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盛唐挽歌 > 第451章 菜就多练
榆次县县城,就在汾水的支流洞涡水旁。 因为唐代以前,书写是“上流人士”才有的特权,所以洞涡水也是音译,各种叫法都有。它在民间也被称之为“同过水”“过水”等。 洞涡水在榆次县附近宽数十米,但不是很深,非汛期时,人马可淌水而过。 此时此刻不过正午,洞涡水旁,蔡希德麾下步卒,已经摆开阵型,等待从太原城内出来的方重勇,和他麾下一万多精兵。 按照他们的行军速度,最多半个时辰,就应该跟蔡希德部接触了。然而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对方却还是像在摸鱼一样,跑得比乌龟还慢。 “蔡将军,敌军打出了方字帅旗,但是于五里外列阵,缓慢行军。 看规模,不算骑兵,应该一万人上下。” 孙孝哲骑着马狂奔而来,喘着粗气对蔡希德抱拳行礼道。 这一趟侦查堪称九死一生,随行斥候数十个,回来就四五人,其余的都被敌军斥候绞杀了,根本没法靠得太近。 孙孝哲也不得不承认,方重勇或许本事不大,但他麾下精锐,确实比较能打。 “去歇着吧。” 看小说上www,9biqu.com 骑在马上的蔡希德轻轻摆手,示意孙孝哲退下。 “蔡将军,现在放那些百姓冲阵吧?某观敌军军容严整。若是不用奇谋,恐怕占不到什么便宜啊。” 孙孝哲抱拳请示道。 这个问题蔡希德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因为蠢货的脑回路,永远都跟他不在一個频道上。他跟孙孝哲正儿八经的解释战略,对方很可能因为自己不理解,反而还会笑蔡希德不懂打仗。 “现在还不是时候。” 蔡希德面色平静说道,看不出在想什么。不想跟孙孝哲多解释。 “蔡将军,这事不能拖啊,那些百姓对于我们来说也是累赘,也会干扰我们用兵的!” 孙孝哲急了,说话也顾不上尊卑了。 他这话倒是说到点子上了,只是蔡希德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呢。 榆次县的百姓有数万人,真要闹起来,对河北叛军本身也是有影响的。 “孙将军,你若是急切,可带本部人马出战,鄙人绝不阻拦。” 蔡希德微微皱眉说道,孙孝哲是史思明的“义子”,派到这里来,实则是掺沙子的老套路了。 就好像史思明身边,也有皇甫惟明的铁杆亲信一般。 “某这点人马,单独出战不是送死么?” 孙孝哲一听这话就火大,忍不住反唇相讥道。 “那你就等着吧。” 蔡希德招了招手,两名亲兵挡在孙孝哲面前,示意他退下,要不然就以“干扰主将指挥”的名义军法从事了。 “呸!什么德行!” 孙孝哲走远了,在没人的地方悄悄朝地上吐了口痰。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蔡希德忍不住长叹一声。 天下蠢货何其多也,真是杀都杀不过来! 明明菜得抠脚,还以为自己很有本事;明明连战局的胜负手都看不明白,还在一旁当臭棋篓子瞎指挥。 蔡希德明白孙孝哲的想法,因为他本人也是在边镇一步步从基层磨炼上来的,也曾经有过孙孝哲所处的阶段,谁也不是天生就会打仗的。 按照孙孝哲的想法,方重勇这个“傻蛋”,就应该带兵出太原,顾头不顾腚的一路莽过来,然后被自己这边放一波百姓冲乱阵型,最后大败亏输。 说不定自己这边的骑兵还能一路追击溃兵,在太原城下玩出“倒卷珠帘”的套路,一举攻破太原城! 这个想法不能说不好,但就好像有人幻想老虎会自觉吃草不吃肉,还会下地干活一样。 这都是单方面的幻想,把敌人当傻子的死套路。 方重勇确实会带兵出城,然而接下来的步骤,可就未必会按自己这边所设想的来走了。 比如说现在,方重勇就已经判断出了蔡希德的战略意图,所以压根就不着急寻求决战。 孙孝哲幻想方重勇要冲,但对方就是不冲,所以这位史思明的干儿子才会急得跳脚,恨不得主动冲阵。 而蔡希德早就知道方重勇不会那么莽撞,所以他一点也不着急,也早就准备好了备案。 洞涡水的水流声在耳畔不断作响,又等了半个时辰,方重勇麾下的兵马,依旧没有跟蔡希德的人接触,还在那边慢悠悠的磨洋工! “放一千百姓过去。” 蔡希德对传令兵吩咐道,放弃了心中那种“万一对方是傻逼”的幻想。 “得令!” 传令兵领命而去,很快,军阵从两边分开一条路,一千老弱妇孺,互相搀扶着,朝着西面唐军的方向走去。 不一会,便与蔡希德部脱离接触。 “现在我出招了,阁下你要如何应对呢?” 骑在马上的蔡希德,脸上露出微笑,右手紧紧握住马鞭,心中的战意燃烧起来了。 对,就是这种感觉,就是这样才有意思啊! 方重勇真要如孙孝哲所料那般直勾勾的带兵冲阵,他反倒会看不起这位横扫西域的名将了。 蔡希德在边镇砍契丹人已经砍得麻木了,就像是方重勇前世那些电竞选手打AI弱智的人机一样,打得都要吐了! 他就是想跟高手过招! 总是跟菜鸡打,你永远也不可能有什么提高。 很明显,在蔡希德看来,方重勇就是高手。 …… “节帅,贼军放了一千老弱妇孺回来了。” 何昌期策马上前,对方重勇抱拳行礼道。 “让天兵军中有家属在榆次县的,上前列阵准备接敌!” 方重勇带着毫无情感的语调,平静下令道,让何昌期后背发凉。 他心中很清楚,这批人今日绝对是九死一生! “节帅,这样会死很多人的……” 何昌期上前压低声音说道。 “你见过打仗不死人的么? 别说打仗,平日里演武,都有人死于意外。” 方重勇反问道。 何昌期无言以对,只感觉方重勇是真的验证了那句“慈不掌兵”。 节帅的心是真的狠! 按照何昌期的设想,其实还有“更好”,或者说伤亡更小的办法。大军稳稳当当接敌,未必不能顶住。 现在让天兵军中某些人列阵上前接应他们自己的家属。 看似“顺应军心”,实则铁石心肠。 这些人都是方重勇抛出去的诱饵,就是为了引出蔡希德的后手。若是蔡希德不出后手,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榆次县的百姓,被他们的亲人救走。 或者看着自己的手下跟天兵军的人死磕,以命换命。 若是出后手,则方重勇手里有更多的后手,大家就在战场上各凭本事吧。 “得令!” 何昌期领命而去,很快,天兵军中便有两三千士卒出列组队列阵,来到军阵的最前方,组成大军前锋。 此时双方大军相距不到两里地,已经可以看到对面的旗帜了。 “吹号角!前军冲锋!” 方重勇对身旁的封常清下令道。 “得令!” 封常清举起红色的指挥旗,身边传令兵举起代表军队番号的队旗,开始摇晃起来。 顿时军中鼓声大作! 唐军前锋,以步卒为主,列阵向前,大步行进。 河北叛军这边看到方重勇已经派出先锋冲阵,大阵立刻分开一条道,孙孝哲亲自带人驱赶着榆次县百姓,朝着那些正在列队行进的唐军士卒冲去。 唐军这边军阵后方,方重勇再次下令擂鼓,位于前方的天兵军将士开始以“错层”的方法,逐渐紧密队形变换为松散队形。 于是很多百姓,便很轻松的从“人墙”缝隙中穿过。 此时此刻,方重勇和蔡希德,两个主将的心,都被提到了嗓子眼。 因为战局的胜负手,就要到了。 然而,随着两军距离一点点的接近,方重勇却始终没有下令,派其他部队去接应那些天兵军将士。 前锋队伍逐渐与主力拉开距离,而两者之间,随处可见疯狂乱跑的榆次县百姓。 “方国忠,你可真是够狠啊。” 骑在马上的蔡希德叹息说道。他已经明白,今日难以取得全胜了,也明白了方重勇的战略意图。 蔡希德打政治仗,以军心民心为要挟;方重勇也是打政治仗,只为争取军心民心。 压根就不在乎伤亡。 “传令下去,张孝忠部冲阵!” 蔡希德对传令兵吩咐道。 “得令!” 张孝忠乃是蔡希德麾下猛将,正直二十多岁的青壮年,披坚执锐勇猛无匹。张孝忠祖上世代为契丹乙失活部落酋帅,父亲在开元年间内附大唐。 他才是蔡希德的心腹与亲近之人。 很快,猛将张孝忠,便带领一军精锐三千人,从中军变阵到前军,沿着洞涡水行进,跟在那些榆次县百姓后面。 不一会,两军接战,队形不整的天兵军一开始就吃了大亏,被张孝忠部分割包围,各自为战。 但因为有一个“隔离区”在,张孝忠很谨慎的没有趁乱冲击唐军后方战阵,而是分兵围杀已经陷入包围的唐军。 方重勇只是命段秀实,组织数百士卒“分流”百姓,走“绿色通道”,直接淌水过河来到洞涡水对岸,与战场脱离接触。 至于前军那两三千天兵军士卒,他一点救援的想法都没有,并严令各部不得出战。 张孝忠将那些天兵军前锋士卒杀散了以后,便很谨慎的重新列阵,朝着自家本阵靠拢。这也是蔡希德交代的,没有新命令就不要浪战,不要浪费体力。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方国忠,你不愧是横扫西域的名将。” 看着前方似赢实输的战况,蔡希德忍不住失望摇头。 钓尼玛鱼呢,精得跟泥鳅一样! 蔡希德在心中埋怨自己异想天开。对阵高手,就不要有侥幸心理,认为对手是傻子。 “传令下去,鸣金收兵,不得追击……” 蔡希德话音刚落,就看到孙孝哲带着马队急吼吼的冲入战场,四处追砍逃往唐军阵线的百姓,以及溃败的天兵军士卒。 一时间尚未与唐军本阵接触的人,无论是百姓还是溃兵,都被孙孝哲和他麾下的马队无情砍杀。 如同砍瓜切菜一般。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救命啊!” “不要杀我,不要杀我啊!” 战场上尖叫声与哭喊声此起彼伏。 方重勇麾下将校都是义愤填膺请求出战,然而却是被严令不得妄动。 方重勇也很失望,钓鱼失败,他也只能坐看大鱼吃掉鱼饵。 这时候做什么都是错的。 两方主将都很谨慎,唯有孙孝哲麾下马队一千多人,在战场上横行无忌好不威风,追砍百姓与逃兵毫不费力。只有靠近唐军大阵的时候,会被飞蝗一般的箭矢射得抬不起头来,丢下几具尸体仓皇逃跑。 叮叮叮叮叮叮叮! 蔡希德身边的传令兵拼命敲着锣,下令鸣金收兵。 孙孝哲在战场上正杀得起劲,砍人砍得手软! 听到鸣金之音,顿时恨不得直接捅蔡希德一刀。 然而骑兵在运动作战的时候,不方便下达指挥令。既然蔡希德已经鸣金,哪怕孙孝哲想战,他手下人听到鸣金之音,也自己调转马头回到本阵了。 等孙孝哲得意洋洋回到本阵,策马上前向蔡希德请功的时候,对方直接一耳光打在他脸上。 “本将军多次提醒过你,没有我的命令,马队不得妄动,伱为何不听号令?” 蔡希德指着跌坐到地上,被这一耳光扇得懵圈的孙孝哲大声质问道。 “姓蔡的!你踏马眼睛是不是瞎了? 没看到老子刚才杀得对面哭爹喊娘么?你眼瞎了,全军上下眼睛可没瞎! 你数一数,老子究竟折损了多少人马?又斩获了多少首级! 老子不找你要功劳就算了,你还想治罪不成? 踏马的你自己胆小如鼠,还不许别人出战,我呸!” 孙孝哲骂骂咧咧的走了,无人阻拦。 蔡希德一看四周不少人都对孙孝哲投来同情的目光,就知道自己的意图,是不可能被那些胸无点墨的丘八理解的。 顿时露出失望的表情。 “蔡将军,对面也已经收兵,前队变后队,朝着太原城而去了。我们手里也没有累赘,还是速速返回寿阳县吧。 这一战就这样了。 孙将军的事情,今日毕竟我军小胜,事情不宜闹大。” 人高马大的张孝忠站出来打圆场道。 他是蔡希德的心腹,说的又是个大实话。无论这一战是多么沉闷无聊,又或者是精彩纷呈,那都是过去了。 孙孝哲确实莽,可他是史思明的义子,而且此战孙孝哲也的确有很多斩获,不如随便斥责几句,不痛不痒的责罚一下就算了。 不然还能如何呢? “收兵吧,去寿阳县驻扎。” 蔡希德身心疲惫的摆了摆手,感觉比自己亲自上阵拼杀还累。对手有多难缠只有他清楚,手下人都还没意识到方重勇这个人可怕在哪里。 这种“自知之明”般的孤独感,让蔡希德都有些抑郁了。 (本章完)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