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 第四百四十章 手雷的几个问题
“没什么,燕王殿下,我与苏公子,只是随便聊聊。” 刘半仙立刻解释道。 苏璟亦是点头道:“燕王,杜老夫子也是一位算命的,很厉害,刘半仙都比不上。” “嗯?” 朱棣心头疑惑,不过苏璟既然开口了,他也不再多问什么了。 “先生,学生已经休息好了。” 朱棣朝着苏璟说道。 苏璟点点头,起身道:“那便试试吧。” 两人很快来到了沙包前,一旁就是一个深坑,这是为了避险准备的。 一旦没扔出去,那苏璟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避险。 躲避手雷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躲进深坑之中。 看小说上www,9biqu.com 因为爆炸后,飞溅的弹片,威力相当的大,只有躲在深坑之中,才能避免被流弹片击中。 “好了,打开后盖吧。” 苏璟指挥,朱棣跟着操作起来。 手雷的后盖被打开露出了引线,朱棣的动作很稳,身体没有丝毫的颤抖,压根就不像是第一次扔手雷。 “准备点燃引线。” 苏璟再度指挥道。 朱棣点头,右手拿着手雷,左手拿着火折子已经去掉了盖子。 火折子这个东西,真是华夏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创造。 一个保存好的火折子,内部的火星,可以维持一年之久。 “点燃投掷吧。” 苏璟说道。 朱棣小心将引线点燃,然后右手抡了出去,点燃的手雷就这么直接飞向了前方的目标区域。 手雷稳稳的落在了六七丈的距离上,相当安全的距离! 手雷落地,并没有马上爆炸。 因为苏璟给朱棣的手雷,引线的燃烧时间,大概有七秒。 因为是火折子点燃的,所以这个爆炸延迟时间需要适当的长些。 但朱棣的整个操作非常的迅速,没有半点迟滞,所以这七秒对他来说,有些长了。 大概只花了两秒,朱棣就完成了点燃和爆炸的操作。 手雷在空中飞行的过程大概也有两秒。 三。 二。 一。 苏璟在心中倒数默念着,而朱棣则是按照苏璟的要求,躲在沙包后小心的观看着。 嘭! 一声巨响,手雷直接爆炸。 白色烟尘混杂着黑色的尘土,只是看着,就知道这威力非常。 更远处,刘半仙两眼瞪大,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刚才苏璟说他拿到手雷第一时间想的是手雷太危险,他虽然嘴上没反驳,但心里还是有些想法的。 但此刻,他见到了这手雷爆炸的威力,只觉得自己刚才幸亏没多嘴。 这种东西,要是放在身边,危险可太大了。 “嗯,还不错。” 苏璟微微点头,对于在空地上爆炸能有这般威力表现,他已经很满意了。 毕竟这是没啥建筑参照物的情况下。 朱棣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尽管他已经看过案发现场,但看过爆炸后的现场和看直接爆炸的现场,终归还是有区别的。 “这手雷的威力,竟然如此恐怖!” 朱棣兴奋的看了看爆炸现场,又看了看自己的右手。 只是点燃扔出去,就能造成这般杀伤。 这要是到了战场上,简直就是攻城利器啊! “好了,燕王,现在没危险了,你可以去爆炸点看看了。” 苏璟笑着朝朱棣说道。 “是,先生。” 朱棣那可是等不及,当即翻过了沙包墙,直接小跑来到了爆炸点。 手雷已经完全看不见了,地面上有一个黑色的小坑洞,还在冒着白烟。 周围的地面上可以发现铁片和铁珠的痕迹,从它们在地面上造成的破坏来看,若是人体被命中,肯定不会好受。 “感觉如何?” 苏璟来到了朱棣的身旁问道。 朱棣回答道:“非常好,这手雷简直太厉害了,若是能用于作战之中,简直就是利器!” 果然,朱棣的想法完全没有脱离苏璟的预料。 “现在还不够,各方面都不成熟,运用在军中还为时尚早呢。” 苏璟淡淡说道。 对于自己造的手雷,苏璟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不成熟?” 朱棣疑惑道:“先生何出此言?手雷明明就是利器啊,两军对垒之时尤为厉害!” 苏璟又拿出一个手雷道:“你且看这个手雷,掂量一下。” 朱棣当即拿过来细细的掂量了一下,旋即他开口道:“重了一些。” “不错。” 苏璟点头道:“重了,但在做这些手雷的时候,尤其是前端的铁制球体,我都是用的同一个模具,火药量的填充也是称量过的,一切都是按照同一个标准来的。” “但最后依旧会出现误差,可别小看这个误差,若是手雷真的用在了军队作战中,日常训练的手雷重量和实际作战的有所区别,那么势必会造成投掷的不确定性。” “这便是现在这个手雷的第一个不成熟的地方,还不够统一。” 朱棣认真的听着,也相当的认同这一点。 刚才他一直都在投掷练习,很清楚重量改变对于投掷手感的改变会造成什么影响。 特别是苏璟说的重量不一,似乎并不是因为制作流程造成的,而是工艺上的问题。 这就会导致所有手雷的重量都不一样,那可就是大问题了。 不过朱棣的反应很灵敏,马上就说道:“先生,一旦大规模的生产这样的手雷,只要做好筛选,将不同重量的手雷分类不就行了吗?” 要说朱棣这小子就是个好战分子,武器到他这里,想着法也要用上。 大规模的生产,再筛选分类。 这个办法很简单,但也很有效。 苏璟点点头道:“燕王你说的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不过这只是第一个不成熟的地方。” “还有其他的,比如防潮,手雷不是其他火器,枪支和弹药是分开储藏的,手雷是一体的,只能放在一起,不能像其他弹药那般存储。” “比如点燃引线的问题,每个军卒还得带上火折子,遇上个风霜雨雪的天下便难以使用。” “比如哑火的问题,即便是我亲手制作的手雷,也会有哑火不爆的可能。” “比如走火的问题,手雷不比其他的弹药,极其容易被引燃爆炸。” …… 苏璟一口气说了七八个手雷的弊端,直接将朱棣现在想要将手雷装备大明军队的想法掐灭了。 “是学生考虑不周了。” 朱棣朝着苏璟躬身道。 苏璟摆摆手道:“无妨,伱毕竟是第一次使用,难免会被其惊到,想不到这些问题也属正常。” 朱棣说道:“学生以为,这些问题苏先生定会全部解决,有朝一日,学生终会见到完美的手雷。” 苏璟看了一眼朱棣,并未回答这个问题。 …… 一日的时间恍惚而过,老朱派来的传信员,总算是到了溧水县。 朱元璋的命令清晰无疑的传达给了朱棣还有苏璟。 “父皇竟是让我先留在这里么。” 朱棣喃喃自语,现在这方案和他想的有些不太一样。 他觉得这样,对于苏璟来说,还是太危险了。 “燕王,既然陛下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方案,那我们执行便可。” 苏璟说道,老朱的方案说实话,也算是意料之中。 这个案件,本就不太适合让朱棣掺和其中,直接在溧水县分开,其实挺好的。 “可是先生,这般的话,您岂不是又有危险了?” 朱棣十分担忧的说道。 苏璟看着朱棣笑道:“燕王放宽心,这可是陛下的安排,我的安全肯定是万无一失的,放心吧。” 此时一旁送信的卫兵开口道:“燕王殿下请放心,陛下来时已经派镇国将军沐大人领兵前来,再有半日,即可来到溧水县护送仁远伯。” 镇国将军沐大人,也就是沐英! “原来是沐大哥,那我就放心了。” 听到是沐英领兵来护送苏璟,朱棣这才算是彻底的放心了。 作为老朱的义子,沐英和朱棣的关系那也是很好的。 沐英的能力更是不用多说,现在已经是大都督府同知了。 “想来我也有一段日子没见他了,这次倒是碰上了。” 苏璟听到是沐英,嘴角也是微微扬起,心情挺愉悦的。 毕竟也算是自己的一个朋友了。 刘半仙已经傻眼了,护送一个苏璟,竟然要出动镇国将军沐英,这不就是进个京吗? 如此兴师动众,真是生怕苏璟再遇上一丁点的危险。 此刻刘半仙想到了苏璟此前和他说的保命,只觉得信心满满。 以苏璟如此地位,怕是救下自己,真的只需要一句话而已。 “先生,那相关人等,学生先派人将其全部集中到这里,等沐大哥来了,就可以直接出发了。” 朱棣朝着苏璟说完,便转头去安排了。 这次案子,要说涉及的人员,那还是不少的。 既然是朱元璋亲审了,那肯定是只要有点相关的,就全部都要带过去。 朱棣之前虽说没有将所有人都抓起来,但也都派人跟着,确保这些人的行踪。 对于苏璟来说,他等于有了出发前的半日闲暇时光。 “算了,还是去院子里做自行车吧。” 苏璟想了想,干坐着等也是挺没意思的。 这次的事件之前,他就是在做自行车,现在继续做也是正常的。 小院内,苏璟一如往常,拿着锯子斧头,摆弄着那些木头。 小院外,是一个接着一个人被寻来,这些全都是要跟着苏璟一起进京的人。 刘半仙因为在朱棣面前脸熟的关系,倒也能混在院内,看着苏璟做木工。 “苏公子,你这心也太宽了!” 刘半仙看着苏璟感叹道:“现在都马上要进京了,竟然还能在这耐心的做这些?” 什么人是真淡定,什么人是假淡定。 刘半仙算命多年,那是一眼就瞧出来的。 苏璟现在,那是真的丝毫不慌,无比平静。 苏璟一边打磨着车架的轴承部分,一边说道:“进京而已,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陛下也不是什么吃人的怪物,不必慌乱。” 刘半仙立刻道:“苏公子,话不是这么说的,常言道君威难测,和陛下说话,总还是紧张的。” 苏璟抬头看了一眼刘半仙道:“刘半仙,你莫不是诓骗我吧,你不是说你当年给诸多达官贵人算过命么,若是每次都如这般手忙脚乱,又有谁会信你呢?” “我没有!” 刘半仙反驳的相当之快:“什么达官贵人能和陛下比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苏璟笑笑,只是继续做着手里的活。 刘半仙顿了顿,又道:“苏公子,若是说这进宫面圣对你来说司空见惯,无法影响到你什么。但这事关生命的刺杀才刚刚度过,为何又能保持这般心境呢?” “好你个刘半仙,合着刚才是铺垫,现在才是正片是吧。” 苏璟再度抬头看向刘半仙笑道。 刘半仙脸不红心不跳:“我就是随便问问,苏公子不想说也无妨。” 苏璟低头拿起了刻刀,找准自己划好的刻线,开始操作:“这没什么不好说的,其实道理很简单,人之所以会慌乱,主要是因为发生了自己无法掌控结果的事情对不对?” 刘半仙仔细听着,想了想点头道:“苏公子说的很有道理,的确是如此。” 然后他一愣,回神看向苏璟道:“那苏公子你的意思是,到现在为止发生的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吗?这不可能吧!” 苏璟要是真有这种本事,那刘半仙这个半仙的名号,怕是得给苏璟了。 “我又不是神仙,哪有这本事啊!” 苏璟笑着说道:“我就是在心里预设了一个最差的结果,只要没到这个结果,那都是好事,既然是好事,又何必惊慌呢?” 这…… 刘半仙对这个回答有些无语,但想想好像也没什么毛病。 “苏公子,你真不信算命吗?” 刘半仙话头一转,回到了算命这事上。 苏璟回答道:“你要是说你给人算姓氏和籍贯这点本事,那我是不信的。” 一听这话,刘半仙顿时有些不乐意。 他知道苏璟大概是看出了自己其中的一些门道:“苏公子,算命本身就包含筹算之道,这就是算命!你都看懂了,怎么还能不信呢!” 苏璟摇头笑了笑,也不争辩,只是继续道:“要是你能告诉我那血光之灾还有陛下的未来之事如何算的,我倒是可以考虑信上一信。” (本章完)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