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 102.有请各位互动,小奏鸣曲战役
掌声迎出第一位小选手。 小选手身穿白色衬衣黑色西裤,脖子上系着红色领结。 对于第一位登场选手,大家总是给予一些特别的关注。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马翔宇向场中央的钢琴走去。 孩子步伐间距短,移动速度肉眼可见的平稳,双手轻微随意摆动在身体两侧,看起来轻松自然。 还不错,一众评委点点头。 通常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公开舞台表演,登台过程或多或少都会显得有些拘谨。 这位马翔宇小朋友虽然谈不上收放自如,但至少身体还算松弛。 在此环节李安想多给这名孩子加三分,因为对方是第一个登场的选手,能拿出这样的状态,确实不错了。 下意识扫了眼这名孩子的指导老师一栏。 孙浩。 一秒记住www.9biqu.com 他不认识。 听听看吧。 听先听一下,李安在心里提醒自己放低预期。 如果这次他也布置莫扎特作品,毫无疑问,他依然只会给车琳布置。 舞台上马翔宇小选手已经坐下,调试完琴台起了个小范,接着开始演奏。 “当——” “当-” 左右手两个声部几乎同时在钢琴上响起,李安放下了手中的笔。 稍微严格一点,就这首作品的开头,孩子已经失败了。 不谈音色,不谈莫扎特的左手连音线,就只说谱面的基本要求,就说全曲第一个音,带着琶音式倚音的mi还没出现,孩子左手的伴奏声部就急不可耐的落下。 这种奏法让人听起来很难受。 打个不算恰当的比喻,就好比在1和3中应该夹着一个2,可这孩子在偏偏要填写一个1.5。 左右伴奏和右手正拍没有对齐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依然抛开风格,因为是a大调作品,作品中必然会出现黑键,孩子在第二小节左手第一个音的黑键升fa下键中明显出现力度减小,并带有僵硬感,导致音乐阻塞。 该音需要左手大拇指配合手腕动作来完成,考虑到上一小节的左手伴奏跨度略大,此处下键确实需要给予一定程度的注意,可孩子像是很勉强的用拇指够到这个音,然后将其按下。 在第二个问题中,暴露出孩子的两个基本问题。 - 吴复生眨眨眼。 第一,并没有很好的掌握左手大拇指的立 第二,左手手腕在演奏中的移动技术严重不达标。 手腕的问题甚至大于手指的问题。 听完整曲,吴复生接着将手中的打分册合上了。 左手老汤在马翔宇的名字后面打了一个70分,右手金佳琪给马翔宇打了35分。 掌声下,老汤小声问吴复生:“你怎么合起来了?” 吴复生一边鼓掌一边侧脸看了眼老汤手里的评分册,笑道:“真敢给啊。” 老汤哈哈:“我觉得后面还不错啊,有几处小连线弹得还挺好。” - 掌声落下,第二名小选手在播报中准备登场。 李安没有着急拿起笔,他左手的黄娟和吴斌也没有动笔,倒是右手的老头侧过来开玩笑似的的问他:“李顾问觉得这孩怎么样啊。” 这位艺协的老爷子就是来凑个数,顺便挣点外快,秦勇专门安排的坐席顺序,也提前和李安打了招呼,去年蓝天评选先进艺术单位的时候老爷子给帮了点小忙。 李安笑笑,“您老人家又来考我。” 夏老头跟着咧咧嘴,“再听听。” 从早晨吃饭到开会,这位夏老头就一直和李安坐在一起。 - 第二位小选手登场,一个红裙小姑娘,11岁,胖乎的挺可爱。 从登台到落座,举止动作小心翼翼,带着点紧,松弛状态上明显不如马翔宇。 演奏曲目也是一首古典主义时期非常出名的作品,克来门蒂的c大调小奏鸣曲。 op36-1。 这首作品几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琴童都弹过,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 哪怕是没有弹过钢琴的人,听到开头旋律响起都能从记忆深处挖掘出一丝印象。 同样这也是一首在比赛中被弹烂的作品,出场率丝毫不比莫扎特k545低。 虽然二曲难度不在一个级别,前者3级左右,后者6级左右,但是以李安的教学及演奏经验,能在三级阶段弹好克来门蒂36-1的孩子,未来也有极大概率能在6级左右把莫扎特k545弹个像模像样。 反观如果一个甚至考到八级都弹不好k545的孩子,让他再去弹3级的克来门蒂36-1,李安敢打包票,也一定弹不好。 这里面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关键词,小奏鸣曲,包括库劳海顿贝多芬这一些列古典主义时期重要作曲家笔下的小奏鸣曲,真的不止是谱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要知道它们的爹可是奏鸣曲,钢琴音乐发展到今天,奏鸣曲在一众音乐题材中称老二,就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曲式敢自称第一。 把奏鸣曲式展开讲,不亚于八股文。 那么小奏鸣曲,至少也占四顾吧。 李安看着舞台上的孩子的演奏姿势,那面无表情的样子,他心想孩子自己心里一定是不快乐的。 至少琴声是这么告诉他的。 听完第二乐章慢板,钢琴前的红裙少女就站起来了,李安一愣,第三乐章不弹了? “哗———” 孩子鞠躬下台。 一旁黄娟起笔打分,给了一个75分。 接着一个个评委都开始动笔。 李安看见夏老头给女孩打了一个82分,接着给上面的马翔宇打了85分。 他打算再等等。 等前五个孩子都结束。 目光落到第三个孩子的指导老师上,他心中还是比较期待的,当然,另一原因是贾明玉给他的信息里提到了这个孩子的名字。 “a组003号,李彤,表演曲目,车尔尼139练习曲,54。” 李安率先带头鼓起掌,夏老头跟着鼓起掌。 李彤年龄看起来并没有比上一位红裙少女大多少,戴个眼镜,走路手臂甩的也算自然。 鞠躬落座,调整琴凳,接着在准备演奏前多呼吸了一会。 李安注意到这个细节,心里给了个好评。 他也不知道师姐怎么会选到这样一首曲子,够偏,从某种程度来讲,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也足够难。 悄悄地说,连自己都没练过这首练习曲。 随着一口轻呼,钢琴前的李彤双手同时下键。 音乐随着响起。 听起来完全不对称的旋律和伴奏组合到一起,竟然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 李安听到这里给这孩子的耳朵点了个赞。 - 听到第四小节,老汤心里也松了口气,还行还行,他看到这首曲子的时候,真担心孩子弹不好。 作为一个演奏过车尔尼全部作品的选手,在这套139里让他挑一首他认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他首先就会想到第54首。 作为一本从599到849过渡的教材,139从编排上远不如599和849那么集中系统,但它最大的特点——主打一个双手不对称节奏的训练。 —— 什么叫双手不对称训练,这次举个恰当的例子。 做个小游戏。 您现在伸出左右手。 手背朝上放在双腿上。 然后抬起来,保持不动。 深呼一口气,心里数个1、2、3、4。 接着同时将双手放下去,碰到腿再抬起来。 从上移动到下,再升回原位,即一下一上,这叫一拍。 现在再落下去,再抬起来,抬落的速度无所谓,只要均匀即可,循环几次。 哎,这就叫打节奏训练。 咱们刚才做的这个节奏训练属于双手同向对称练习。 左手打一拍,同时右手也打了一拍。 简单吧。 好,现在提要求了。 左手打三拍,右手打两拍,要求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即左手完成第三拍的时候,同时右手要完成第二拍。 试试吧各位。 这就叫三对二(二对三),双手不对称节奏训练。 要是您第一次做就完成了,还觉得这太简单了,那我得说声您可惜了,不妨再在这个基础上嘴里再喊出来1、2、3、4试一试。 —— 139就是这么一本教材,不对称技术训练是它的最大亮点。 54条又是其中具有相当难度的一条,集中了三对二,四对三的左右手不对称训练,是在同等成都中具有相当难度的一首。 吴复生得说这名叫李彤的孩子挺不错,这个程度的孩子想把连篇不对称节奏弹得如此均匀,且速度保持住,不仅需要点天赋,还需要相当量的练习。 从悦耳程度,这首车尔尼练习曲肯定没有刚才的两首小奏鸣曲好听,但若从完整的完成度来讲,李安认为李彤在这三个孩子里是完胜的。 练习曲里没有音乐么? 哪怕是被一些人评为“流水线高产作曲家”的车尔尼,他的练习曲也不是一带你音乐性都没有的。 关键是得找到其中的音乐。 李安没有弹过这首曲子,但是他有耳朵啊,当李彤手下的旋律从右手转到左手之后,右手变伴奏,三对二变成了二对三,左右手音型互换,右手演奏双声和弦,这里李彤不但没有改变不对称节奏的韵律,同时右手做到了瞬间变弱,把音量让给左手旋律。 音乐从低音区缓缓流淌而出。 所有的转换就是在一吸间,李彤全部高质量完成。 “哗————” 李彤奏完起身抚琴转身鞠躬下台,一连串的动作行云流水。 李安心笑师姐也真是,这水平还用打什么招呼,稳稳的复赛选手啊。 提笔从上到下连打三个分数,83,80,92。 看到李安打下的三个分数,夏老头跟着在李彤名字后面打了一个88,他本来想给李彤打一个90分,不过再过一人就到李安的学生了。 夏老头心里琢磨的是这个。 “a组004号,张吴浩瀚,表演曲目,库劳d大调小奏鸣曲。” 又是一首小奏鸣曲。 台下不少家长都发现了这个问题,怎么全是小奏鸣曲。 “哗————” 掌声迎出四号小选手。 这位选手也是第一位登场的蓝天学员,林荫校区宋老师的学生。 四号小选手可能有点紧张,鞠完躬坐下就开始弹,没有做好演奏准备,速度起快了,导致第二小节左右手就没有对齐。 可以说节奏一塌湖涂,。 这孩子就是开头速度起好,后面也得出问题,曲子根本就没练好就拿上台。 三首小奏鸣曲里,就属这个浩瀚同学弹得问题最内个,按照早晨开会定的评分标准,李安都不知道该怎么给这个孩子打分。 哎,李安叹了叹,再次扫过孩子的指导老师一栏,宋丽娜。 这个同事的名字他记住了。 眼见四号小选手就要奏完,李安目光不由得飘向后台入口看了一眼。 也不知道小刘这会儿干嘛呢。 昨天他还信誓旦旦不担心,可此刻自己坐在这个位置,再想到自己的孩儿们就要上台,他反而有点紧张起来。 “哗————” 掌声送下四号小选手,迎上五号小选手。 “a组005号,刘丰瑞,表演曲目,布来克,哥布林之舞。” 听到是这首曲子,吴复生点点头,终于有点新鲜东西了。 看吴复生的模样,一旁老汤忍不住笑了一下,他和金佳琪默契的相视一眼,两人决定不提醒吴复生这是李安的学生。 语音播报落下,一众评委若有若无地都往席间看了看。 每个人手中的评分表上,刘丰润的指导老师一栏都大写着李安的名字。 李安不知道有人在往他这边看,他此刻的注意力已经全部放在了出场的小刘身上。 第一次以评委的身份坐在台下看着自己的学生走上赛场舞台,原来是这种感觉。 有些复杂,他心里对小刘说了声加油。 反观舞台上,一身黑色衣裤的小刘看起来很显瘦,整个人肢体间给人的感觉轻松得不像话,走到钢琴旁鞠躬落座,调整琴凳,然后耸耸肩抬起手。 李安眼睛一眨不眨地瞪着舞台,心里却提醒自己放松点,提醒自己现在只是评委老师。 与他预料的起手时机完全一致,小刘落键一瞬,整个上半身肉眼可见的向键盘方向倾斜,双手像是被身体通过双臂推到了键盘上。 “当——” 一声明亮的属七和弦重重的从钢琴扬起的响板冲至舞台上空。 台下吴复生坐了起来,他坐起来并不是因为这个孩子的第一组和弦完成的有多完美。 是他听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大和弦发力,他敢肯定,这动静背后,必然有一个非常精通大臂发力的老师在指点。 就一个和弦,他就能感受到这个孩子指下的不同之处。 他忍着翻开评分册的冲动,将注意力集中到迎面而来的快速跑动中。 听了一会儿他轻轻笑了笑,这熟悉的松键感觉。 如果李安把他当做对手,他不敢说自己是最了解李安的对手,但也是相当了解那一档的。 他仔细研究过很多李安的演奏视频,李安收指有一个非常非常明显的特点。
 新书推荐: 每个世界苏一遍 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狂野墨西哥,从越狱开始 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 百岁大爷网恋奔现,我真是00后 不科学影帝 梦魇游戏:举世皆敌,我来狩猎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