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 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得子房,如虎添翼
公子高并不知道,自家那蠢婆娘,已经快被人忽悠瘸了,对所谓的高人言听计从,一门心思地想要替他这位夫君筹谋千秋大业。 此时,他正带着龙且、樊哙和徐福等人,亲自检查着物质储备的情况。 “……麦,黍,稻,肉干,锅盔,衣服,盔甲,武器,箭矢,已经全部到位,另外,臣按照将军的吩咐,让人准备了大量的荅和菽,可以确保大军在船上不会缺少蔬菜……” 听着龙且报上来的各项数据,公子高不由微微点头,看向一旁的樊哙。 “樊将军,你负责的柑橘呢,可曾准备妥当……” 樊哙躬身道。 “启禀将军,也已经准备妥当,足够大军数日之用……” 公子高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 “善!两位将军辛苦了!皇长孙学识渊博,这些东西,都是反复强调的东西,一定不能出了什么问题——” 叮嘱完龙且和樊哙,才转头看向一旁的徐福。 “徐仙师,你要的五百童男童女早已经准备到位,你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首发尽在www.9biqu。com 徐福:…… 我现在要这些童男童女有何用!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事到如今,就算是再难受,也得把这一个环节走过去。 “臣已经斋戒数日,明日就举行祈福仪式,向仙神祈福……” 公子高满意地点了点头。 “仙师辛苦了!” 徐福心中发苦,却不得不堆起笑脸。 “不敢言辛苦,这是小臣的本份……” …… 一行人,从船只上下来,还没动身回去,就看到公子高手下的几名亲卫,带着三个身材精壮的汉子,迎面走来。 “启禀公子,他们三人,自称是公子府上的门客,奉夫人之命,前来向公子效力!” 公子有些意外地停下脚步,看向那三名身材精壮的汉子。 “启禀公子,我们乃是东海葛氏三兄弟,曾经常年居于东海,在大海上谋生,对海上各项事务,都颇为熟悉,如今,受昔日好友之邀,特来助公子一臂之力!” 说完,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伸手递给一旁的侍卫。 “今有夫人书信为凭,请公子过目!” 公子高接过书信,只是扫了一眼,就确认,这是自家夫人的亲笔无疑,眼前的这三人,确实是受自家府上门客邀请,前来为自己助力的人才。 紧绷的脸上顿时就有了几分笑容。 真是意外之喜。 正要扬帆出海,没想到就来了三位熟知海务的人才! “能得三位先生不吝来投,实在是本公子的荣幸!” 公子高说完,冲着葛氏三兄弟深施一礼。 “三位先生一路旅途劳顿,且先随我回营休息片刻,到晚上,我再为三位先生接风洗尘!” 看着已经转身跟着公子高登上马车的葛氏三兄弟,龙且不由下意识地与身旁的樊哙对视了一眼。 两人虽然一位副将,一位亲兵统领,但却性情颇为相投。 此时,两人都看出了对方眼底的疑虑之色。 这三个人,来的时机太巧了。 不过,那边公子高已经确认了对方的身份,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不过心中却已经暗自留意了几分。 徐福则只是瞥了一眼,并不动声色地收回了目光。 大家都是玩套路出来的,他很敏锐地从对方身上发现了一丝疑是同类的气息。但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自己反正跑不了了。 做好自己的事就好,至于其他,管那么多做什么,反正坑的又不是自己的钱。 …… 公子高出海在即,喜得人才,当天晚上,大摆宴席,宴请葛氏三兄弟。 但赵郢却颇有些头疼。 因为,他的四婶娘郑氏又双叒叕登门了! 旧话重提。 催婚! “……郢儿啊,伱看看你这都已经快要当阿翁的人了,你家婉儿妹妹的婚事,还没有影儿呢,你这个当大哥的,可一定得上心呢……” “……郢儿啊,我已经请了高人,专门算过,这个月的二十八日,就是黄道吉日,你可不能耽误了你妹妹的良辰吉时啊……” “……你不要推,我知道,项羽能不能回来,都是你一句话的事——你要是再不许我,我就去找芈姬妹妹好好说道说道……” “……你要是真为难,实在不行,我就去找陛下……” “……我已经与项家那位叔叔商量过了,只要项羽能准时回来,他们那边就没任何问题……” 赵郢:…… 听着自家婶娘在耳边絮絮叨叨,一口气说了半天都不带住嘴的,赵郢只觉得脑仁都疼。 但项羽是我说回来就能回来的吗? 你怕是不知道,那位最近强势崛起,打得匈奴冒顿狼狈不堪的屠余部落大首领,就是你们家那位好女婿啊。 这个时候,我能把他调回来? 那不是前功尽弃了! 只能硬着头皮敷衍。 “好的,好的,行,行,行,婶子您老人家说啥就是啥,我回头就给项将军写信,让他尽快回来完婚……” 见赵郢终于答应,郑夫人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喜色。 喜滋滋道。 “……那事情就这么定了,我先回去通知项家那边,然后让人准备嫁妆……” 说完,起身就走。 看着风风火火离开的郑夫人,赵郢招了招手,刚想再说什么,那边人已经走的没影了,只能有些懊恼地捏了捏眉心。 心中暗暗盘算着项羽那边的进度,已经做好了,实在不行,就让始皇帝那边出面帮忙拦一下郑夫人这边的准备。 毕竟,四公子府上嫁女,最终也得需要始皇帝这位大父的点头。 唉—— 头大啊。 好不容易,送走了郑夫人这位四婶娘,赵郢这才抽出空来,查看信件,处理今天的事务。 会稽那边,项羽和项梁这对叔侄,已经离开,公子将闾和李由也已经成功地稳定住了会稽的形势,惊也没有几继续滞留的必要。 不过,惊这段时间,好不容易打开的商道,以及借助商道铺开的情报组织,也不能轻易放弃,总得做个交代。 这段时日,已经做好了切割,把手上的事情,交付给了他亲自培养的一名府上的管事。对他来讲,还有一件,比发展情报组织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 那就是江南各地的异动! 前几天,他虽然成功地劝了始皇帝,避免了始皇帝最后一次出巡的决定,但江南那边的动静,却不能置之不理,必须有一个交代。 黑冰台那边虽然已经全力出动。 但调查这种事情,他们并不专业,他也不好给他们灌输太多后世的手段,这种事情,还是需要让自己的人去亲自调查。 而且,必须尽快查出来一个结果。 不然,时间一长,影响扩大,到时候就算是查出真相,恐怕也难以取信于人了。 如果不是因为始皇帝这边不放人,他都想自己亲自去调查那边的情况了。 至于虔的发展,这完全超乎了他的意料。在岭南混得风生水起,前段时间,还成功地娶了当地一位侗寨首领的女儿,成了当地的贵客。 彻底地在岭南扎下了根基。 整个的香料生意,做得风风火火,几乎垄断了岭南的香料市场,影响力,已经辐射到了大半个关中,并开始向山东地区蔓延。 惊的情报组织,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大半得益于此。 “想不到,当初随手捞的一个小商人,竟然有如此的能量……” 赵郢都觉得挺魔幻的。 骚管事那边,则一如既往,四平八稳。 煤老板没什么好说的,整天就是琢磨着怎么花钱。如今,河东那边的煤矿产量极大,大秦这边又没有关于煤炭这方面的赋税政策。 在背靠皇长孙,又资源垄断的情况下,骚管事手下掌握的财富,已经变得极为惊人。 尤其是经过去年一年的发酵,今年刚一入冬,生意就爆炸性发展。 日进斗金,都不足以形容了。 因为这个,赵郢已经开始考虑, 如果,不是这段时间,一直在向河西输血,又一直出钱,四处储备粮食物资,他手中掌握的财富,已经可以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了。 不要说别人了,就连始皇帝都看得有点眼热。 少府史禄已经明里暗里的暗示了许多次了,想要掺和一手,据惊那边传来的情报,各地已经开始有人在探查石炭资源,准备做这个石炭的生意了。 对此,赵郢并不感到意外。 毕竟,当煤老板实在是太舒服了,没人眼热才是奇怪的事。 看完骚管事那边的书信,赵郢随手递给站立现在一旁的张良。哪怕张良心性沉稳,喜怒不形于色,看到骚管事这封书信上面那一连串的数字,都不由心头狂跳。 他知道皇长孙殿下通过石炭生意,赚了钱,没想到,竟然赚了这么多钱!‘ 赚钱的速度太快了,抢都没这么快! “子房,此事,你怎么看……” 见张良脸色终于恢复了正常,赵郢才斜靠在椅背上,神色轻松地问道。 张良整日帮助赵郢打理府上事务,自然知道,如今外界关于石炭生意的动静,闻言沉吟片刻,这才斟酌着言辞道。 “主公,这石炭生意的利润,实在是太丰厚了,甚至已经足以与盐铁之利相当,若是一直掌握在主公一人手中,对主公而言,恐怕未必是一件好事……” 赵郢闻言,不由微微点头。 张良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赵郢的神色,此时,见赵郢不仅不怒,反而对自己的话颇为认可,不由放下心来,连思路都通畅了许多。 “依属下,这项生意,要么交付朝廷,效仿盐铁,实行官营,要么由殿下主动向朝廷提及,课以重税,否则,利益所在,恐怕会横生事端……” 赵郢闻言,忍不住颔首,伸手拍了拍张良的肩膀。 “善!我能得子房,如虎添翼,实为平生幸事!” 张良躬身行礼。 “臣能效忠主公,也是臣的生平幸事!” 虽然他如今卸下了大秦说书郎的职位,只挂着冠军将军府府丞的名号,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但整个咸阳城,谁敢只把他当成一个府丞? 更何况,聪明如他,自然可以看出始皇帝的心意,只要这位皇长孙殿下再往前走一步,他这个位置,就是冯去疾和李斯的那个位置。 相秦! 若能实现,这一成就,已经足以告慰先人。 这个时代,人们还没有那么强烈的家国观念,人才流动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像李左车和李信这一家子,分事两国,那都是很平常的事。 当初苏秦,自己都能干六个国家的宰相,放在今天,你敢想? 张良痛恨大秦,不是恨大秦灭韩,而是恨大秦灭韩,灭了他张氏相韩的荣耀,恨秦断了他张家崛起的希望。 若是有机会相秦,谁愿意去辅佐一个国势孱弱,没有什么希望的韩国? 赵郢不由哈哈大笑,上前亲手扶起张良的身形。 “山川水泽之利,盐铁石炭之属,是国家社稷的根本,不能轻易与人,我欲上交朝廷,严禁私人之利,实行官营,以充实国库,你意如何?” 张良闻言,不由身形一震。 审视良久,这躬身一礼,叹息道。 “主公胸襟眼界超乎超人,自古以来,未曾有也!大秦能有主公,是大秦之幸!” 赵郢闻言,不由莞尔,乐呵呵地打趣道。 “子房,想不到你个浓眉大眼的,也学人家溜须拍马,阿谀逢迎……” 张良也不由笑道。 “若是主公能保持如今的胸襟气度,眼光格局,哪怕臣每天都为你溜须拍马,歌功颂德,也心甘情愿……” 说完,两个人不由相视而笑。 浑然似忘了当初两个人当初的斗智斗勇,也浑然忘了,熬鹰似的把人一口气差点给关疯的破事了。 …… 西域。 白龙堆。 已经被晒得皮肤有些黝黑的卢绾,正拎着马鞭,骂骂咧咧,深一脚浅一脚地巡视着这条驰道的修筑进度。 这段路,实在是太难修了,各处是坚固的嶙峋怪石,更让他头疼的是,很多地方根本就是陡峭的山峰,想要在这种地方开出一条合格的驰道来,就目前这种速度,恐怕自己在这里再耗一年,也未必能打通。 (本章完)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