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 第524章 被困
锡兰岛,阴云密布。 议政厅中,梁国公樊忠携唐行古等一众官员正在商议军情,只不过他们阴沉的脸色如同外面的天色一般,可见眼下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 自从彭清的船队被奥斯曼人扣押,樊忠第一时间便组织兵马舰船,前去奥斯曼讲道理。 奥斯曼人也挺痛快,两边当即拉开阵势,用大炮讲了一场道理。 彭清也不是好惹的,立即率船员发动反击,趁乱抢了几艘船,随同樊忠撤回到锡兰岛。 这一次交锋彻底激怒了奥斯曼人,当下出动全部水师,对驻守在锡兰岛的明军发起攻击。 双方你来我往,僵持了三个月,互相都没讨到什么便宜。 然而,奥斯曼人却趁机占领了锡兰岛北方的提克王国。 这个国家位于印度大陆的最南端,还过着较为原始的农耕生活,有一天,提克王和他的老婆们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冲过来一群舰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奥斯曼人登岸之后,找到了大量的粮食,后勤补给得到解决。 然后以此为依托,源源不断的战船和兵力输送过来,持续对锡兰岛进行围困。 首发尽在www.9biqu。com 锡兰岛上资源有限,而且营救彭清的时候战舰折损过半,以现有的火力无法突破。 海上的航线被封锁,补给船无法通行,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唐同知,粮食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了吗?” 唐行古缓缓摇头,道:“奥斯曼人的兵力还在增加,我们的船出不去,现在只能期盼南海卫突然来艘船,将这边的情报带回去,郕王殿下派兵来救。” “梁国公,唐同知……” 樊忠抬头去看,彭清被人搀扶着走进大厅。 别看此人是个文官,打起仗来干净利落,丝毫没有半分书生气。 也正是因为太勇了,带头冲锋的时候被流弹砸中,几乎丧命。 “彭使,你怎么来了?” 樊忠不敢怠慢,上前将其搀扶着,坐在椅子上。 “皮外伤,无碍的。” 彭清摆摆手,说道:“此番是老夫大意了,给两位添了太多麻烦,心中过意不去。” 唐行古上前道:“我等同朝为官,您说这话岂不是见外?” 彭清听罢,努力站起身,道:“唐同知,老夫以前对你颇有微词,给你赔个不是……” “不敢当,不敢当!” 唐行古赶忙按住他,说道:“当务之急还是商议如何破敌,皇上临走之际将锡兰岛交付我等镇守,如果真的丢了,那我们可就是千古罪人!” 樊忠点头,道:“若真的有那么一天,某定死战殉国,掩护两位撤离,将消息带回大明,等皇上重整大军,为战死的将士们复仇!” 唐行古急了,反驳道:“梁国公,你这样讲就不对了,我唐某人乃监察御史出身,你是功勋之后,你瞧我不起,我也经常找你麻烦,可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如今你我奉旨驻守于此,为何你就要以身殉国,我唐某人不配吗?” 这番话把樊忠给整沉默了,半晌说不出话。 见状,彭清说道:“两位就不要争了,此事的源头在老朽身上。” “彭大人,这事与你无关!” 唐行古摆手制止,然后继续说道:“我唐某人以前是清高了些,为了钻营,也干过一些不光彩的事,但是,圣人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樊忠脸色发白,心中愈发烦躁,却也只能尽力忍受着。 “……大殿之上,皇上一巴掌扇在我脸上,谁能有我丢人?若是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我还活不活了……” “那个……” “梁国公,你不要说话,先听我说。” 樊忠额头冒汗,趁着唐行古喘气的功夫,刚想插一句,却被无情打断。 “你管军政,我管民事,后勤保障无法解决,这是我的问题……” “不是,我是想说……” “你不用说,我知道你怎么想的,你们在前线打仗,我连后方的物资保障都做不到,日后到了皇上面前,我自会请罪……” “唐行古!” 樊忠实在忍无可忍,一声厉喝,唐行古被吓了一跳,这才闭上嘴。 大厅里顿时安静下来,这下子,轮到樊忠不好意思了,赶忙出动道歉:“我不是那个意思,唐同知莫怪,莫怪……” 眼见气氛变得有些尴尬,彭清便说道:“两位,事到如今,就不要再自责了!” 樊忠点头,道:“彭使说的对,咱们别废话,赶紧想破敌之策!” 唐行古亦是紧皱眉头,陷入沉思。 过了许久,外面有人匆匆而至。 “启禀梁国公,张百户求见!” 樊忠赶忙道:“张瑾回来了?快,让他进来!” 这个张百户不是别人,正是张瑾。 此人曾是戴罪之身,但是已经悔改,皇上亲自赦免其罪。 更重要的是,此人脑子灵活,善于观察形势,还掌握好几门外语,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锡兰岛被困之时,樊忠想尽办法,将他送了出去。 可是,人一走就断了音讯,生死不明。 如今听说人还活着,而且突破奥斯曼人的封锁回到岛上,自然是喜出望外。 张瑾匆匆而入,跪拜:“见过梁国公,见过唐同知,见过彭……” “行了,这些礼数都免了吧!” 彭清是个急性子,不等他说完,便摆手制止。 樊忠接着问道:“可曾见到了郕王殿下?殿下怎么说?你又是如何突破奥斯曼人的封锁?” 面对一连串的问题,张瑾倒也不急:“梁国公慢些,卑职一个一个回答。” “好,你说!” “卑职确实到了南海卫,只不过……” 樊忠立刻皱眉道:“不过什么?” 彭清拍了拍他的胳膊,道:“你让人把话说完!” 樊忠也意识到自己失态,只得讪讪点了点头。 “郕王殿下没在南海卫……” “没在?” 樊忠忽地站起来,似乎意识到自己太过心急,转而又坐下。 “没什么,你继续!” 张瑾一句话被打断了两次,便加快语速,说道:“郕王殿下应召进京,而且,南海卫的兵力也被抽走了,就算他们得到情报,一时半会也无法驰援。” 这下子,彭清和唐行古也皱起眉头,郕王带兵进京了? 我滴个乖乖,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老朱家可是有造反的血统,藩王带兵进京,这局面……不敢想啊! 唐行古小心翼翼地问道:“京师那边很严重吗?” 张瑾用地点头,道:“听说非常严重!” 唐行古看了看樊忠,又看了看彭清,不知如何是好。 彭清继续问道:“皇上呢?不在京师吗?” “当然不在,否则郕王也不会带兵进京了。” 彭清转头看向樊忠,道:“皇上自顾不暇,我们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樊忠心中大急,恨不得马上飞到皇上身边,只见他一拳砸在案桌上,怒道:“连郕王也造反了……” “哎,不是,不是啊!” 张瑾这才意识到,这三位好像误会了,于是赶忙解释道:“确实有人造反,但不是郕王。” “郕王殿下是去帮忙的,而且,是皇上发下圣旨,要求郕王带兵进京,诛杀反贼!” “我还听人说,海外走私船队几乎全被清理了,由此可见,这些人造反必然没有成功,皇上应该无碍。” 樊忠这才松了一口气,道:“你不早说!” “我……” 张瑾也是无奈,我说的慢了,你就打断,我说快了,你又误会,我也很难啊! 樊忠又问道:“如此说来,南海卫兵力空虚,无法支援?” “正是!” 张瑾点点头,道:“郕王殿下带走了南海卫的主力,甚至还从交趾、吕宋等地抽调了一些兵马,卑职预感,皇上是准备大开杀戒了。” 樊忠想了想,继续说道:“奥斯曼的舰船已经将所有航线切断,你是怎么回来的?” “卑职走的南线,万幸!”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南线不是航线,而是宽阔的海洋。 自古至今,无论多大的船,都要走特定的航路。 所谓的远洋航行,并不是一头冲进大海,直直地冲过去,而是沿着海岸线往前撸,天黑了就靠岸休整,天亮了继续走。 这条线就是航道,每条船出发的时候都要带着海图,他们需要知道哪里有暗礁,哪座岛上有淡水,哪里有港口。 当初大明重启下西洋,彭清就因为航道的事和翰林院干了一架。 翰林院也因此吃了大亏,一船人差点都死在荒岛上。 锡兰岛虽然只是一座岛,占地面积却非常大,想要将这座岛四周围的密不透风,几乎不可能。 奥斯曼人就是扼守住来往的航道,以此来围困岛上的明军。 张瑾正面无法突破,便铤而走险,偏离航道,从未知的海域穿过来。 这个做法凶险之际,简直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万幸的是,他成功了。 樊忠拍了拍张瑾的肩膀,道:“其实你可以不用回来。” 张瑾变了脸色:“梁国公,你骂我?” 樊忠语重心长地说道:“南海卫不能增援,你自己回来无非是多搭上一条命,何苦呢?” “梁国公,你可不能这么说,我们还没输呢!” 张瑾正色道:“奥斯曼人不是还没打到岛上呢?就算他们来了,又如何?锡兰岛这么大,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战略纵深非常广,跟他们打呗,等到援军到了,这些人都是瓮中之鳖,一个也跑不了!” 樊忠听罢,心中苦笑,这个想法虽好,可是,南海卫都被调走了,说明京师的事情很严重,皇上怎会有精力来管海外的事? 事到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自己作为主帅,更是要做出表率,提振士气。 “你说的对,干他娘的!” 唐行古幽怨地看了他一眼,道:“当务之急是解决粮食问题,迟了恐生哗变!” “这事都怨老夫!” 彭清一脸懊恼,道:“船队被困,丢了补给,平白给锡兰岛多出几千张嘴,是老夫无能……” “彭大人,您这话又见外了!” 两人互相推辞之际,又有人前来通报。 “启禀梁国公,彭三和韩良回来了。” 樊忠问道:“他二人一起来的?” “对,还带着一些人,应该是当地的土人。” 樊忠神色大喜,道:“快让他进来……算了,还是我出去迎吧!” 说完起身就往外走,果然,看到彭三和韩良在门外等候,还跟着几名当地的土人。 在东罗马人登陆锡兰岛之前,这里是有原住民的。 当时的形势是僧伽罗王国和泰米尔王国两大势力分别控制南部和北部,等到东罗马人掺和进来,三方一通混战,僧伽罗王国退居北方,东罗马人占据南方,泰米尔王国被迫迁徙到中部的崇山峻岭之中。 明军登陆之后,东罗马人战败,其势力范围也被大明所取代。 僧伽罗王国和泰米尔王国之间争斗了数百年,如果樊忠趁势进攻,轻而易举便可以控制住整个锡兰岛。 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在站稳脚跟之后,分别与两国建立关系,以宗主国的名义,接受两国的朝贡。 甚至还亲自出面,调停两国之间数百年来的纷争。 这番举动无疑彰显出大国风范,僧伽罗王国和泰米尔王国亦是诚心依附。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如今大敌当前,这俩小弟会不会变心,谁也不知道…… 彭三和韩良分别去两国求援,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 因为两国随时可能叛变,将大明的使臣抓了,献给奥斯曼人,以表忠心。 当看到两国使臣纷纷前来,樊忠心中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叩见梁国公!” “叩见梁国公!” 两人看到樊忠,赶忙行礼。 “起来吧!” 樊忠喜笑颜开,问道:“事情可还顺利?” 彭三回道:“僧伽罗国王愿意出兵出粮,协同对抗外敌!” 韩良说道:“泰米尔国王也同意出兵出粮,并派出王子殿下前来复命。” 在他身后,一名年轻的土人用蹩脚的汉话说道:“我们的兵马正在集结,粮食也在运送,很快。” (本章完)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