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93章 焉知非福
第94章 焉知非福 当张东林看到师弟记录的实验数据时,他的第一感觉也是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毕竟是已经读了三年的博士,他还是很快就从如同一团乱麻的数字中找到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有点意思……” 尽管如同他的师弟所说,他做出的这几组实验数据稳定性非常糟糕。 但如果忽略巨大的方差仅仅取到平均值的话,还是可以发现在马赫数Ma=0.40,攻角分别为 0°、3°和 6°时,对应的总压损失系数分别降低了 7.0%,32.1%和 32.3%,平均气流转折角提高了 4.02°、3.59°和 1.78°,而且使稳定工作范围增大了 3.5°攻角。 显然,这是个相当惊人的进步。 不过“忽略方差直接取平均”这种计算方法显然难登大雅之堂,并且张东林还得确定这个结果可以被复现,而非出自某种误操作。 看着面前的实验记录本,他连续做了两个深呼吸: “师弟,我想看一遍你刚才实验的流程,你能原封不动地重复一遍么?” “啊……当然,没问题。” 首发尽在www.9biqu。com 随后的两个小时时间里,张东林一边看着师弟用娴熟的动作进行重复实验,一边掏出一个本子记录自己的一些思路和想法。 在波动如此夸张的情况下,实验结果跟刚才自然有一定区别,但总体规律却是没变的。 那道在制造时不小心开出来的弦向沟槽,确实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提高压气机的性能,尤其是在大进气攻角下工作的性能。 从目前寥寥几组数据来看,压气机的进气速度越快、攻角越大,改善效果就越明显。 另外,张东林还写出了几个有可能对性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比如开缝的位置(高度)、缝隙的形状以及角度等等。 不过还没等到把最后一部分写完,他就知道,这个问题对于自己所在的这个小课题组来说,恐怕很难完全研究明白。 相比于他们现在关注的叶尖稠度以及积迭线,跟这个开缝有关的自变量实在是多到了一个令人感觉有些发指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冰城工业大学这边的压气机实验设备,最大只能支持马赫数Ma=0.59的典型亚音速研究。 怀着有些纠结的心情,张东林找到了自己的导师于飞。 “这……这怎么可能?” 看到实验记录本上面的数据,又听了张东林对此的分析之后,于飞的第一反应和自己的学生几乎完全一样: “这种弦向开缝会导致低总压的小流速乱流和高总压的主流相遇,速度在矢量上进行相加,主流流体速度下降,尾迹流体速度提升,而这个过程会产生严重的掺混损失,总压损失系数怎么可能反而降低了?” “另外这个原始数据的波动性也太大了,相关性系数我估计连0.7都未必有,这种数据你是怎么敢直接取平均的啊?” “但这个实验我让师弟又重复了一次,结果还是能体现出相同的规律。”张东林并不打算放弃这个机会: “而且您也要考虑到,叶片开缝固然会增加掺混损失,但同时也能发挥吹除作用,延缓叶珊出现叶栅大尺度的附面层分离,这两种影响之间应该是竞争关系才对!” “……” 师徒二人沉默着对视了几秒钟。 作为成熟的科研人员,他们知道在这里斗嘴是根本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于飞一只手撑着下巴,另一只手几乎是无意识地在桌子上打着节拍,思索了几分钟之后才重新开口道: “伱知道,压气机内部的流动损失情况,对于目前的我们来说几乎还是个谜,如果想要从机理角度研究这个问题的话……恐怕很难得到答案。” “但如果做实验的话……” 他没有直接说出来,但其实连张东林都知道,冰城工业大学的实验室并没有这方面的能力。 办公室里面又陷入了沉默。 “这样,你先设计一套实验出来,在咱们实验室里面把能做的部分都做了,考虑到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基本上是空白,我觉得要是多下点功夫的话,发一篇航空学报或者航空动力学报应该不成问题。” “但是……这样的研究效果应该要打折扣,而且咱们根本做不了超音速甚至高亚音速压气机的部分,我觉得……” “我知道你的意思,” 张东林的话没说完就被于飞一个抬手打断了: “后面的事情具体怎么处理,取决于你接下来做出的结果,如果在经典亚音速以下都没办法确定的话,那这个方向也基本上相当于被堵死了,还是趁早回到原来比较稳妥的路线上。” “而如果实验结果说明你们两个人的想法没有错……那这可就是个压气机设计领域的重大突破了。” 听到最后几个字,张东林的眼前一亮: “重大突破?” 作为一名冰城工业大学的博士生,他可太知道这四个字的分量了。 “不过……你也别高兴太早。” 于飞看着仿佛狐狸尾巴都翘起来了的张东林说道: “你刚才也说了,咱们这边硬件条件有限,更深入的研究是没办法做的,所以我准备上报给国防科工委,让他们组织人手进行综合评价。” “所以我刚刚才让你趁这段时间赶紧做实验,先形成文章发出去,这样一方面有可能让你直接参与到国防科工委的项目,另一方面也至少能给自己留下点什么。” “况且你距离毕业要求不正好还差一篇论文么?” 这最后一句话说服了张东林,他决定先解决眼前的毕业问题,然后再考虑刚刚这个无意之中的发现到底还能深挖出多少东西来。 于是,两个月的实验、投稿和等待过后,一篇名为《从压力面到吸力面开槽后叶栅特性的数值分析》的论文便出现在了航空动力学报上面。 也几乎在同一时间,于飞把这篇论文作为重点成果申报给了冰城工业大学的直属上级,国防科工委,表示这个成果有进一步跟进研究的潜力。 该说不说,张东林和于飞的效率还是慢了点。 如果按照正常的行政流程来走,这个课题还是会兜兜转转来到606所这边,但大概率就已经赶不上涡喷14的技术改进了 万幸的是,某一天结束了工作去图书馆准备随便借本书看的姚梦娜注意到了这篇论文,并在好奇心驱使之下把它借出来带回了机房。 (本章完)
 新书推荐: 大漠苍狼 全民星空求生,我在宇宙建奇观 坏了,我成卡池里的角色了? 盘龙,开局捡到主神格 庆余年:范府大宗师 星空职业者 御兽,然后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