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盛唐挽歌 > 第526章 讨债之人上门
轰隆! 雷声大作,由远及近,在耳边炸响。 夏末的天气,很是任性。前一刻还是艳阳高照,下一刻就变成了倾盆大雨,电闪雷鸣。 一阵狂风吹来,勤政务本楼里各个房间的窗户,都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 本来开着窗户的御书房,里面的物件更是被吹得到处都是。 高力士一边亲自将窗户都关好,一边将吹到地上的书(都是卷轴状态)拾起来,堆放到书架上。 正在假寐的基哥忽然睁开眼睛,面色慵懒的询问道:“力士啊,李光弼他们,有没有消息?这么多天过去,都没有拿下陇州么?” 他的话语中带着不满,因为依照脚程来算,现在李光弼早就该派人回长安通报了。 无论结果如何。 哪怕是久攻不下,也该找个借口解释一下。 “圣人,陇州那边山多,地形复杂。或许是进攻不顺,李光弼想有了结果以后再回报圣人。” 首发尽在www.9biqu。com 高力士为李光弼开脱道。 高力士不同于一般的宦官,他对于政治运作还是有些见解的。现在这个节骨眼,无论如何也要放下成见,团结起来共渡难关。 用人不疑,既然让李光弼和高仙芝二人领兵平叛,就不适合在背后捣乱。 否则事情肯定越弄越坏。 这便是高力士现在总是维护那些外放将领的原因。 “朕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 力士啊,你倒是说说看,李琩那孽畜跑哪里不好,偏偏要跑去陇州。那地方要人没人,离长安又近,他图个什么呢? 就算他眼瞎,全忠眼睛可不瞎,怎么会去那里呢? 哪怕他们去凉州,朕都拿他们没办法啊。 凉州户口数十万,丁口过百万,哪里比不上陇州了?” 基哥有些疑惑的询问道。 最近他就一直在疑惑一件事。 方有德何许人也,一方帅才,能人所不能。方有德若是带着李琩去凉州,未必不能裂土封王,成为河西走廊的“皇甫惟明”。 这么好的一步棋他不走,偏偏撂在陇州这个穷乡僻壤。户口数千,积贫积弱。要人没人,要钱没钱。 他图个什么呢? 基哥不理解。 外面的暴雨还在下着,就一如现在基哥的心情一般。阴郁中带着些许无奈慵懒,只想待在御书房的软榻上,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 什么盛唐的荣光,早就不复当年了,随它去吧。 什么争权夺利的子嗣,腐朽堕落的长安权贵,都去死吧! 累了,毁灭吧。 基哥缓缓闭上眼睛,又躺下了。 他发现自己在收拾完李琩之后,还要对付皇甫惟明。 而他这个老皇帝的身体,则未必可以撑到扫平天下的那一天。 前途一片灰暗,似乎无论做什么,都填不满这个无底洞。 既然努力没有用,那为什么还要努力呢? 正在这时,书房门被人直接推开!完全不讲礼仪,粗鲁无比! 冷风夹杂着雨水,吹进房间内,让躺在软榻上的基哥,吓得一个激灵。 “郭将军何事?” 看到来人是郭子仪,基哥慢慢坐了起来,不紧不慢的问道。 他也懒得装出一副热心于国事的样子了。 “圣人,李光弼与高仙芝所率西军主力,在陇州惨败,几乎全军覆没! 方有德带兵反击,已经打到司竹园了!” 郭子仪全身都是水,早已浸透了盔甲,像是从汤锅里面捞出来的一样,模样十分狼狈。 司竹园是哪里呢? 这是隋代竹林宫,杨坚下令建造的。 李渊入主关中后,将其改名为司竹园并扩建。这里是长安西面最大的皇家禁苑,同时也是悦骆道(关中通往汉中)上最重要节点骆谷关所在。 乃是长安西面的最后一道屏障。再往前走,就是地位等同于灞桥的西渭桥了。 简单说就是,方有德带兵已经杀到长安门口了! 基哥虽然不知道陇州那边具体地形如何,但司竹园还是去过很多次的。那边的竹林郁郁葱葱,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让他印象深刻。 一听说方有德已经到了司竹园,基哥瞬间从软榻上站起身,双目圆睁瞪着郭子仪。 那张苍老的脸上,好似写着难以置信四个字。 “郭将军,你慢慢说,到底怎么回事?” 高力士连忙走过去将郭子仪扶起来,他的双手都在忍不住颤抖。 好似看到了末日即将降临一般。 “圣人,前线的战况,末将也不知晓。但有武功县的县尉逃回长安来说,县城已经被方有德占领,西军主力在陇州全军覆没。 既然方有德来了,那李光弼与高仙芝二位将军肯定是败了,这点毋庸置疑。” 郭子仪轻叹一声解释道。 其实他也有猜测,李光弼和高仙芝投降李琩的可能性不大,他们也没法说服几万人都投降。所以败了就是败了,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郭将军,为今之计,应当如何处置?” 基哥沉声问道,似乎恢复了平静。 “末将愿意为陛下前驱,屯兵西渭桥拒敌。” 郭子仪抱拳行礼道。 “如此,便依计行事吧。” 基哥微微点头说道,也不顾高力士焦急的面色,淡然的摆了摆手。 “得令!末将这便去布防!” 郭子仪领命而去,十分干脆利落。 等他走后,高力士迅速关上书房门,也顾不得上下尊卑,直接开口劝阻道:“圣人,如今局面大坏,那郭子仪就信得过么?李琩一道文书便可以令他和手下一万兵马放下武器,圣人,不得不防啊……” “朕当然知道!” 基哥粗暴打断高力士的话语。 “我们现在就走,离开长安。” 基哥斩钉截铁的说道。 “离开?” 高力士一愣,想起外面现在还下着大雨。 这要怎么离开啊! “换上麻布衣,找一辆小马车,就你我二人,离开长安。朕现在就跟你一路!越快越好!” 说完,基哥走到柜子跟前,拿出一套事前就准备好的粗布衣,套在自己身上。 “你去跟宫里值守的人吩咐一下,就说圣人去巡视大明宫了。” 此时此刻,基哥的头脑似乎异常冷静,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 “圣人,那我们去哪里呢?” 高力士面露疑惑之色,天下之大,还有可去的地方么? “去蜀地。” 基哥丢出三个字,顺手将那枚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揣进怀里。 高力士点点头,已然明白了一切。 去蜀地,那就是打算在蜀地摆烂,彻底的不问世事了! 蜀地在地理上相对独立,无论是谁,想打穿蜀地都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基哥去了蜀地,也就意味着会在那边终老,什么也不问,什么也不管了。 “请圣人稍后,奴这便去办。” 高力士轻声说道。 皇宫里找马车肯定很简单,但是这样也会暴露行踪。好在长安城内有很多租赁马车的马车行,在那边弄马车也很方便。 高力士飘然而去,只剩下基哥一个人在书房内沉吟不语。 …… 玄武门这边,郭子仪在向基哥禀告完军情后,也在签押房内陷入沉思之中。 李光弼他们败了,是怎么败的?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方有德很厉害,比李光弼等人的段位高很多。 郭子仪觉得自己手下这一万人,是绝对守不住长安的。 更别提自己在军中威望有限,麾下并非嫡系人马,人心也不齐。 然而守不住长安,就要提前投降么?也不尽然。 投降看起来很简单,实则不然。这个台阶不好下,更不能有“卖主求饶”的嫌疑。 无奈之下,郭子仪将部将陈回光叫来,商议对策。 军中很多将领都已经知道,方有德带兵杀到司竹林了,距离长安也就一步之遥。 此刻隐瞒消息,没有必要,不如坦诚布公。 “郭将军,如今应该如何应对才好?” 陈回光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此刻玄武门签押房内就他们两个人。而他们所在的玄武门,并非是太极宫那个玄武门,而是大明宫的玄武门! 通过这里,可以直达紫宸殿。 “郭某亦是犹豫不决,你觉得如何?” 郭子仪没有说自己怎么想的,而是反问了一句。 陈回光直言不讳道:“当今圣人……已然老迈。郭将军还是要以国家为重,圣人不是国家社稷的全部。” 他这算盘珠子都快打到郭子仪脸上了。 基哥老了,西军又遭遇惨败,之前还在长安大掠了一番。这时候不重新找个靠山,难道在玄武门内等死么? 听完这话郭子仪沉吟不语,片刻之后他面色不悦质问道: “难道你想直接将圣人绑了,然后送到新天子面前?” 这种事情,可做不得啊,做了隐患极大。 “郭将军,那怎么能将圣人送到新天子面前呢。 我们不用做什么,我们只用不做什么就可以了。” 陈回光很是露骨的对郭子仪暗示道。 这点小套路,郭子仪秒懂。 我们不会出卖圣人,但方有德带兵冲过来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拦得住,那就不一定了。 最后方有德把圣人带到新天子旁边,那是他的事情,跟我们无关。 我们已经尽到了戍卫的责任,打不过是技不如人。 如果新圣人来劝降,我们也是不能把他怎么样的。 反正,都是你们李家的家务事,基哥是皇帝,李琩也是皇帝。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跟我们这些当兵吃粮的丘八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此,那现在便前往西渭桥布防吧。” 郭子仪长叹一声,似乎是默认了陈回光的说法。 防,他们还是要防一下的,不能连样子都不做,更不能把基哥交给方有德。 但是防不住,那只是能力问题,不是态度问题。 军人嘛,讲究一个“忠孝节义”。自己忠不忠要另说,起码得外人看起来很忠心,要不然就没法在军营里立足了。 “得令!” 陈回光抱拳行礼,但是并未离去,似乎是有话想说。 “有什么就直接说吧,都这个节骨眼了。” 郭子仪疲惫的摆了摆手。 “郭将军,这朝廷的水太深了,我们是不是该远离关中为好啊。 今日效忠圣人,明日新天子又要上位。 我们到底是勤王之师还是叛军,完全要看别人脸色。 这可如何是好?” 陈回光有些不满的抱怨道。 郭子仪无话可说,其实何止是陈回光不满呢,他也很不满啊。 到底该听谁的,地位稳不稳固,他们这些边军会不会稀里糊涂成为叛军? 谁能给个准信呢? “这些事情以后再说,先去西渭桥布防。” 郭子仪摇了摇头,不愿再继续纠结下去了。 …… 暴雨刚刚过去,天空也吐出鱼肚白。一夜的雨,淋在身上拔凉拔凉的。 西渭桥东侧,列队整齐的西军将士们一字排开,让开了一条道。郭子仪和一些西军将领骑着马在路中间挡着。 渭水对岸,是方有德所率控鹤军,方有德身边是天子李琩。 两军在西渭桥两岸对峙。 两边都是寂静无声,唯有滚滚流淌的渭河,水声不断。 现场的气氛很是肃杀,但双方将士却没有多紧张。 因为这场仗是打不起来的,也没有必要去打。 控鹤军想保存实力,不想率先动手。 而遭遇惨败,主力大损的西军,只想快点走完程序,效忠新天子,找个台阶下就完事了。 他们屁股底下全是烂账,那些劫掠来的财帛还能不能保得住,都要两说,哪里有心思打仗啊! 既然双方都没有死战的意愿,那现在的刀枪林立,也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 “陛下,您现在直接走过西渭桥,劝说郭子仪等人放下武器易帜就行了,微臣在这里等陛下。” 方有德对身边的李琩说道。 本来李琩是准备在陇州等待的。 但是李琩的贴身宦官程元振却说,入主长安之事,不可假于人手,必须要李琩亲力亲为。 要不然,基哥还在长安,谁知道方有德会不会效忠于他呢? 李琩觉得程元振的说法也不无道理,起码,他应该在军中保持影响力。 于是李琩便在李光弼、高仙芝和一众西军残兵的保护下,追上了控鹤军的队伍。 如此一来,至少在面子上,有点像是新君领兵逼父退位的架势了。 这也是大唐玄武门继承法的老传统,算是祖宗之法。 听到方有德这么说,李琩这才发现自己错怪对方了,于是微微点头道:“那朕这便去了。” 李琩昂首阔步走过西渭桥,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他就这样一步步走到郭子仪等将领面前,这些人都一齐翻身下马跪倒在地,抱拳行礼道:“罪将恭迎陛下!” “都起来吧,朕赦免了你们的罪责。过去之事,既往不咎。” 李琩微笑说道,做了个虚扶的手势。 听到这话,郭子仪身边的陈回光高喊道:“万岁!” “万岁!” “万岁!” “万岁!” 身后一众丘八都是齐声高呼,长出一口气。 李琩也不由得松了口气。 高风险高回报,这些丘八其实就是在等着自己上来送台阶。一旦台阶送到,他们便顺着台阶下去,一点也不纠结。 这一刻,李琩体会到了政治的奇妙之处。 其实自方有德歼灭五万西军后,便大局已定。残余西军无论怎么挣扎都是徒劳,那些人显然也明白自己的处境。 老杂毛,你准备好了么,朕要来找你讨债了! 李琩脸上闪过一丝狞笑,又很快隐没不见。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