本公军略的大框架! 长安君他,长大了啊! 嬴政没有直接应允,而是沉声道:“寡人以为,无须沿途征兵六十万。” 嬴成蟜不解的抬头看向嬴政。 不沿途征兵,难道全都从关中地出兵吗? 关中地可没那么多兵了! 嬴政看向那些尚未散去的灾民,露出一丝笑容:“郑县周边,可征十万兵!” “再合蓝田、栎阳二营精兵十万,王弟只需沿途征兵五十万即可。” 嬴成蟜当即道:“郑县周边皆是灾民!” “弟以为,我大秦理应给予他们休养生息之机,而不是于他们刚刚遭逢过天灾后便征他们前往战场,再经杀戮!” 嬴政沉声道:“寡人知长安君宽仁,然对于灾民而言,此次地龙翻身已令他们近乎于一无所有。” “即便我大秦加以赈济,他们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吃饱穿暖,甚至可能会因些许意外便家破人亡、冻死于途。” “与其如此,不若让他们随王弟一同出征。” “功劳自当沙场取,寡人相信寡人的臣民会用他们手中剑为他们斩获一世富足!” 对于朝廷而言,让灾民出征能大幅减少赈灾所需的粮草,更能让赈济灾民的粮草变得物有所值。 对于灾民们而言,前往沙场赚取军功是他们能重回原有生活条件最快的方法。 战争确实残酷,但他们已经一无所有,又何惧再失去一条性命?! 由如此青壮构成的军队,往往能爆发出比寻常军队更强的战斗意志,而这也是大秦每逢大灾便出征的原因之一。 而在嬴政心中,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他看得出这些灾民对嬴成蟜的感激、信任和忠诚! 嬴政相信,即便是面对仙人,这些灾民也将组成嬴成蟜身前最为坚固的一道防线! 迎着嬴政坚决的目光,嬴成蟜沉吟片刻后,肃然拱手:“末将,遵令!” 嬴政朗声大笑:“允长安君之谏!” “寡人,静待诸位将士凯旋!” 嬴成蟜、蒙武、王贲等一众将领齐齐拱手: “臣等,必不负大王所托!”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