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满唐华彩 > 第621章 铁石心肠
得益于武则天将明堂建得足够高,薛白其实能看到那些从宫门外涌来的兵士。 换成别的皇帝也许早已跑了,比如历史上的泾原兵变,叛军陈兵于丹凤楼下,唐德宗仓皇出逃。 薛白一直自诩英明,此时却面对着与唐德宗一样的局面。他若逃了,也许大唐的“天子九迁”就要应在他一人身上。 “陛下,崔相公求见。” 内侍还在通禀,那边,崔祐甫已经大步赶到了殿中,朗声道:“陛下总算是将他们逼反,可称心如意了?!” 这话太过无礼,站在薛白身后的杜妗当即叱喝道:“崔祐甫,你好大的胆子!” “我为朝廷重臣,直谏天子,还轮不到你这妇人插嘴,想牝鸡司晨不成?!” 崔祐甫一句话顶撞了杜妗,旋即向薛白行礼道:“臣请陛下出面安抚诸将士,以免事态愈发不可收拾。” “依崔卿所见,朕该如何安抚?” “若能下罪己诏,停止捡括,逐杜二娘,想必群情遂安,民心即定。” 那“逐杜二娘”的要求虽是崔祐甫临时起意加的,却恰与反对派的利益相合,最能表现薛白服软的态度,也是让薛白交出手中的权力。 一秒记住www.9biqu.com 杜二娘听了,原本愠怒的脸色反而平静下来。 她是薛白的一条臂膀,深知薛白不可能自断臂膀。 崔祐甫能提出这样的要求,可见其人内心极为傲慢,从骨子里认为该由薛白舍弃一切向他们低头。 果然。 “朕若不呢?” “臣请陛下三思!” 这样简简单单一句话,便是崔祐甫的威胁之语了。 仿佛为了响应他,乾元门处响起了震天呼喊,如惊涛骇浪般扑了过来。 薛白于是走下明堂,出了大殿,站在石阶上以目光迎接着那些反对他的人们。 崔祐甫快步跟了过来,眯了眯眼,喃喃道:“他们是如何进宫的?” 反而是他更为惊诧。 薛白想了想,有些失望地叹息了一声,向杜妗问道:“你可有查到元载与叛乱的公卿有所来往?” “元载?” 杜妗出乎意料,摇了摇头。 元载算得上是薛白最为倚重的大臣之一,是主持变法的重要人物,又岂会站到反对派那一边? 薛白一直都知道元载原本是个巨贪,因此一次次地敲打他,本以为能改变他,以此证明自己改变了历史。 如今想必元载是忍不住动摇了、伸手了,被拿住了把柄,只能向反对派妥协。也是,连颜真卿都没能抗得住的风浪,岂能寄望于元载抗得住? 就像是你永远无法劝一个嗜赌的人回头,能做的也许唯有尊重他的命运。 “陛下看到了吗?越来越多的人背叛了。”崔祐甫道:“再这般一意孤行下去,陛下真要成为孤家寡人。” “朕从一开始就是孤家寡人。” 双方更近了。 大步赶来的公卿贵胄们终于看到了站在明堂前的薛白。 然而,密集的脚步声同时也从明堂后方响起,一列列披着整齐甲胄的兵士流水一般赶出来,列阵在石阶之上,或竖起盾牌,或架起长戟,张弓搭箭,须臾便形成了铜墙铁壁。 为首的将领并不是郭千里,而是薛白更为信任的樊牢。 可想而知,薛白早有准备,原本就不可能让他们轻易兵变成功。 “你等擅闯宫城,想要谋逆不成?!”樊牢高声喝问道。 来瑱、李岘等人遂越众而出,坦然无畏地站在石阶下,与薛白对质。 他们有太多话能说了。 可开口,第一句却是—— “臣等听闻有宫中有乱贼,特来护驾!” 当年三庶人案,李瑛也是这么说的。 …… 李成裕在队伍的后方,有些焦急地仰着头,试图看到前方发生了什么。 他有些后悔之前没有与来瑱、李岘等人到前面去领头。当时也有人说“李公德高望重,当为我等领袖”,被李成裕以无官在身给推辞掉了。 结果可倒好,进展远比预料的顺利,废立天子的大功归了旁人。 “得到前面去啊。” “事有不妥。”李泌正在打量着乾元门,忽然想到了什么,眉头一蹙,道:“今日恐有埋伏,须速劝诸公罢手。” 李成裕道:“事到临头,岂还有退缩之理?” 李泌有些着急,不与他相争,径直往队伍前方赶去,很快却被一个将领拦住。 “我是李泌,有紧要之事告于诸公。” “李先生也看到了,眼下不是时候,烦请稍等。” 李泌道:“告诉来瑱,天子早有布局,万不可与之冲突,且先请罪,从长议计。” “好,李先生在此等着,我去传话。” 那将领于是吩咐士卒看住李泌,自转身便去了。 李成裕快步跟上那将领,却没有被阻拦,且与对方交谈了起来。 “李泌有奇才之誉,可他这次出山,旁人并不重视他,李公可知为何?”那将领问道。 李成裕道:“因是颜真卿请他出山?” “此其一,他与薛逆早是旧识,当年辅佐忠王,结果忠王夺位失败,他反而成了宰相,可见他立场。他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我等举事时来,见我等马上要功成了,又跑来说些恫喝之语,骗我等向薛逆请罪,如何能受他的骗?” 李成裕与李泌是旧识,此前一直颇信任李泌人品,没往这方面想过,此时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原本该被引为军师的人物,这次一直被冷落,只能跟在他后面。 “可他说的若是真的?”李成裕依旧有些担心。 “必是假的,今我等大功就在眼前,哪能被他三言两语诓骗。” 李成裕深以为然,赶到前面去声讨薛逆的种种大罪…… 那边,李泌等了很久始终被拦在后面,便知这些人并不信任他。 他也果断,转身便走。 出了乾元门,他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卿贵胄们往这边赶来,倒像是上朝一般,遂拦住一个官员问道:“出了何事?” “你从大内出来,反倒问我?” 李泌这一身道袍在此场景下颇为与众不同,因此那官员虽然反驳了一句,却也一五一十地说了起来。 “天子不得人心,我等响应人心,前来声讨!” “什么?” 李泌连问了几人,得到的竟都是差不多的回答。 他知薛白的新政其实也有不少支持者,可此时一个都没见到,太过反常,必有大问题。 于是他加快脚步赶出宫城,忽然,他看到洛阳城外的上空有焰火闪过,虽是在白日里,依旧给天空抹上了一瞬间的红霞。 那像是有人在发信号。 再一回头,李泌赫然见到洛水边不声不响地出现了一列列的士卒。 有身披盔甲的将领驱马在前,无声地挥动令旗,指挥着士卒对宫城进行包围。 平时见惯了吵吵嚷嚷的军队,突然发现有军队能做到安静行军,竟有一种莫名的可怕感。 ~~ 明堂前,君臣还在隔着石阶对峙。 但薛白已经厌烦了。 那些议论翻来覆去地发生过,谈过一遍又一遍却没能解决根本的问题。 他心里清楚,因为这些是根本利益的冲突,不是靠谈能解决的。 之所以还在谈,出于人们的侥幸与软弱,总觉得磨一磨也许就可以不花代价达成目的。 但世事总有代价,难免的。 “陛下,臣是为你好啊!” 来瑱十分激动,已经好几次往石阶上走了几步,走到了禁军的刀枪能砍到的距离,他却根本没在意自身安危,还在吵吵嚷嚷。 “你的所做所为动摇了社稷的根基……” 薛白一直懒得理会旁人,但来瑱是特别的。 旁人为了利益,来瑱却是为了控制局面才亲自跑来领头,这心思很难理解,简单来说,他怕各地方官员被新法逼反了,闹得天下大乱,于是,把他们组织起来,形成这种有秩序的抗议。 前提是,在来瑱心里,薛白的的确确是错得一塌糊涂。 这是个拧巴的人,做着拧巴的事,吃力又不讨好,回头很可能得罪各方,但世上总有这样的人。 于是,薛白骂了他。 “迂夫!大唐以均田制立国,根基在于均田。你扪心自问,到底是谁坏了大唐根基,是这些贪得无厌的虫蠹,还是检括均田的朕?!” 来瑱越被骂,越固执,梗着脖子道:“你明知不可为而为,便是祸国殃民!” “朕为何不可为?” “还不领悟吗?”来瑱道,“旁人变法或可成,你变法就是不成!” 薛白道:“好!你说,为何?!” 他知道,历史上唐廷也是改革了税制的,虽没有他这么激进,但两税法与包括租庸制在内的各种杂税并行,东拼西凑地,毕竟是改制成功了,根本没这么大阻力。 为何到了他变法就不成? 除了他执行新法更为严苛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天下公卿世胄们心底里不认同他。 有人认为他冒充皇室篡位,有人即使相信他是李倩,却也鄙夷他昔日的卑贱。 他们难免会想“我们捏着鼻子认了你这么个人当皇帝,你老老实实顺我们的意就好”。 这就是正统性的不足,做什么都不那么顺理成章。 就像是个出身卑贱的男子娶了一个豪门的千金,却开口说要纳妾,旁人做得,他却做不得。 当然,这些事大家心里知道,私下里也是自然而然地骂着“薛逆”,但却少有拿到明面上来说的时候。李成裕私底下一直叫嚷着“反了薛逆”,真冲到了宫里,依旧是“臣前来救驾”。 直到此时,薛白当众问了出来。 “为何?” “你难道不知吗?!” 来瑱还未回答,李岘大步而出,沉声厉喝。 关于李岘终于还是站到了对立面,薛白有点失望。 当年李岘参与到了李隆基发动的宫变中,薛白虽然贬谪了他,却想着有朝一日会将他召回来重新任为宰相。没想到,渐行渐远了。 毕竟,薛白亲手杀了李岘的兄长李峘,丝毫没留情面。 “你变法是为了大唐社稷吗?还是为了排除异己,掩饰你不可告人的目的?!” 李岘一句话,把变法一事引到了薛白的身世上。 这才是薛白最致命的弱点。 可事实上,李岘比薛白本身都要确定薛白是李倩,因为当年他奉李隆基的密旨到河东查是否薛白逼反安禄山,就怀疑薛白是李倩。 彼时甚至是他认定了“皇孙李倩掩盖其身份,冒以薛白之名接近陛下”。 换言之,李岘是薛白当年能继位的重要人证。 如今也是他,当着无数公卿世胄,率先公然提出否定。 “我怀疑你冒充皇嗣,篡谋社稷,再借变法之名枉杀忠良……” “不必怀疑了!” 薛白高声打断了李岘的话。 他知李岘口中的忠良是李峘,李峘说“大唐以良家子立国”与薛白有过针锋相对的观念冲突,现在这种冲突被抹掉了,大家都不想争论了,只想着如何解决掉对方。 这就像是辩论到最后,干脆骂了粗口。 薛白也破罐破摔。 “朕确实不是皇嗣,朕便恢复姓名、更改国号,你待如何?!” “……” 李岘有满腔的指责正要出口,闻言愣了一下。 他那些长篇大论的说辞,竟是被薛白一句话给说完了,因此话到喉头梗了一下,之后愤然抬手指着薛白。 “你……你这是造反!” 确是让李岘说对了,薛白骨子里就想造反,造这些封建公卿的反,反一反这阶级森严、把人分为高低贵贱三六九等的世道。 他一步一步登上皇帝之位,不是来享受的,他上辈子所享受到的,世间皇帝想都想不出来。若让皇帝们畅想他的生活,就像农夫畅想皇帝是用金锄头耕地。 如此说来,当皇帝不如造反。 “不错,朕就是反了!” 不仅是李岘,所有冲入宫中的公卿们都错愕不已。 他们才是来造反的。 此时此刻,他们才发现自己其实没有造反的勇气,嘴上说的“大功业”,实则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还是认为薛白会屈服。 他们已经习惯了“以德服人”,兵力只是展现实力的后盾,本以为会如往常一样争执、议论,在滔滔不绝的道理中,让薛白意识到他们的强大,成为他们随便拿捏的“明君”。 然而,薛白彻底地脱缰了。 李成裕也是惊呆了,愣了好一会,上前冲着台阶上的禁卫大喊起来。 “你们都听到了吗?他承认了,他是薛逆,他造反了……你们还护着他?让开!我等要拨乱反正!” 这些公卿终究是拥有的太多,没有搏命的勇气,都到了兵戎相见的时候,还指望着对方的兵马让开。 樊牢听了,冷笑起来。 他与他的麾下能站在这里,就是因为他们是追随薛白谋朝篡位的帮凶,岂可能让开。 不仅没让开,他们还忽然举起了手中的武器,大声喊杀起来。 “尔等还不退下,三声钟响后,还有胆敢冲撞陛下者,杀无赦!” “咚——” 明堂上方,忽然响起一声悠长的钟声。 所谓“声若洪钟”便是这钟声极大,传遍了洛阳城。 “退!” 禁卫们大喝着,杀气冲天。 李成裕莫名心生胆怯,往后退了几步,缩在公卿之中,回头看去,看到他们带来的许多人马,又安心了些。 “咚——” 第二声钟声,有少量人终于是吓到了,开始退后。 聚在石阶前的公卿贵胄们此时却根本下不来台,薛白既然在他们面前承认了谋逆,那就是大唐的死敌,他们身为大唐的宗室、臣子,岂能坐视不理? “薛逆!” 有人高声大喊起来。 “你祸乱天下、谋篡皇位、杀害忠良、残害百姓……还不为大唐除奸?!” “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有人涨得满脸通红,高举着手臂挥舞,念出《讨武曌檄》的名句,试图让众人联想到武周乱唐的祸事,激起反抗之心。 “还不退下?!” “杀过去!” 李岘终于下定了决心。 然而,他此时才意识到,自己这边事先并没有完全做好造反的准备,竟是没有推举出一个统帅出来。 而此时来瑱还在发愣,没能与他一起发号施令。 “来公,薛逆反了,我们得……” “咚——” 最后一声钟声打断了李岘的话。 他此时还站在石阶之上,回过头看去,只见一支杀气冲天的兵马冲入了乾元门。 “怎么回事?”李岘喃喃道,“我们守在外面的人呢?” 昔日安禄山进入洛阳,因长子安庆宗在长安被斩首大怒,在朝会时大肆屠杀朝廷官员,乾元门内尸骨累累。 今日,此时竟是再现了那瓮中捉鳖的一幕。 “钟声已过!还敢反对陛下者,杀无赦!” 樊牢一声喝断,径直挥手。 “放箭!” 此时没有人注意到,他们只是放箭而已,以他们所拥有的武器,放箭已是颇仁慈的手段了。 “噗噗噗噗……” 站在前方声讨薛白的公卿贵胄们顿时惨叫着,倒下不少。 李成裕还没反应过来就中了一箭,正卡在他的肩胛骨上,刺得不深,但倒钩挂在那里,确实是有一些痛的。 他没受过这种罪,不由哇哇大叫,使得周围众人更乱了起来,相互推搡着,结果他老胳膊老腿的,率先被推倒在地,连着挨了好几脚。 那些他陇西李氏的族中弟子往日里表现得文武双全、任侠豪迈,在刀枪箭矢下却也只顾踩着李成裕抱头鼠窜。 不一会儿,李成裕的肋骨便被踩断了,从他的腹中刺出来。 这是巨痛,偏他还未死,发出了凄惨的哀嚎。 无数这样的哀嚎声传到崔祐甫耳边,崔祐甫才终于从震惊中反应过来,下意识地甩了甩头,确认这不是自己的噩梦。 “陛下?” 崔祐甫不顾君臣礼节,一把拉住薛白的衣袖,近乎咆哮地大喝道:“快让他们住手吧!” “可怜吗?”薛白反问道,“现在觉得他们可怜了?今日不这么做,往后他们还有比这更可怜的时候。” “快住手啊!” “你任他们兼并土地,使越来越多人离开土地成为流民,有一天流民会反过来啃尽他们的骨头。朕想救他们,一直在劝他们住手,可他们听不到。” “陛下,臣代他们请罪了。”崔祐甫当即拜倒,“陛下的苦心臣深有体悟,唯请暂饶他们性命,万不至于刀斧相向啊,万不至于……” “你方才没听到吗?朕已经承认了不是大唐的皇嗣,你依旧认我为国君,那便为朕起一个国号吧。” “什么?” 崔祐甫像是没听清,错愕了好一会,反应过来,连忙请罪。 “陛下不可说这种气话啊!是李岘该死,竟敢污蔑陛下,臣请诛李岘!” 说着,崔祐甫向石阶下喊道:“罪首李岘!你还不上来请罪?!” 薛白一把将他拉起来,道:“不是气话,真心的。” “陛下是大唐国君,是奉天皇帝之子,是玄宗皇帝、穆宗皇帝亲自认证过之事,绝不可能有错啊。”崔祐甫急得差点要落下泪来。 ~~ 李岘一开始就被射倒在地了。 彼时他还是茫然的,完全没能反应过来,直到听到崔祐甫的那句叫喊。 他起身四下一看,发现这已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暴君!” 李岘愤而大骂了起来,并没有像崔祐甫劝他的那样向薛白请罪,而是大骂出口。 “你疯了吗?我等今日犯颜直谏,你岂敢以刀斧相加?!如此暴虐无道,不知悔改,早晚要自取灭亡!” 一边骂着,他一边登上石阶,向薛白走去。 此时因为愤怒,李岘没有再强调薛白的“谋篡”,而是不停骂着他的残暴。 或许,在他心里,还是认定了薛白就是李倩。 “我等忠义之士,绝非刀斧可以屈服,你以杀止乱,只会激起更强烈的反抗,天下将因你而乱,你是大唐的罪人!” 樊牢遂命令禁卫将他押下。 但李岘武艺了得,拔刀相抗,竟是一连杀了两人,犹在向薛白破口大骂。 虽然禁卫们原本不想杀他,可他这样激烈的反抗,还是让他伤痕累累,最终在离薛白还有十余步的时候倒在了石阶上。 “暴君!有本事,你杀我一人,你杀他们算什么?” “杀他们算什么?”薛白喃喃自语道:“算‘天街踏尽公卿骨’。” 他曾与李隆基说过,早晚要让世人因他的功绩而承认他的皇位,没想到的是,功绩还没有做成,罪孽却已经铸下。 但无论如何,都是他坦然面对自己真实内心的结果。 他求的是尽力。 他也因为与这残酷的世道对抗而身心俱疲,常常觉得无能为力。 那么,当他不再有别的办法,便唯有以这杀戮作为他的功绩……
 新书推荐: 崩坏指南 那不勒斯之鸦 我在东京当报恩狐狸 完美世界:开局签到赤明九天图 吞噬星空:天狼之主 人在东京,从生活系职业开始 惨死新婚夜,替嫁医妃重生灭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