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真假宝钞
达成了共识,接下来就是制定计划,以及开展行动。
一份落款为大乾与大周议政大臣会议的信件,被送往晋南,令周国的兵部尚书,重新招募卫所兵。
并且命令所有的虎贲军,分批进入乾国各州府,听候命令。
与此同时。
无论是秦兴言,还是周国的户部尚书,都开始募集钱粮,为接下来规模浩大的战事做好准备。
与此同时。
因为吴国驱逐了乾国的票号,长安月报开始抨击吴国朝廷,上至吴国皇帝、内阁首辅,下至姑苏府尹,骂了一遍。
翌日。
礼部就紧跟着发出邸报,怒斥吴国朝廷背信弃义,撕毁契约,号召在吴国行商的乾国商贾,带着货物以及妻儿老小,回到大乾,以此表达对吴国朝廷种种举动的愤怒!
这一系列的举动,就是傻子也能嗅到风雨欲来的味道。
因而,短短三天的时间,就有大批的乾国商贾收拾行李,从吴国赶回乾国。
看小说上www,9biqu.com
同时,虽然秦兴言以户部尚书的身份,在各大报纸上一再强调,会保证吴国商贾在乾国的利益不受到侵犯。
还是有一批吴国商贾,回到了吴国。
对这一部分人,方修也并没派人阻拦。
时间流逝。
转眼间,半个多月过去了。
燕国的局势仍旧处在不断的变化中。
五万欧罗人已经开始围攻燕国都,但是并未取得明显的战果。
燕国各地的燕军受到勤王的圣旨后,已经做好准备,向燕国都进发。
不出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对欧罗人展开反包围。
因而。
欧罗人必须在一个月内攻下燕国都,否则就可能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便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之前所做的一切都会化为乌有。
不过,根据第一庄的调查。
大洋上欧罗人的舰队,已经离开,似乎是在为下一波的进攻做准备。
若是欧罗人还会派出第二波的大军,那么最终的结果就另当别论。
燕国和欧罗人的战争,未来的走向仍旧是一个未知数。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接下来的一个月内,乾国和吴国必有一战!
转眼间,已是四月。
春风清拂,和煦爽心。
阳光温和不燥,使人透心的舒坦。
相国府里。
方修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浏览燕国的舆图。
杨玉环站在他的身后,一双小手,轻轻的给他揉肩。
“相爷这几日又清瘦了一些。”
小丫头一边揉肩,一边有些心疼的道。
“可能是因为这段时间晚上没能好好休息。”
方修随口道。
这段时间,方修都是住在相国府。
杨玉环自然也是珍惜方修留在相国府的每一份每一秒,恨不得时时刻刻跟他腻在一起。
听见方修似乎别有深意的话。
杨玉环精致的脸蛋露出一抹红晕,改口道:“咳咳......其实奴家觉得,清瘦一些也没什么不好。”
方修听见这话,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没有拆穿她的小心思,只是道:“从明天开始,本相要住到宫里,你是留在相国府,还是跟本相一起入宫?”
话音落下。
杨玉环有点儿懵,问道:“相爷以后都不回相国府了吗?”
她其实并不想去宫里。
毕竟宫里的规矩很多,她去了以后,必定是宫女的身份,难免受到约束。
最重要的是,到了宫里以后,再想陪着方相一切休息,绝对不会再像现在一样容易。
对她而言,相国府是家,宫里不是。
方修道:“只是接下来的两三个月住在宫里,多事之秋,朝廷事务繁杂,住在宫里能节约许多时间,省得麻烦。”
杨玉环听见这话,松了口气,道:“那奴家愿意入宫伺候相爷。”
方修转头看向她,眉头一挑,问道:“你不怕入宫以后,受到约束?”
杨玉环一脸认真道:“相比受到约束,奴家更怕醒来以后,看不到相爷。”
不得不说,小丫头平日里虽然绿茶了一些,但是在方修的面前,就是一个无比体贴懂事的好妹妹。
这番话说出来,就连听惯了谄媚之言的方修,也不由感到一阵温暖。
他伸手捏住杨玉环柔若无骨的小手,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
还没开口,就听见不远处传来声音。
“啧啧啧......几日不见,玉环妹妹还是一如既往的贴心呢。”
杨玉环微微一怔,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就看见一袭红色罗裙的妲己站在那里,正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
“狗妲己!又来破坏气氛!”
杨玉环腹诽了一句,脸上却是和颜悦色,道:“妲己姐姐回来啦,这几日在外面奔波劳碌一定辛苦了,妹妹这就去给姐姐斟茶。”
说着,就斟茶去了。
她知道,这段时间,妲己确实辛苦。
和妲己针锋相对,或是明里暗里的与她作对,必定会引起相爷的反感,所以没有计较她突然冒出来,打破美好气氛的事情。
若是放在以前。
杨玉环肯定又要茶言茶语几句了。
片刻后。
杨玉环端了一杯泡好的清茶,回到院子里,递给妲己。
“这么乖?”
妲己伸手接过茶盏,脸上露出一抹诧异,仔细的打量起了茶杯,喃喃自语道:“该不会在茶水里加了什么东西吧。”
“......”
杨玉环听见这话,恨不得上去掐她一下,深吸一口气,暗自念叨:不跟她计较,不跟她计较......
方才平复情绪。
妲己见杨玉环一副吃瘪的模样,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
将手中的清茶一饮而尽,看向方修,道:“相爷,您之前吩咐的吴国宝钞已经仿制出来了。”
速度还挺快。
方修听见这话,眉头一挑,看向妲己,开口问道:“有样品吗?”
“奴家带了。”
妲己伸手从怀里取出两张吴国宝钞,递到了方修的手上,道:“相爷您先看看,若是奴家不告诉您,这两张哪一张是真,哪一张是假,你能区分它们嘛。”
方修伸手接过了两张吴国宝钞,放在阳光下,仔细的对比了起来。
别说,还真是一模一样。
“玉环,你也来看看,能不能找出不同。”
方修招了招手,道。
“是,相爷。”
杨玉环立刻喜滋滋的凑到了方修的跟前,仔细的端详着两张宝钞。
两人看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愣是没有找到一点不同。
“这两张明明就是一样的嘛!”
杨玉环撅了撅嘴,看向妲己,道:“妲己姐姐该不会是拿了两张真的,来戏弄相爷吧。”
妲己听见这话,精致的脸蛋露出笑意,道:“玉环妹妹过奖了。”
“......”
杨玉环一愣,心道,谁夸你了。
“相爷左手的这一张是吴国印制的宝钞,而相爷右手的这一张,则是工坊仿制的宝钞。”
妲己走到方修的跟前,脸上露出骄傲之色,信誓旦旦的道:“奴家敢说,就算是吴国印制宝钞的人来了,也看不出这两者的不同!”
方修听见这话,脸上露出满意之色,站起身,捏了捏妲己的脸蛋,笑道:“做的不错......想要什么奖赏,只要是本相能办到的,全都答应你。”
妲己见方修高兴,心里同样高兴。
满足感油然而生,笑颜如花,柔声道:“能为相爷办事,就是上天给奴家最好的奖赏。”
杨玉环在一旁,见到这一幕,好看的眸子里写满了羡慕嫉妒恨这五个大字。
只可惜,她实在是没有生意上的天赋,无法为相爷分忧。
平日里只能充当小丫鬟的角色,照顾好相爷的衣食起居。
“前几日,吴国商贾一起给陛下进献了一枚夜明珠,看着很漂亮,明日入宫,本相拿来给你看看,你要是喜欢就留下。”
方修看着妲己,柔声道。
他知道,妲己和小女帝不同,对奇珍异宝还是颇感兴趣,所以用难得一见的夜明珠作为奖赏。
虽然不给任何奖赏,妲己还是会尽心尽力的办事。
但方修自己心里过意不去。
妲己听见这话,沉默了几秒,忽然小声道:“相比夜明珠,奴家倒是希望相爷陪在奴家的身边。”
一旁。
杨玉环心道:这该是我的词啊!你怎么把我的词说了!
方修想了想,道:“明日入宫后,本相会禀告陛下,让陛下腾出一座宫殿,给你和玉环休息,今后你们只要愿意,就住在宫里,只要不做太过分的事,不会有人约束你们。”
妲己和杨玉环听了,脸上都露出欣喜之色。
而杨玉环近乎是脱口而出,问道:“相爷,什么是过分的事?奴家心里好有个数。”
方修想了想,道:“只要别放火烧了太后的寝宫就成。”
杨玉环听见这话,眉目间满是笑意,心想:这么说,半夜偷偷溜进相爷的屋子里,不算过分的事咯?
话说回来,相爷住在宫里,应该是和女帝陛下住在一起,就算是溜进去,也做不了什么吧。
一念至此,她又有点失落。
此刻。
方修已经将注意力放在了手里的宝钞上。
他看着压根区分不出真假的吴国宝钞,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片刻后,做出了决定,俯身在妲己的耳畔吩咐了起来。
妲己听着听着,表情发生了一些变化。
“本相方才所说,都记住了吗?”
方修看向妲己,开口问道。
妲己的表情有点儿奇怪,但还是点了点头,道:“奴家记住了。”
方修道:“是不是觉得本相的手段有点下作?”
妲己忙不迭地摇头,道:“对付敌人,用什么手段都不过分,奴家只是在想,若是按照相爷的吩咐去做,且一切顺利,岂不是朝廷不用对吴国用兵,吴国自己就乱成了一锅粥?”
方修道:“若是一切顺利,到时候,就是吴国迫于无奈向我大乾用兵,以逸待劳,李邀月的胜算就又多了几分。”
妲己听见这话,看向方修的眼神更加的崇敬,心里也更加的钦佩。
“若是无事的话,就先去将这件事情办了,晚上记得回来吃饭,本相摆宴给你庆功。”
方修语气柔和道。
妲己行礼,笑道:“奴家喜欢葡萄酒,相爷别忘了多备一些。”
“记着了,去吧。”
“奴家告退。”
............
妲己离开相国府后,来到印制宝钞的工坊,按照方修吩咐的,分出一部分人,培养新的工匠,开设新的工坊,全力印制吴国的宝钞。
接下来,短短几天时间。
就有价值数万两银子的宝钞,被印制了出来。
这些宝钞全都通过渠道,交到了蛰伏在吴国的第一庄的影卫的手里!
吴国,姑苏府。
绚烂的阳光洒在这遍眼都是的绿瓦红墙之间。
突兀横出的飞檐,高高飘扬的招牌旗帜,粼粼而来的车马,川流不息的行人,构成一副盛世的图卷。
作为诸国最为繁华的几座城池。
街上来往的商贩和行人络绎不绝。
就算是不挨着任何节日,气氛仍旧火热。
即便边关战事将启的消息已经传开。
距离边关甚远的姑苏府百姓,仍旧悠闲自得,对此并不在乎。
此刻。
向东西两边延伸的街道上,坐落着各种茶坊,酒肆。
茶客们坐在雅间里,一边品茶,一边闲聊。
耳畔是清雅的小调。
眼前是小桥流水。
十分惬意。
茶坊的某处雅间里。
大腹便便的商贾,贾似甄坐在木椅上,端着茶杯,神色悠闲。
在他的对面,同样坐着一名商贾,瞧着清瘦一些,同样端着茶杯,看着气质不凡。
“贾掌柜这一次打算买多少粮食?”
清瘦商贾抿了一口茶,看向大腹便便的贾似甄,开口问道。
贾似甄没有回答,只是缓缓地伸出了一根手指。
清瘦商贾见状,眼眸一亮,开口问道:“一万石?”
贾似甄轻轻地摇了摇头。
清瘦商贾听了,眸光瞬间黯淡了一些,道:“若只是一千石,贾掌柜今天就能将粮食带走。”
这个时候。
贾似甄终于开口,语气平淡的道:“兄台误会了,在下所说的是十万石!”
话音落下。
清瘦商贾瞪大了双眼,嘴巴微张,一脸的不可置信。
十万石粮食!
按照吴国的粮价,若全部都是稻米,至少能赚个三四万两!
这一笔生意若是能够谈成,比他几年的生意赚的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