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大明嫡子 > 第六百三十八章 直隶道即将遍地哀嚎
朝廷设立大明银号及大明商号的消息,是伴随着洪武二十九年的秋收正式开始的。 深秋里,江南大地上是一望无际的金黄。 而那些田埂和山上的林木,就成了装点着一块块金黄琥珀的翡翠镶嵌。 这是富饶的场面。 田间地头,无处不在的,都能听到百姓们发出的喜悦的笑声。 这是有关于丰收的日子。 大明洪武二十九年是个难得的丰收年,家家户户的田地里都引来了粮食增产的消息。 百姓们走进放光水又晒干了的稻田里,将那些被金灿灿的稻穗压弯了的稻谷杆子割下,捆扎在一起。 当一片片的金黄琥珀是留下一丛丛短短的根茎,百姓们便会带着满脸的笑容,将远比身子更重的稻谷挑在肩上,送到村庄外的晒谷场。 家中的妇人们便会立马将那一颗颗饱满的稻谷,从沉甸甸的稻穗上分离出来。 各家各户都有一块专属的晒谷场。 看小说上www,9biqu.com 打下来的稻谷,就会立马被摊平在晒谷场上。 今年的光景甚好,秋收前好一段时间开始,便是整日整日的万里无云,如今秋收开始了,也不见会有什么雨水落下。 这时候已经到了正午,温度最高的时候。 秋老虎阵阵灼人。 从天未亮就开始出门的百姓们,按照过往的经验,开始从稻田里走出来,几家人聚在一起,躲在田埂上种植的分界树绿荫下。 几家人的伙食被孩子们装在竹篮里,送到了田埂上。 忙活了一阵天的大人们便开始大口大口的补充着能量,像这样在正午还能有干饭吃的日子,只有在农忙的时候才会出现。 便是这些年大明国力日益强盛,百姓们也开始逐渐流行起一日三餐来,但正午和晚上还是以稀饭伙食汤饭为主。 孩子们在家里,早就围着娘亲、祖母吃饱了肚子,这时候便在田地里逮捉着各种昆虫。 稚童的欢声笑语,取代了百姓们农活时那吭哧吭哧的声音。 应天府靠近镇江府的江边庄子上。 男人们放下了手中的镰刀,躲在林荫下,吃着家中孩子送来的干饭,随着肚子里装进去食物,闲聊也就开始了起来。 “今年老天爷开眼,过年时咱们家也能多些肉吃了。” 一个穿着短袖,戴着草帽的汉子,黝黑的脸上挂着浓浓的笑容,淳朴憨厚。 “要是年年都能有这般好年景才是真的好哦。”有人感慨了一声。 大明立国已经快三十年了,便是鱼米之乡的江南,也是少有像今年这样的好年景。 “放宽心吧,咱们现在用的粮种,可不都是上林苑监的袁少师带着人弄出来的?就算是往后有坏年景,天老爷瞎了眼,有袁少师在,咱们还带怕的?” 有人忽然提到了袁素泰。 而对于百姓们来说,尤其是对于应天府的百姓们来说,袁素泰就是一个人尽皆知的人物。 谁都知道,如今家家户户粮食增产,渐渐都能带着饱肚子上床睡觉,都是因为朝廷仁政,少师袁素泰操劳辛苦,给他们带来的好日子。 “听说袁少师现在已经满头白发了,还整日都在衙门里带着人,想着怎么让咱们家的地增产。你们说这次忙活完了,咱们是不是去一趟,也给老人家送点各家的土特产?” 淳朴的大明百姓,很单纯的想着是袁素泰让他们吃饱了肚子,那他们就不能忘了人家的好。 却有人在一旁嘀咕道:“少师那可是个大官,天天都在忙着大事情,咱们还是不要去耽误少师老人家的大事情了。” “心思总是要做到的,大不了咱们给东西放在门口就走,这样也不耽误少师老人家的事情。” 事情似乎就这么确定了下来,几家男人商量了一下,该带些什么东西送给袁素泰。 随后话题便开始宽泛了起来。 “你们听说了没有,朝廷这一次要在咱们这里变法子了,不再收粮食,该收银子了。” “这是好事啊,卖了粮食把银子给前面村子那头的税署小年轻们,咱们也不用再去服徭役了。官府要是有事,还得给咱们银子去做活。” “合该是说咱们大明朝要盛世了。” 作为京畿之地,百姓们对朝廷的各项政策的了解,总是掌握的更加全面。 向心力,也远比其他地方的百姓更深一些。 众人对直隶道如今要改行计亩征银,革除徭役,改为官府雇佣做工,保持着一致的看法。 “就是有点麻烦咯,还得拉着粮食卖给那些粮铺。要是这帮奸商趁机压价,咱们还能凑足银子?” 百姓并非真的愚钝,经验告诉他们,商人是不靠谱的。 尤其是在这种事情上。 “嘭!” 有人将手中的镰刀,重重的扎在地上,眼神恶狠狠道:“哪个奸商敢压价,咱就去找税司的税兵们主持公道!” “让税兵抄他们的家!” 田埂上,所有人一阵恶狠狠的发言。 而在庄子外的小道上。 一名从镇江府赶过来的粮商,正带着家中的活计,坐在赶着的空马车上,满脸得意,悠哉悠哉的摇头晃脑,望向道路两侧已经收割完的田地。 “今年有个好收成啦!” 粮商满脸的笑容,似乎已经看到家中那藏银的地窖,需要再次扩建的场面了。 掌柜的则是坐在马车前面,亲自为主家赶车。 听着主家的笑容。 掌柜回过头,脸上同样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主家,还得是您会算,知道咱们镇江府的秋粮都被别人盯着了,独独这应天府的秋粮还没有人下手。今年咱们家,定是能狠狠赚一笔的。” 那粮商得意的笑着,盘腿坐在马车上,手掌一下一下的拍打着大腿:“他们哪个晓得,邹学玉先前就是在应天府干知府的。他当了直隶总督大臣,这应天府天然的就是他的自留地。应天府的商家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做事?” 掌柜的有些不懂,疑惑道:“那咱们就能做?” 粮商奸笑了一声:“咱们又不是应天府的人,就算是被总督衙门知晓了,也得行文镇江府的老爷们来找咱们。” 粮商点到即止。 掌柜便更加欢喜的笑了起来。 镇江府的老爷们会来找他们吗? 官府衙门里的那些位老爷们,恨不得他们多赚些银子呢。惟有这样,官府老爷们才能同样过一个好年。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前头的伙计已经是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 “老爷,这边庄子已经到了,那帮田汉正躲晒呢。” 粮商眼前一亮,从马车上站了起来,看向远处田埂下聚集着午休的农户们。 “走!快过去谈妥当了,咱们就往下一个村子赶。” …… “这点银子?俺们不卖!” 村外田埂上,百姓们望着眼前这位陌生的粮商,脸上露出不悦。 只有去年五成的粮价,除非脑子坏掉了,才会将自家今年种出来的粮食卖给对方。 粮商也不表露,只是看了眼面前的这些个乡里巴人,笑着说道:“乡亲们有所不知,谁知道今年这银价噌噌的往上涨。现如今的银价,二两五就能换一两金子,这是往年里能有的事情? 这银价上去了,咱们这粮价自然是要对等的,也不是在下要压价,都是足数的给。 不信?不信你们可以让人去别处问问,可都是这个价。如若不是,我这钱袋子便是你们的了。” 说着话,粮商还将自己腰上挂着的那只鼓鼓囊囊的钱袋子,拍在了停在路边的马车上。 百姓们悄悄看了过去。 估摸着,也能有个十来两的样子。 看粮商的样子,似乎并没有作假,百姓们开始有些迟疑起来。 “要不让人去问问?” 粮商立马附和道:“让人去问。” “那就让狗蛋儿去前面村子问问,顺便让他去镇子上问问最近的银价到底是多少。” 远处天里头,在一众孩子里年纪最大的狗蛋儿,立马得了大人们的指派,撒开腿就往周围最近的一个镇子上跑过去。 那粮商也不急切,更是确定了自己的想法,这应天府的粮商还没有动起来。 自己这一回算是抢占先机了。 百姓们观察了一下粮商,便送来了装着碎茶叶的茶壶。 “天气热,你也不要嫌弃咱们这些人家的茶水。” 粮商满脸笑容,拱了拱手:“正是口渴的紧,多谢诸位了。” 不多时。 狗蛋儿便赶了回来。 顺带着,也将最近的粮价和银价都说了出来。 果然是和这赶来村子里收粮食的粮商说的一样。 看着眼前这些百姓,还在算着那笔账到底对不对的时候。 粮商放下手中的茶碗,在马车上站了起来。 他竖起一根手指头:“我再加价一分,今年田里稻子长得好,这一分该是加的。只要诸位现在和我签了契书,等稻子晒干了,我就让人送来银子,拉走粮食,绝不亏待了大家!” 这是个好粮商啊,不是奸商! 随着加价的话说出来,周遭的百姓们开始觉得这陌生的粮商,应当是个好人。 “我签!我家今年的粮食,都卖给你!” “我也卖!” 一时间,百姓们瞬间变确定了下来。 正当那粮商的掌柜拿出契书,要与百姓们签下的时候。 小道上,却有一队不同于其他军队的兵丁,簇拥着一名骑在马上的文书一样的人赶了过来。 “直隶总督衙门告示!” “直隶总督衙门告示!” “直隶总督衙门告示!” 直隶总督衙门。 这可是现如今直隶道一十八府顶头管事的。 百姓们的动作瞬间停了下来。 而那粮商却是脸色一变,心中有些不安,不知接下来是不是会有什么变故。 官怀恭的脸色很难看,他远远的就看到那粮商正聚拢着一帮乡亲,似乎是在游说着百姓们将今年秋收下来的粮食卖给他。 这帮奸商! 从直隶总督衙门带着人出来的官怀恭,眼底闪过一丝杀气。 他骑在马背上,轻轻一挥手。 立马便有一队税兵向着前面冲了过去,很快就将前面那一帮人给围了起来。 “你们要干什么?” 粮商隐隐约约的有些不安。 望着眼前这些身穿饕餮服,凶神恶煞围过来的税兵,粮商不禁便想起了过去的那些传闻。 这些穿着饕餮服的税兵,可都是杀心深重的啊,只要他们出现,便都是家破人亡的结果。 然而,粮商只是喊了一声。 便立马被离着他最近的一名税兵,从马车上给拉了下来。 粮商脚下不稳,一个踉跄便栽倒在地。 这时候,官怀恭也已经骑着马赶了过来。 他翻身下马,便从已经吓傻了的粮商掌柜手中,将那一叠契书夺了过来,只是草草的看了两眼,官怀恭便将这一叠契书尽数丢在了地上,最后还用脚将其深深的踩进软泥下。 官怀恭冲着还趴在地上的粮商啐了一口。 “就这?” 粮商见自己的事情被发现了,一时间心惊胆战,全然不知自己现在应该要做什么。 官怀恭却是从怀里取出一份公文,爬到了马车上站着,看向同样处于茫然的百姓们。 “直隶总督衙门,转内阁令。” “今昔,朝廷设立大明银号、大明商号。银号乃国家经济之本,为民造福,恒定钱币钱钞兑比。今通传天下地方知晓,自此之后,大明金银铜钱兑比,乃一比十比一万,无朝廷及大明银号公文,一应人等勿得擅自操纵钱钞兑比,违者以大逆论。” 一比十! 村子里的百姓们不知道大明银号具体到底是做什么的,但他们却清清楚楚的听明白了现在的金银铜钱的兑比。 “娘希匹的,这小子先前竟然还诓骗咱们,现在的兑比是一比二两五!这个奸商!” “奸商!” “奸商!” 一时间,所有人都叫骂了起来。 若不是有在场的税兵阻拦,这些刚刚被狠狠骗了一次,差点就要将今年家中的粮食尽数贱卖给那粮商的百姓们,定然是能将其活活打死。 官怀恭给了百姓们足够的时间去唾骂那粮商。 最后才再次开口。 “大明商号行文,凡大明境内一应物价,皆需大明商号确定范畴。今岁秋收粮食之粮价,比照去岁粮价,只许高不许低,若有犯,百姓可上告,便有契书,官府亦不认可。” 完了! 破家了! 被官怀恭拉倒在地上的粮商,心中大呼。 依然是哀嚎了起来。 官怀恭已经是脸色一冷,低头看向了粮商,现在只是这奸商一人哭嚎,接下来便是整个直隶道那些试图大赚一笔的人连绵成片的哭了。 “来人啊,将此奸商拿下,转交直隶总督衙门,审议其搅乱粮价,私定钱钞兑比之罪!” ……………… 月票推荐票(本章完)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