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明嫡子 > 第七百三十三章 会变蛇的胡姬
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之下。 大明的百姓,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喜欢看热闹的人。 论喜欢凑热闹探讨八卦的程度,就没有人能比得过中原人。 但是。 当朱允熥这位大明皇太子也想要看热闹的时候。 即便是那名西域而来的胡姬被无数人包围着,也依然是开出了一条过道。 毕竟现在应天城的百姓们愈发的有眼力见。 就算走在朱允熥前面的两名禁军官兵,已经换下了军袍,可那一板一眼的动作,只要是个真的应天人,就都能一眼看出来。 这两人又是京中某个卫所的后生小伙子。 而常继祖在得知能变蛇的胡姬真实身份和目的之后,便全然没了看热闹的心情。 他就走在两名开路的禁军官兵身后,挡在朱允熥的身前。 首发尽在www.9biqu。com 空荡荡的双手,让他只能紧紧握成拳头,才会有那么一丝安全感。 如果这里等下发生意外。 自己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怀中的讯号响炮拿出,对着天空发射。 然后就是游乐场这边布置的兵马司官兵,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围过来,控制现场。 接下来则是建在观景湖区周围的三座瞭望高楼得到讯号,开始调动整个西城区域内部换装过的兵马司和京军官兵前来支援。 整个过程,按照开业日那样的人流量计算,也只需要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能完成。 当常继祖在一门心思计算危机和镇压危机的时间的时候。 朱允熥却显得平静无比。 他的目光,已经能看到人群中,那座极具西域风格的棚子。 在棚子下面充满了来自西域的装饰品。 按照掌握的情况来看。 这帮护送那名能变蛇的胡姬来到应天城的西域人,还会对外售卖西域的特产,借此进一步掩饰他们的行踪和身份。 而在棚子周围,则是一些绘制着西域流行纹样和图案的丝缎和纱巾。 大概是因为前一次的表演,刚结束没有多久。 朱允熥并没有能直接看到那名能变蛇的胡姬。 只是在几道帷幕后,隐隐约约的看见一道曼妙倩影,坐在一只放了羊皮软垫的木箱子上。 仅仅只是一道身影,还被重重帷幕阻挡。 却也能看出,这道身影那娇嫩纤细的身段。 那胡姬似乎很是懂得撩拨男人们的心弦。 明明是歇息的时间,却无时无刻不在有意的展现着自己那惹人注目的身段。 动静之间,胸前浑圆,而腰肢纤细,足可盈盈一握。 继而走向下方。 两团后肉紧致。 便是有重重帷幔阻拦,但也能分辨得出,这女人穿的定是不多。 大抵也不过只是几块薄薄可透的丝带缠绕在身上。 手腕、脖子和腰间,还有些珠玉宝石以金银联接。 一举一动,便是清脆的响声传出。 空气中,弥漫着暧昧的气息。 仅仅只是几个动作,朱允熥就能听到两边的百姓们,那因为加快而变得急促的呼吸声。 大明朝的京师百姓们,对最美好的事物,关注了极大的热情。 相信,若是给他们一个机会的话。 这帮开始腰包鼓起来的京师男人们,定然会将最大的热情灌注给这位西域来的能变蛇的胡姬。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古人诚不欺我。 在应天城百姓日益充盈的钱袋子下,应天官府已经开始有准备的预备提议严控城中勾栏青楼的计划。 这不是官府要禁止这门古老的行当。 即便是有,也不可能在当下的思想和社会秩序中,提出这样的建议。 但因为这几年日益增长的有关于百姓汉子婆娘之间的感情纠纷,衙门愈发头疼,才有了这样的念头。 且不说富裕起来的应天百姓,渐生风流。 只说眼前。 朱允熥已经在周围百姓们那高涨的热情和呼喊声中,到了人群最前面。 “要不要现在就叫人过来?” 常继祖凑到了朱允熥耳边,小声的提议了一句。 朱允熥摇摇头,目光不曾从那重重帷幕之后移开,只是低声询问:“你觉得,我朝女子和外邦女子,有何区别?” 显然这个忽然而来的问题,让常继祖愣住了。 半响之后,常继祖才开口道:“本朝女子,可当家,还可……撑起我朝半边天?” 半边天的话题,是随着今年年初宋柳红三女被征辟入朝为官后,才渐渐在应天府地界上流传开来的。 当下也仅限于应天府一地。 不过总体来说,应天府的女子们,现如今的腰板子也确实是更硬了一些。 毕竟,她们已经取得了和男人们一样的工钱,能够在家中出现失去男人的情况下,仅靠自己干着正经活就能养活家中老小。 朱允熥笑而不语,他在等着常继祖继续做出对比。 常继祖在想清楚之后,也没有停顿多久,便目光淡淡的扫了一眼那重重帷幕之后,低声道:“外邦女子?似是皆不以人论。” 不以人论。 那便是货物,是可以用价格计算的货物。 说到这个话题。 常继祖才稍稍放松了一些,说着自己在讲武堂里听到的各类消息:“与你说,此前在讲武堂的时候,听那些从河西、关西诸卫入学的人说,西域以西,便是权贵人家的女子,那也都活的不像个人。 什么兄弟侵犯,叔伯霸占,屡见不鲜。 而且那边还有些什么神话,便是他们的神,那也是……” 说到这里,常继祖一时间也不知道到底该如何修饰话题。 半响之后,他才说道:“就像草原上的蒙古人一样,他们那些个神,子承父业……嗯,很是……很是让人开眼。” 越是原始落后的文明,便越是没有公德秩序。 一切都是混乱的。 而当这个所谓之文明,包括神系都充斥着淫乱的思想,并且能正大光明传扬的时候,就说明了很多事情。 朱允熥笑笑,轻声道:“那你觉得,这样一个好看的小胡姬,到底得有多大的勇气,才能以孤身犯险来形容,前来应天?” 常继祖迅速的转变了一下身份。 他很快就得到一个答案。 自己一个羞答答貌美如花的小胡姬,细皮嫩肉的,且不说在两国之间即将爆发战争的时候,带着刺探帝国的使命孤身深入帝国京师。 便是那万里路途,也不是自己这个羞答答的小胡姬愿意走的。 “所以,她并不情愿!” 常继祖终于是聪明了一把。 朱允熥左臂撑着右手,手掌虚掩口鼻:“或是被逼无奈,或是另有承诺。但不论如何,也称不上视死如归。而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可以钻的空子。” 说完之后,朱允熥侧目看了一眼大概是在再次发现真相后,重重呼吸的常继祖。 他只是笑了笑,便再次看向那重重帷幔之后。 在那帷幔后。 那道纤细的当真像是一条蛇的倩影,已经是翩翩站起。 这个胡姬也像是蛇一样,走动之间肩头不动,好似真的是在游走一样。 一道一道的帷幔被掀开。 终于。 在周围无数的百姓欢呼声中,脸上带着一块欲拒还迎般半透明丝巾的胡姬,顶着半张脸的彩绘,终于是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 她真的像是一条美人蛇,浑身都是软骨一样的出现在台前。 低沉神秘的乐声响起。 朱允熥只见眼前的视线,正在渐渐变得模糊起来。 “蛇!” “蛇!” “美人蛇!” “……” “真的变了!” “……” 在一片模糊的视野里,朱允熥只听周围的人群中,再次爆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朱允熥目光冷冷的从台上移开,看向身边的表兄弟常继祖。 只见常继祖此刻已经是一副痴男的模样。 微微张开的嘴巴。 朱允熥发誓,这厮的嘴角已经有口水在流出来了。 常继祖的双眼也已经发直。 他的脑袋,明明还在脖子上,却已经是摇摇晃晃像是没了骨头一样。 朱允熥微微一叹,轻轻摇头。 事情到这里,就已经很明显了。 他缓缓举起右臂。 衣袖滑下,露出始终被他藏在衣袖下的短火铳。 这把火铳已经不是最开始的那把。 是张二工他们在不断的改良之后,最终确定的一个型号,同时预计将会在不久之后,大规模配发给明军千户官及以上级别的武将作为最后一道防身措施。 火铳整体更加的短小。 但威力,却也更加的强大。 同样,再也不是单发子弹。 而是创造性的用一根还较为原始的弹簧,在扳机下面增加了三发备用弹,可以通过一个机关快速换弹。 当火铳暴漏出来的时候。 台上的那名胡姬,明显愣了一下。 朱允熥却是沉默不语,已然是将火铳握在手中。 食指压在扳机上。 只需要很小的一点力量。 嘭! 一道巨大的枪声,在游乐场上响起。 瞬间。 所有的欢呼和乐声,都消失不见。 人群在短暂的诧异之后,表现出了慌乱。 而离着朱允熥最近的常继祖,更是猛的一个抽搐,浑身一颤。 但他的双眼却已经恢复了清明。 伸出一只手,紧紧的堵住靠近朱允熥一侧的耳朵。 朱允熥冷笑一声。 手中握着火铳,快速的换上一发弹药,便放下手臂,枪口指地。 而他也已经是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台上,站在那名面色镇定,但眼底却已经流露出慌张的胡姬面前。 嘭! 又是一声巨响,在游乐场的上空响起。 常继祖将手中发射完的讯号响炮丢在地上,带着两名同样恢复过来的禁军官兵,冲到了台上,三人成阵,在朱允熥身后和左右夹击台上的胡姬。 “锦衣卫办案。” 只是一句话,不用常继祖驱赶人群。 周围在接连两道巨响中恢复过来的百姓们,已经是抱着满怀好奇,匆匆的撤离此处。 而在更远处,大队兵马的脚步声传来。 朱允熥一步步的压进面前的胡姬,两人之间已经近在咫尺。 朱允熥只是稍稍低头,就能看到胡姬脖下那片凸起的雪白。 因为脸上丝巾的阻挡,加之半张脸的彩绘,胡姬此刻的表情很难分辨。 但朱允熥还是看出了对方眼底的慌乱和不知所措。 朱允熥微微一笑,抬起左手。 食指贴在了胡姬的耳垂上。 手指肚子刚刚触碰到的时候,胡姬便是浑身一颤,却似乎是明白朱允熥的身份必不简单,人却是不敢动弹半分。 朱允熥手指开始轻轻的滑动,勾住胡姬脸上丝巾的边缘。 轻轻一挑。 阻挡了胡姬半张脸的丝巾,便如同一片薄纸缓缓落下,飘落在地。 而这时候,朱允熥也总算是看清了对方的面容。 高挑的鼻梁下,是一张小巧带着唇珠的红唇。 嘴唇上还有几个颜色稍深一些,却在渐渐恢复正常的痕迹。 这大概是之前,这名胡姬在通过咬住嘴唇让自己保持镇定的方式。 朱允熥淡淡一笑。 右手也默默抬起。 枪口。 抵在了胡姬那细腻不曾有半分褶皱的下巴上。 枪口触碰到的一瞬间。 胡姬嗓子里发出一道宛如猫儿的呻吟声,脸颊也微微上台,顷刻间那双明亮的大眼睛,也已经满是冤屈,水汪汪的似是将要泪下。 这就是一个媚到了骨子里的胡姬。 朱允熥冷哼了一声:“你们,现在已经马踏大马士革的玫瑰花园了吗?” 胡姬又是浑身一颤,眼底露出更加明显的慌乱。 朱允熥笑笑,摇了摇头:“嗯,大概还要些时日。今年,你们的主要精力,是在德里苏丹国方向。按照我朝的情报,要不了多久你们国内就能收到前线的消息,前线大军攻进德里苏丹国的国度德里。只不过……” 这样一个正在成长为东至印度,西至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的庞大中东帝国,并不会存在多久。 漫长的岁月史书中,也不多几页记载。 而这份记载的根源,也不过是一个被东方神秘国度,大明覆灭了的旧日王朝的一个逃往贵族罢了。 在妄图复兴蒙古帝国的过程中,因为试图东征,重新回到中原,伴随着开创者的逝世,而徒然终止。 随后,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分崩离析。 朱允熥充满讥讽的冷笑着。 “可是你们总是记不住,在西方那边土地上,一个突然兴起的王国。无一例外的,纷纷倒在了不知天高地厚的东征路上。” ……………… 月票推荐票(本章完)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