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 第551章 杀鸡刀和儆猴鸡
“这刚刚强调完就出事,是不是太玄了一点——” 于德才同周瑶一起来的李学武办公室,他坐在了办公桌的对面。 而周瑶,这会儿正面色难堪地站在一边。 刚刚李学武已经摆手示意她坐了,只是她这会儿惭愧的无地自容。 上周李学武亲自叮嘱她,要盯死了车间,把分局的通知传达下去。 同时,也要监控厂职工的思想动态,不能有职工搅合进那些事。 结果呢? 14号传达的通知,开始做宣传和保卫工作,20号就出现了打架事件。 而在厂保卫处处理这件事的时候,22号,也就是周日,再次出现了厂职工参与打架的情况。 浇筑车间七名青工不顾厂保卫处下发的通知,参与了一起打架。 短短九天的时间,就出现了两起,还都是分局通报来的。 看小说上www,9biqu.com 周瑶带着人去市里领人的时候,她自己都觉得臊得慌。 不仅仅是面对分局的压力,还有来自于保卫处领导的压力。 她很清楚,厂管委会李主任已经就这件事做了指示要求。 务必要做好厂职工的安全保卫和思想教育工作,不允许出现对红星厂造成恶意影响的情况。 现在她更愿意听见厂领导骂他们无能,也不想面对李学武的沉默。 “你的嘴这么灵?” 李学武挑眉看了对面的于德才一眼,问道:“要不要给我算一卦?” “嗯,要真算的灵啊,我先给我自己算一卦——” 于德才苦笑着摇了摇头,抓了抓秃顶上的几根毛。 在钢城工作期间都没觉得这么累过,所以说京城真是是非地。 “车间那边我们问过了,确实已经通知了下去。” 于德才满嘴苦涩地汇报道:“调查参与打架的几个人,也都说了是自己一时冲动,热血上头了。” “所以呢?” 李学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看着他问道:“管理上没有缺失,当事人头脑发热,错误由谁来承担?” 他的话问完,于德才也没再解释,周瑶想说什么,头却垂得更低了。 “严格执行纪律,按通知要求下发处分决定。” 李学武放下茶杯,坐直了身子,在于德才提交的报告上写了自己的意见,同时做了通报的要求。 写完后将文件推了过去,一边拧着钢笔,一边看向周瑶问道:“分局那边什么情况?有其他意见吗?” “没有,就是让把人领回来。” 周瑶语气有些低沉地回答道:“其实应该是不满的,不过这次的人比较多,不止咱们一家。” “别做侥幸心理,什么叫不止咱们一家?” 李学武瞅了她一眼,提醒道:“你当这是虱子多了不愁吗?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你不懂吗?” “是——” 周瑶不再辩解,认真地应了。 而对面的于德才,眉头已经拧成了疙瘩。 看着手里的报告,抬起头轻声问道:“恐怕程序上要麻烦很多。” “无论有多麻烦,就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李学武将手里的钢笔放在了桌子上,看向窗外说道:“执行吧。” 于德才叹了一口气,将手里的文件交给了周瑶。 周瑶瞅了于副组长一眼,这才接过文件。 打开来看过之后才明白于副组长为何迟疑。 李副主任给出的意见是,针对此类事件从快、从重、从严处理。 所有参与打架事件的工人全部开除,所有参与谋划和宣传的相关人员执行逮捕、开除,送交分局处理。 通报人事、生产部门,对车间主任、正治组长给予组织处分,撤职。 通报宣传部门,对相关的案件以及处理决定做及时的宣传和警告。 通报组织部门,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思想教育政策和方案。 通报工会相关人员的处分决定,请工会配合和支持保卫工作。 这一份意见执行下去,连带着前面参与打架的两人,这一次的七人,全部都要卷铺盖走人。 锅炉车间和浇筑车间主任、正治组组长全部撤职接受调查。 相关的部门除了要配合工作,还要拿出对此事的态度。 李学武这一次真是红了眼,谁敢在红线上跳舞,他就踹谁滚蛋。 一次性开除九个人,这还是很少见的,就连其他企业也很少这么做。 不过通过这份决定,也看出了李学武对此事处理的决心,以及厂里对待相关形势的谨慎态度。 其实参与打架那些青工心里想的很简单,无非是一腔热血,为了理想,为了青春,也为了口号。 而枉顾厂里的要求,在这个年代并不算什么新鲜事。 就算被抓了,被处理了,大不了背个处分,反正他们还年轻。 再说了,他们又没在厂里打架,这是下班后的事情。 当然了,所有工厂的职工出了事,分局那边一般不会处理,是打电话叫厂保卫处来领人。 领回去怎么处理那是工厂的事,跟地方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但如果厂里的态度比较坚决,那就会联系地方,进行严肃处理。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杀鸡儆猴的状况下,为的就是杀一儆百。 很显然,周瑶手里的这份文件就是李学武抡起来的杀鸡刀。 而目标,正是那些儆猴鸡。 至于说下一次,还有没有猴子跳出来为非作歹。 这个谁都不敢保证,可刀子已经出鞘了,保卫处还怕麻烦吗? 一只鸡是杀,十只鸡也是杀,再来三十五十的也不够他们砍的。 而且,红星厂不缺少工人,任何岗位只要空出来,立刻就有人补上。 这种对自己、对家庭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没有人会怜悯他们。 除了他们的家人。 而保卫处通报发出去,厂广播站在接到宣传处下来的指令后,立即将该处理决定做了临时播报。 全厂各部门、各车间,都能通过墙上的有线广播盒以及树立在厂区的广播喇叭收听到这一消息。 在听到临时广播的声音时很多职工都竖起了耳朵。 几万人的大厂,管理消息的时效性是很坚决的。 红星厂有直接对职工的广播系统,甚至坐在家里都能接收消息。 对于最近逐渐出现的打架事件,很多职工都有所耳闻。 上周锅炉车间那两人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但周日的事他们还没听说。 当听到通报中的情况时,好多人都表现出了震惊的神情。 在以往,保卫处处理打架事件,多是以拘留和罚款为主要手段。 就算打出事了,也是尽量往下压,不会主动往分局处理。 这一次真是又快又果决,可见事情累加在一起,人数增多后,厂里对这类事件的处理态度升级了。 锅炉车间那两人也是刚刚被人事部门和保卫部门的人叫走。 都一周的时间了,他们还以为保卫处不会处理他们了呢。 毕竟是在厂外,回来写了检讨书,就来车间上班了。 早晨点卯参加正治学习的时候他们还想呢,周末还要不要再去。 没想到人事科和保卫科的人突然出现,两个人心拔凉拔凉的。 这种事要处理,把人叫过去就得到了,至于来车间接他们吗? 他们算哪块料了,只能是处理结果很严重。 有多严重他们还没猜到呢,就从广播的声音里听到了。 两人吓的腿都软了,其中一个更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嚎啕大哭倒不至于,因为他们两个是欲哭无泪啊。 喊冤? 当然不是,就是觉得委屈。 两人心里也明白,如果没有浇筑车间那七个人,他们俩真不至于。 或者说保卫处关于他们的处理决定上个星期就能下达的话,这一次也不会捎带上他们了。 实在是浇筑车间那七个混蛋搞的太过火,把这件事升级了。 现在好了,九个人连成串,一起处理了吧。 要说冤,没有一点冤的,因为他们犯的事都是一样性质的。 所以人事科和保卫科在向他们宣读了处分决定后,立即就由保卫科对他们做出了清退的处理。 虽然还有相关的手续和程序要走,但已经跟他们没有关系了。 两个人站在厂区大门口,两眼迷茫,直勾勾地看着保卫,要死的心都有了。 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青春不彷徨,谁的青春不折腾。 他们只是仗着自己的身份,在时代洪流中想渐出一点水花来。 可没想着鱼死网破,把自己淹死在这时代的长河中。 在这个年代,城市青年,如果把工作丢了,意味着什么? 如果家庭富裕,有钱养闲人,那他们还不至于活的太痛苦。 干点啥不吃饭啊,最不济还能当搬运工去呢。 是,确实是这样,但没有一家单位会招收他们做正式工。 因为他们的档案从红星厂离开的时候,就已经带了污点。 如果社会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市场没有自由化,那他们就只能干擎着,做一个人人都瞧不起的废物。 结婚? 找啥样的? 你是工人的时候找个女工人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找农村的姑娘可以手扒拉挑,甚至相中哪个娶哪个。 但是现在完蛋了,没有工作的城市户口不香啊,跟你等于喝西北风。 再退一万步想,真要是家庭条件优秀的,两个人能热血上头? 就在有这个心思的时候,他们老子娘也能给他们浇一瓢冷水啊。 —— “李处长!李处长!” 李学武带着彭晓力刚刚下楼,便被站在门口的一群人给围住了。 这些人有的是厂里的工人,从穿着上就能看得出来。 而有的则是外面的群众,看着岁数都不小了。 “李处长啊,我儿子有错啊,可您也别这么处理啊——” “李处长,给个机会吧,都是厂里的孩子——” …… 李学武就站在门口听他们吵,严肃着表情一言不发。 彭晓力早就叫了值班室的人,值班室那边打了电话,一楼保卫科的人呼啦啦跑出来十几个人。 保卫科副科长王一民冷汗都下来了,他怎么没发现有人堵在门口。 “值班室是干什么吃的!” 他骂了一句值班员,带着人从李学武身后过来,尴尬着不知道该怎么打招呼,实在是人丢大了。 彭晓力可不管他现在的心情,皱着眉头提醒道:“领导是要去见外商的,时间耽误不得。” “是是是——” 王一民嘴里应着,给身边的治安员摆摆手,从李学武身边小心挤出去,推开前面站着的那些人。 来反应问题的这些工人见有人出来,可算是激动了。 王一民哪里敢让他们在自家单位门口闹事,冷着脸骂了几嗓子。 这些人也是着急家里儿子被开除,情绪上很是着急。 见保卫科的人出来,将他们与李学武隔离开,更有胆子往前冲了。 要说李学武一个人站在门口的时候,他们往前挤,可不敢撞李学武。 谁都知道李学武的凶狠,硬顶着脑袋不要往前撞只会把事情闹大。 所以都还有个克制和约束,只是喊着,吵着要同情。 现在有保卫科的人拦在前面,他们有了距离上的保证,这算是把所有的激动都用了出来。 李学武皱着眉头,并没有往保卫科推出来的通道走,就站在台阶上看着他们闹。 兴许是吵闹了有五分钟,或者是十分钟,没人仔细看手表。 只有彭晓力站在后面干着急,他可不是在吓唬王一民。 今天李学武要主持与日商三禾株式会社的业务会谈,期间还会介绍考察团的主要工作人员给对方认识。 这种业务在时间上是有很严肃的工作要求,尤其是对外,会给外商很不好的印象,甚至影响合作。 可彭晓力再着急,也不能提醒李学武,眼前这件事也很急。 李学武做事,很少会留下手尾,更不会让人指桑骂槐说三道四。 所以,他站在那,听着这些人吵闹,就看着他们闹。 闹着闹着这些人激动的情绪慢慢地消散了,稳定了,也不再吵了。 从始至终,李学武没有喊,也没有骂,更没有解释和劝告。 只等这些人不说话了,他这才从台阶上走了下来。 直面站在最前面的这些人,开口说道:“我只问你们三个问题。” “第一,保卫处下发的通知,车间有没有传达到位。” “第二,相关的通知和警告你们有没有收到。” “第三,有组织有目的地参与打架斗殴,应不应该处理。” 李学武站在那缓缓地点头问道:“谁告诉我这三个问题,你们自己想不清楚的,现在告诉我。” “别跟我说什么人情常理!” 他手指点了点脚下,严肃地说道:“保卫处下达的处理决定已经附带说明了根据和条令,不知道的自己去查、去问,堵在这问我什么?” “那也处理的太严重了!” 有妇女壮着胆子,凭借女人的身份喊道:“我儿子只是打个架而已,又不是杀人放火……” “那你说晚了啊,治安管理条例下达和公示的时候你就应该通过组织提出异议和反对意见啊。” 李学武打量了她一眼,道:“事出在你儿子身上知道疼了?” “有问题反应问题,别跟我来胡搅蛮缠的劲,我不吃这套。” 他呲了妇女一句,随后看向其他人问道:“你们要是觉得杀人放火才值当开除,那就把事情往上反应。” “我今天给你们一句明白话,稳定是红星厂的底线,谁敢以破坏广大职工赖以生存的集体为条件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保卫处都将视其为敌人,会给予最严厉的打击和处理。” 李学武点了点王一民交代道:“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有人通过这种形式来跟我反应问题。” 他看了这些人一眼,道:“我也是最后一次容忍你们的胡闹。” 说完,也不理会王一民的保证,带着彭晓力走过这些人上了指挥车。 “你们想干什么?啊?” 王一民目送指挥车离开,这才皱着眉头看向这些人。 “还觉得事情不够大,还觉得那些小子冤枉是吧?” “行——!” 他发了狠,一歪脑袋示意了保卫楼里说道:“那七个人就在羁押室呢,你们不让我好过,那他们也甭想好过了,咱们都按制度执行吧。” “王科长——你咋能这样呢!” 有职工拉住了他的胳膊,语气无奈又气愤地说道:“这不是打击报复嘛!” “啊!我打击报复——” 王一民甩开了他的胳膊,瞪着他问道:“我特么照顾他们的时候怎么没人说我不应该呢?” “你们心里是不是特么都没有数啊!” 他怒目而视,指着前面的几人问道:“我老王对你们怎么样,做事讲不讲究你们把话给我说清楚了!” “现在跟我说打击报复了!” 王一民红着眼睛说道:“你们家小子拎着铁叉往外面惹事的时候想啥呢,合着这个不管,来我这诉怨。” “我告诉你们,没出事算你们捡着了,真出了事,一人五毛钱等着买子弹吧。” 说完,也不管门外这人,给治安员交代道:“把办公区门口的门卫撤了,调离保卫科,爱特么上哪上哪去,这儿不养闲人,也不养废物。” 这些人能进到厂里来不奇怪,因为门口的保卫只拦闲散人等,有厂区内部人来接,就可以登记进入。 但办公区不行,这里只有机关职工凭借身份卡通行,或者通过保卫科给于开具的通行手续进入。 这些人能进来,很显然是办公区保卫放进来的。 现在保卫科的保卫有两种,一种是较为年轻的,主要负责巡逻和押运,以及特勤工作。 另一种则是人事变革工作中,从车间或者其他部门调岗下来的,普遍年龄大于第一种,缺乏强硬的专业技能,主要负责日常的执勤和安保。 也许是亲戚关系,也许是昔日的同事关系,心一软就放进来了。 平时保卫科抓这个就狠,现在往领导枪口上撞,王一民还能不火? 看李学武当时的态度就知道了,没有当场骂人,是在给他留面子。 李副主任很维护他们基层干部,对他们多有照顾和关心。 但这并不是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含糊工作的理由。 周瑶正忙着处理车间的工作,他在保卫科值班,自然是他承担责任。 李学武没发火,不等于他就没事了,心里恼火着,进了办公楼又把值班员给撤了,直接清除出队伍。 让人打了李副主任的埋伏,这样的值班员要他有何用。 “王科,那几个……” 有机灵的治安员凑上来小声请示道:“用不用我现在过去……” “别捣乱啊——” 王一民瞪了他一眼,道:“事情一码归一码,乱来可不行。” 虽然在门口说了要给这七个人为难,可还真能这么做? 甭说已经开除了的,就算没有开除,他也不能来狠的。 不能说他心肠软,这只是工作,有问题解决问题,不能转移矛盾。 只看李学武就知道了,领导都没有追究责任,他怎么能这么做呢。 再一个,周瑶是正科长,别看她年龄轻,可对管理是很严格的。 无论是治安股还是保卫股,决不允许出现违规执行的情况。 像是以前魏同那样的,她不可能允许对方留在队伍里。 身为治安和保卫人员,更应该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王一民比周瑶的岁数大,经验更多,甚至还带过李学武。 但他可不敢公然违背科里的管理条例,为了出口气干这种蠢事。 这些治安员是经过考核和训练抽调上来的,办事很是勇猛。 但也有小心思多了,为了巴结他,就要以身试险。 不用说,没出事都还好,就是给他多填几声骂而已。 真要是出了事,第一个就会把他给供出去,到时候黄泥掉裤裆,他说不是也是了,解释不清楚。 责任追究从来都是拿大个顶雷的,他太清楚这些小子的揍性了。 平日里嘻嘻哈哈的没问题,管理嘛,有松有弛,但做事可不行。 他是给周瑶保驾护航的,不是捣乱的,否则第一个挨处分的就是他。 “去,扔副扑克进去,这十五天不能再出了乱子。” —— “呦——这咋在这站着呢!” 李学武一下车,便见中村秀二等人在沙器之的陪同下站在湖边看景呢。 他笑着走过去主动伸手道:“抱歉抱歉,突然有工作耽误了。” “没关系的,李桑,咱们是老朋友了——” 中村秀二完美地解决了桃谷绘里香的事,又从钢城考察结束回来,满意的态度都已经写在了脸上。 他上前迎接了几步与李学武握手道:“我们也是刚刚才到嘛。” “是昨天回来的?” 李学武与谷仓平二以及三上悠亚三人点点头,做了请的手势,邀请他们进屋谈。 中村秀二带头随着李学武往招待所里面走,边走边笑着回道:“是昨天下午到的京城。” “我很想立刻跟您分享我的喜悦啊,但也要照顾您的休息时间。” “我都听说了——” 李学武微笑着点点头,讲道:“董主任给我打了电话,说很欢迎你们到钢城去呢。” “是董主任热情待客,我们很感激啊——” 中村秀二一贯的礼貌客气,并没有因为事情谈完了而倨傲。 “在钢城我们受到了很好的接待,在董主任的陪同下,我们看了电子电器厂,建的很好。” 走进会客室后,他同李学武一起落座,继续讲道:“厂区建设的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这是第一印象。” “整洁安全的生产环境,是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他有些激动地用胳膊撑在沙发扶手上,探着身子给李学武讲道:“其中一个生产车间的负责人给我讲,所有的生产工人都达到了初中以上学历,这是我第三个深刻的印象。” 中村秀二对内地的情况很是了解,只看他敢来这里搞商业贸易,与红星厂合作搞电器生产就知道了。 商人的骨子里有冒险的基因,但绝对没有冒失的成分。 他们做出的决定往往看着奇怪,但实际上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如果对内地没有充分的了解,他敢跟其他两人往这里砸资源? 所以,他很清楚生产工人的教育水平线在哪个位置算是优秀的。 你要说在日本,他也不敢保证流水线上工作的职工都是大学毕业。 别闹了,就是这个时代,大学生在哪个国家都是重要的资源。 丑国拥有那么丰富的教育资源,你觉得这个时期他们会嫌大学生多吗? 在日本的流水线上,高中学历就是高学历,初中学历算标准,小学学历也是常有的事。 毕竟电子工业听着很高大上,其实都能实现流水线作业了,这有什么高大上的,不能实现流水作业的那叫工匠,流水线上只有工人。 红星厂能在电子工业上实现初中以上学历的人力安排,不正说明了对这一项目现在以及未来的重视嘛。 他很清楚,红星厂绝对有独立生产和科研的目的,但他并不在意这一点,包括其他两位合作伙伴。 三禾株式会社不需要生产来稳固他们的企业核心,他们只关注经营。 也就是说,即便红星厂独立研究并生产出了优秀的电器产品,那他们就不做三禾株式会社的生意了吗? 只要保证自己在日本有绝对的电器经营优势,那么他们永远都是红星厂的首选。 做生意,不要奢求十年、二十年一直都是你自己占便宜,那是不可能实现的,至少三禾株式会社没想过。 但以红星厂目前的科研力量,以及对电子电器的生产力量,谈这一步还为时尚早。 “宽敞的厂区、安全的环境、优秀的工人,先进的管理——” 中村秀二满脸微笑地数着他看到的优秀品质,对李学武点头说道:“我对电子工业项目的合作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这正是我们请您去钢城走一走,看一看的目的啊——” 李学武同样报以友善的态度,他点了点中村秀二介绍道:“您今天看到的,仅仅是电子工业的布局。” “我们厂要在东北要打造一整套与电子工业同样生产标准的工厂。” 他着重强调道:“包括五金、汽车、机加工、船舶、飞机等等。” “我们期待与世界拥抱,学习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把更多更好的商品通过像三禾株式会社这样的企业分享给全世界的人民。” 李学武很是坦诚地讲道:“目前我们的生产水平还很落后,尤其是在高科技产品上,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需要像您这样的朋友多支持,多帮助,多理解。” “这是我的荣幸——” 中村秀二很是客气地点头应道:“与红星厂的合作,是三禾株式会社自成立以来最优秀的选择和成果。” 他参加过很多次官方组织的活动和会议,大大小小的领导讲话他也听了无数次,李学武讲话已经有内味儿了,这说明双方的关系正在稳步前进,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同时,中村秀二也能感受到李学武在讲话中的自信和友善。 关于合作和生产的阐述,很明确地指出,在短时间内,红星厂并不具备出口海外开展营销的能力。 目前只考虑生产和研发,扩大产能,提升竞争力。 而对于海外经销,红星厂很愿意与他们分享工业发展的成果。 同样也希望他们能把更多更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引进内地。 这是对飞机制造设备的回应,也是对下一次合作的展望。 红星厂与三禾株式会社合作,引进KH-4轻型直升飞机生产线的项目已经开始了运作和协调。 这是双方进一步合作的优秀成果,也是李学武对此次合作的总结和展望,他希望下一次能更满意。 不再是旧的生产线,以及落后的产品型号。 当然了,KH-4的机型并不算落后,这种直升飞机在国际市场上很畅销,尤其是其低廉的价格。 别说五万美元很贵,这是飞机,不是打火机。 一架拥有高海拔飞行能力,具备巡逻、农业、救援等广泛应用的轻型直升飞机,才卖五万美元。 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大牧场主完全有能力买几架用来放牛。 或者城市医院采购用来紧急救援,或者公司高层采购用来交通。 在先进国家,乘坐直升飞机上下班,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在飞机上主持新闻节目都不算新闻了,这还能算新闻? 中村秀二同样很期待KH-4直升飞机项目落户红星厂,能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他在钢城了解到的,可不仅仅是他说给李学武的这些。 让他兴奋和满意的是流水线建成后的产能。 目前,国内电视机厂的产能十分有限,全国全年才刚刚实现5100台。 也就是说,所有的电视机厂一整年的产量加在一起才五千台出头。 为什么? 是电视机厂很少吗? 并不是,仅在华北地区就有很多家,比较大的像京城电视机厂,津门712电视机厂等等。 你要说这玩意儿有多高的技术含量,说白了还真没有。 毕竟是很早就发明了的东西,只要工业水平足够,就能够自主生产。 但为什么产量这么低呢? 原因无非就那么几点,一个是电子元件生产能力不足,一个是生产方式落后,最后就是生产技术不过关。 红星厂为什么能实现弯道超车,打破了目前的工业格局,不就是产业链的打造和供应链的建设嘛。 电视机厂自己生产零部件,这是很常规的情况。 要真是全国采购零部件,你想组装在一起也很费劲啊。 尺寸、型号、标准,完全对不上,你就算攒上了,也用不了。 这就是工业落后的表现,即便有较强的工业水平,但不能很好地完成资源整合,也是一盘散沙。 那说了,红星厂就能整合这一批资源吗? 到底应该如何实现电子电气的生产呢? 红星厂也不敢保证一定能从内地的电子厂采购到足够多的零部件。 因为这些工厂要优先保证自己工厂电视机的生产。 就算有外销的份额,也早就被其他工厂抢购一空了。 怎么办? 逆向思维,零部件不够,没有资源你整合什么资源。 但你可以创造资源啊。 红星厂在钢城为什么搞那么大的电子电气工业区? 目的就是实现核心零部件的高产,以满足所有电器品类的需要。 显像管很大很笨拙,并不适合长远距离的调运和生产。 外壳、电源变压器、电路板和调谐器也是一样,这玩意儿其他电子厂的产能实在是不够用。 电路板的体积小,生产成本高,运输很方便,正在试生产的这一批电视机都是从日本搞来的电路板。 为了保证生产,必须自己搞,还得往多了搞,成立专门的部门搞。 其他电视机厂不是缺少这些核心零部件嘛,红星厂自己用的同时还能往外卖。 诸如其他零部件,如电阻、电容、扬声器、天线。控制电路等等。 这样高产的零部件就可以通过采购来实现了,毕竟全国的电子厂在这样零部件的产能还是可以的。 核心零部件高产外销,其他零部件不产内采,就是红星厂在电子工业上的布局和安排。 其他诸如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等等电器,都是如此安排的。 国内技术足够的,产量足够的,就从供应链中采购,不满足的就自己生产,让供应链满足,往外卖。 电子电气厂初期生产目标:电视机年产能3万台、洗衣机年产能4.5万台、电冰箱年产能2万台…… 电子电器集中生产,零部件产业争取配套建厂,实现集群化。 很简单地估计,3万台电视机有1万台流入日本,将会对市场造成怎样的冲击? 是每年一万台,大手笔的促销战,配合其他同品牌家电,完全打响知名度是很轻易的事。 这一次是中村秀二一个人来京城,其他两个人都在准备着。 包括商场入驻和团队的培训,只等着今年年底第一批家电进入日本市场,彻底占领廉价电器领域。 红星厂在生产上是有所保留的,给出的产能也是扣除掉内销的部分,并不代表第二年也是如此。 内地的购买力十足,相信红星厂同样能在内地打开电器经销市场。 不要只看见每个月32块钱的工资,那是一个人的。 如果这一家都是工人,完全有能力攒下积蓄。 电冰箱和洗衣机销量一般是可以预测的,但电视机绝对会成为热点。 收音机和手电筒更会成为内地爆火的产品,堪比五金厂的指甲钳。 李学武曾经讲过,五金厂生产指甲钳赚的比搞汽车厂还要多。 这话绝对不是忽悠,因为目前汽车制造厂的投入还是五金厂赚来的。 五金厂的指甲钳、工具和厨具已经卖了大半年了,订单根本生产不过来。 先前与外商签订的外贸合同已经提前完成,但新的合同又来了。 五金厂是红星厂外调职工最多的工厂,那里缺人缺机器,就是不缺订单,还都是外贸订单。 小鬼咂心眼都多,只看他们对李学武的客气程度就知道,这个项目他们要赚大了。 都来到红星厂了,没见到李学武来迎接,他们也不生气。 甚至就站在门口等着李学武来,礼貌做的十足。 至于说接下来的合作,双方都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态度。 而当沙器之进来提醒正在热聊的两人,考察团代表准备好了的时候,中村秀二很是认真地对李学武促成考察一事表示了欢迎和祝贺。 而李学武也对三禾株式会社在其中的努力和工作表示了感谢。 双方起身,说笑着往小会议室走去,他们将在那里召开一个座谈会。 “李副主任你好——” 小会议室内已经坐满了人,701工程团队的主任孔晓博同夏中全站在了一起,在李学武进门口主动打了招呼,他的目光却是看向了中村等人。 中村秀二保持着礼貌的微笑,在李学武的介绍下与他们握了握手。 双方在简单寒暄过后,便相让着走到中间的会议桌位置落坐。 会议室内的技术人员目光也齐齐投向了他们这一些人。 朱磊目光阴狠地越过李学武的背影,盯在了对面上官琪的脸上。
 新书推荐: 每个世界苏一遍 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狂野墨西哥,从越狱开始 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 百岁大爷网恋奔现,我真是00后 不科学影帝 梦魇游戏:举世皆敌,我来狩猎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