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 第260章 苦一苦百姓
听见这话,武明空眉头微蹙,陷入沉默。 片刻后。 她清冷的眸子,望向秦兴言,面无表情的道:“说来听听。” “是,陛下!” 秦兴言应了一声,沧桑的脸庞露出郑重之色,沉声道: “朝廷想要兼顾灾民与战事,必须要有足够的银子,但自去年冬天开始,国库的银子绝大多数都投入到了火器的生产上,即便提高了商税,也没有太多的盈余......” 话还没说完,就被女帝打断。 “无关紧要的废话少说,告诉朕,你如何打算?” 听见这话,秦兴言一脸郑重的道:“臣打算发动各地的富商与士绅,用银子和粮食,买下受灾的田地。” 话音落下。 礼部尚书杜晨安和工部侍郎赵子正,立刻就明白了秦兴言的想法,纷纷注目,眼神古怪。 看小说上www,9biqu.com 武明空皱起眉头,问道:“你的意思是,让农户将受灾的田地卖出,换取粮食,朝廷的粮食一石不动?” 秦兴言回道:“并非一石粮食都不赈济,那些没有田地的佃户,朝廷还是要开仓放粮,而那些有田地的农户,卖掉田地,得了粮食,就不再需要朝廷赈济。 这些农户,虽然失去了田地,但是等到来年,依靠租大户人家的土地,照样可以生存......” 话还没说完。 一旁的赵子正就忍不住打断了他: “秦尚书执掌户部多年,应当不会不知,这样的灾年,富商和士绅会想方设法的兼并土地! 往年五十两银子才可买一亩田,遭了水患,二十两银子就可买一亩,受灾严重的府县,十两银子就可以买到! 百姓得了银子,换取粮食,的确能熬过这个冬天,但是等到来年呢? 有田地,百姓尚且生活的如此艰辛,没有田地,就只能做那些富商的佃户,到时候只怕是活的连猪狗都不如。 徽州几十万的百姓,因为一场水患失去田地,来年免不了心生恼怒,到那时,万一激起民变,秦尚书能否担得起责任?” 说着说着,赵子正不由得面露怒容,对秦兴言这样时刻想着搜刮民脂民膏的蛀虫,丝毫不加掩饰的鄙夷。 秦兴言听见这话,瞪向赵子正,脸上同样露出恼怒之色,冷冷道: “本官倒是还有一个办法,便是将导致此次水患的罪魁祸首,全部抄家问斩,搜刮出的银子,赈济灾民!” 赵子正丝毫不怵,针锋相对道: “北柳河水患,工部确实难辞其咎,只是我工部乃是个清水衙门,就是将所有的官吏抄家问斩,搜刮出的银子,怕是也比不上一位户部员外郎。” 面对这样的冷嘲热讽。 秦兴言张了张嘴,就要反击。 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见小女帝一声怒喝。 “够了!” 听见女帝的声音,两人瞬间不敢再说,低下了头。 武明空冰冷的眸子,望向两人,压着怒火道:“就在此刻,徽州几十万百姓正在受灾,前线的将士即将断粮! 你们两个竟还在这里,翻一些陈年旧账,互相指摘!要不是朝廷暂无可用之人,朕恨不得立刻砍了你们的脑袋!” 这话说的极为严厉。 即便是身为方党核心成员的秦兴言,心里都忍不住一颤,忙不迭的跪在地上,谢罪道:“臣万死之罪!” 一旁。 赵子正也跪在了地上,紧跟着道:“臣万死之罪!” 武明空看了俩人一眼,深吸一口气,尽量平复自己的情绪。 片刻后。 她看向秦兴言,面无表情的道:“方才赵子正所说,往年一亩田地能卖五十两,遭了水患,只能卖二十两,是否属实?” 秦兴言犹豫了一下,回答道:“回陛下,确实如此。” 武明空道:“若是官府强制所有受灾的田地,收购的价格,不得低于四十两,是否可行?” “这......” 秦兴言犹豫道: “朝廷与燕、周两国的战事还未结束,商贾的生意并不好做。 有空闲的银子,他们宁愿放在府上,也不愿拿出来,除非田地的价格够低,否则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去买。” 话音落下。 赵子正眸子里迸发出怒火,瞪向秦兴言,想要说些什么,想到女帝之前的呵斥,又硬生生的忍了下来。 就在这时。 秦兴言继续道:“恕臣直言,北柳河决堤,朝廷又连年征战,纵然是富商家里也没太多的余粮。 若是用强硬的手段,逼迫他们用高价购买田地,就等同于逼迫他们赈灾,如此一来,朝廷必定会陷入动荡。 因而,只能让富商用低价购买田地,他们有利可图,才会心甘情愿的交出银子和粮食。 至于徽州的百姓…… 他们得了粮食,能够度过这个寒冬,也不会闹事,只有等到了明年,他们发现没有田地,难以维持生计,方才会心生恼怒。 到了那个时候,朝廷已经度过难关,可以给予卖田的百姓一定的补偿。” 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可是。 赵子正的表情却是更加的愤怒。 别说是他,就连一旁的杜晨安,表情也变得有些不太对劲。 武明空注意到两人的神色,立刻意识到,情况绝不是秦兴言说的一般。 于是,开口问道:“照你这般说,让百姓低价卖出田地,有百利而无一害?” 听见这话,秦兴言忙不迭的道: “回陛下,并非如此,纵然臣巧舌如簧,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百姓贱卖了田地。 失去赖以为生的田地,一年两年,或许能够维持生计,但是时间一长,必定会产生极大的后患。 但是,事到如今,在不影响前方战事的情况下,臣能想到的只有这一个办法,说到底只是权宜之计......” 话音落下。 一旁的杜晨安忍不住开口道:“秦尚书此计确实可行,只是......雍州的百姓要苦上好一阵子。” 赵子正压低声音,冷冷道:“岂止是苦一阵子,简直是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秦兴言望向赵子正,冷哼一声,没有接话。 武明空深沉的目光在三人的身上扫视一圈,立刻意识到。 这个法子的本质就是搜刮百姓身上的民脂民膏。 用他们的田地,度过难关。 至于之后如何,料想也不会有人关心。 一个小小的徽州,百姓加在一起也不过几十万。 就算是真的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又能掀起什么风浪。 无非就是让朝廷多背负一些骂名。 沉默良久。 武明空望向三人,缓缓开口,问道:“除此之外,可还有其他的法子?” 秦兴言和杜晨安互相对视一眼,皆是陷入沉默。 赵子正犹豫半晌,沉声道:“若是不苦百姓,唯有一计可行。” 武明空望向他,淡淡道:“说来听听。” 赵子正沉声道:“与周国议和!积蓄实力,来年再战!” 此话一出。 气氛瞬间凝固。 无论是方党的杜晨安,秦兴言,还是皇党的赵子正,林宛儿,全都陷入沉默,静静地等待着女帝表态。 沉寂了好一会。 最终还是杜晨安站了出来,打破沉默。 “与周国的战事,朝廷占据上风,等新一批的火器制作完成,用不了多久就能长驱直入,覆灭周国! 到了那时,周国并入我大乾的版图,朝廷的实力必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陛下与方相一统天下的霸业,奠定了基础,若是能实现这样的宏图霸业,苦一苦徽州的百姓,算不得什么。” 赵子正犹豫了一下,反驳道: “朝廷确实占据上风,但是,即便是攻无不克的白将军,如今也因为缺少火器,被虎贲军拦在了岭北道外。 若是周国一直与朝廷僵持,燕国与吴国,说不准会趁机发难,到时候朝廷就会陷入三面为敌的境地! 再者说,唇亡齿寒的道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若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取得胜利,诸国绝不会放任朝廷灭亡周国!” 秦兴言听见这话,冷哼一声,提高声调道:“这些不过是你的揣测!事实如何,没人清楚! 纵然真如你所说,诸国不会坐视不理,朝廷无非也就是多生产一些火器! 只要有方相坐镇!再多的敌人,也只是蝼蚁!强如燕国,派出三十万大军,还不是尽数被方相击败!” 赵子正望向秦兴言,神色无比的凝重,沉声问道:“那徽州的几十万百姓呢?” 秦兴言沉默了一息,正色道:“与陛下和方相的鸿图霸业比,几十万百姓又算得了什么?” “陛下和方相心里装的是万州九方,而不是小小的一州之地,几十万的百姓!” 说到这,顿了顿,提高声调道: “老夫知道,你顾忌名声,不愿在青史上留下骂名!” “无非就是再苦一苦百姓,骂名本官来担!与你无关!” 话音落下。 养心殿外,死一般的寂静。 杜晨安看向一旁的秦兴言,在心里叹了口气。 他知道。 秦兴言这一次极力想要变卖百姓的田地,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方相的宏图霸业! 毕竟。 兼并土地这样的事情,古往今来,皆是重罪! 将来这件事情流传出去,他这个户部尚书必定是遭人唾弃,遗臭万年。 另一边。 赵子正心里也清楚。 秦兴言在这一次的水患中,捞不到太多的好处。 听见“苦一苦百姓”的论调,他心里虽然恼怒,但也没有再开反驳。 而武明空,则是站在原地,精致的脸蛋没有任何表情,陷入沉思。 战事进行到这个阶段,也该到了议和的时候。 但是。 她本来已经打定主意,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与周国议和。 如今,一场突如其来的水患,打乱了她原先的计划。 一边是覆灭周国。 一边是救济百姓。 武明空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 思索良久。 她的脑海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 “若是方修,他会如何抉择?” 依照她对方修的了解。 他大概率会选择苦一苦百姓吧? 毕竟,他曾经也说过,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相较于覆灭周国,将其纳入大乾的版图,一州之地的几十万百姓,确实算不了什么。 一念至此。 武明空望向秦兴言,缓缓道:“朕决定......” 三个字一出口,瞬间吸引了三位重臣的注意力。 三人皆是瞪大眼睛,盯着武明空,略显焦急的等待。 武明空看着他们,不知为何,脑海里忽然浮现出当年在慈幼局看到的那些乞儿的脸。 一旦决定苦一苦百姓,几年的时间,徽州就会多出几十万生活困苦之人。 其中会有相当一部分,生活的还不如那些慈幼局的乞儿! 想到那满是冻疮的脸庞。 话到了嘴边,如何都吐不出来。 “呼——” 武明空深吸一口气,尽量平复自己的情绪。 片刻后,缓缓道:“让徽州的官府开仓放粮,赈济百姓,是否允许富商收购当地的田地,三日后,再做决定!” 听见这话,三人皆是一怔。 “朕方才所说,你们没听见?” 武明空皱着眉头,不冷不淡的道。 三人见状,忙不迭的行礼:“臣遵旨!” 三言两语间,这件事情就被推迟。 之后。 赵子正和秦兴言又开始围绕如何重建堤坝展开了一番争辩。 将水患的事情,商议的差不多了。 三位重臣再次行礼,齐声告退。 他们离开后。 养心殿外,只剩下武明空一个人,安静的站在原地。 一阵凉风袭来,让她觉得心底涌上一股寒意。 站了片刻。 她回到了养心殿,提笔写信。 将今日商议的事情,删繁就简,书写成文。 “将这封信件,用八百里加急送往卧川府,交给方修!” 武明空将信件折好,递给一旁的林宛儿。 “是,陛下!” 林宛儿应了一声,不敢耽搁,拿着信件,快步离开。 一日后。 卧川府。 勾栏听曲的方修收到了小女帝的信件。 仔细的浏览了一遍后,他的神色也变得凝重,整个人陷入了沉思。 不知过了多久。 台上的小娘子已经谢幕。 他才从思索的状态中回归,看向侍卫,吩咐道:“去取笔墨纸砚。” “是!” 片刻后,侍卫取来了笔墨纸砚。 方修提笔写信。 开头便是。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