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 > 楚书,太祖皇帝本纪 > 第三百二十三章:皇后、太子。
十五年,人生有几个十五年的春秋。 骆永胜终于登基了,终于实现了他毕生之夙愿。 这么说或许有些虚伪。 他的人生目标或者说**,从来没有停止过。 从扬州写下第一个人生计划的时候,他何曾敢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成为开国皇帝! 想都不敢想啊。 很玄幻但也很真实。 因为骆永胜是个人。 人,是可以创造奇迹的,且一定可以创造奇迹! 鲁迅先生殷切盼望,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用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何其有幸,骆永胜用自己的亲身奋斗,践证了这句话。 首发尽在www.9biqu。com 这是骆永胜的荣幸,亦是鲁迅先生之荣幸。 若是骆永胜受外来风言之影响,受人嘲讽而自绝理想,那他可能在扬州的时候,就已经死了。 这个故事,也不会再有延续,不会再有这波澜壮阔的传奇。 这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 一件举国同庆的喜事。 而离着延安不远,尚在攻略灵夏之地的骆成武也送上了一份贺礼。 按说他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始进攻灵夏之地,不过灵夏毕竟是西夏的发家之地,在凉州的李德明放弃征服甘州回鹘的打算,率军来救。 这样一来,面对李德明十余万大军,骆成武一时半会也没有办法攻破。 两军干脆就在夏州附近形成了对峙。 这一对眼,就足足持续了小半年。 骆成武扛得住,他身后是骆永胜以及三十万的中央军区,有的是后勤辎重补给,更何况唐福的火器局一搬来,别的没啥,火雷子给整了大几千。 李德明是打又打不过,走又走不掉,只能呆在夏州和骆成武死磕。 后勤呢? 西夏地贫民敝,还多是荒漠戈壁,河西走廊的戈壁风沙已经吹过了玉门,陕甘大地的水土流失早已日趋严重。 这般情况下,拿什么来养十几万大军的人吃马嚼。 扛不住的李德明只能向骆成武递上一份国书。 西夏称臣了! 这种操作对西夏来说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要不是骆永胜造反,起码就近几十年来说,西夏都不会反,一直在赵宋面前俯首称臣。 连赵宋他都不敢打,何况现在如日中天的大楚呢。 暂时称臣,战略性认怂有什么丢人的。 这就是骆成武给骆永胜登基准备的贺礼。 “李德明到底是怂了。” 西安,哦不,现在应该叫西京。 登基仪式结束之后,骆永胜正式将西安改名为西京。 这样一来,大楚就只差一个燕云十六州的北京,就算把东南西北凑齐了。 这算是君王特有的收集癖吗? “西夏称臣是称臣了,但这朝贡的礼单还是一如既往的抠搜啊。” 寇凖拿过国书来看,轻蔑的笑了。 “牛羊马匹各一千头?” 大楚什么时候缺过这点东西。 “按照礼节,西夏此番自去国号,李德明不敢再僭居帝位,那么朝廷是应该封他一个灵武节度使,然后加个王公之爵,再赏赐金银器皿、丝绸布绢若干。” 寇凖还在念叨,就发现骆永胜大手一挥。 “还个屁的礼,明旨发去,任命李德明为灵武副使。” “副使?” “让武儿兼任灵武节度使。” 这下寇凖是真忍不住笑了出来:“陛下,这么一来,怕是要把他李德明活活气死了。” “他要是不服,朕就打到他服。” 登基为帝,连骆永胜自己都没注意到,性格上已是不经意间出现了微变。 帝王的霸气? 这种变化是微妙的,当事人很难察觉到,只有旁观者会发现。 但毫无疑问,没有一个旁观者在看到后会说出来。 寇凖也一样。 不说不是寇凖明哲保身而怯懦,是因为他已是实打实的心折了。 骆永胜身上的霸道与帝王之威,岂是赵二和赵老三可比的。 后者两人便是绑在一起,也难以望其项背。 “行了,不说那些蛮夷。” 骆永胜并没有在这件事上过多纠缠,现在他刚刚登基,事多的简直忙不过来。 一个李德明,一个小小的西夏,还不配牵扯他太多的精力。 “现在陛下业已登基,事难免会不少,臣这边拟了几件要紧的事情,请陛下圣览。” 寇凖递了本到骆永胜台前,借着后者翻看的功夫介绍着。 “国朝已立,首要之事就是明定皇后,阴阳并序,乃和天道。” 其实按照礼法,开国之君宣读登基诏书那一天就该定皇后。 但承继之君不行,要等到上一个皇帝的年号结束,改元才可。 骆永胜显然属于前者,所以他本该就早早拟好立后的圣旨在登基那日一道诵读。 但是这事骆永胜没同意。 原因是严真说了一句话。 “恩师登基之日,天地万民的眼中应该只有恩师一人。” 多个皇后的敕封仪式,就会扰乱耳音。 那个特殊的时间,人们的眼中应该只有一个人。 那就是骆永胜。 现在登基大典已经结束,立后的事自然不能再耽搁,这一点骆永胜心里也明白。 好在这件事情没有什么太多需要迟疑商榷的地方,骆永胜更是只有两个媳妇,子嗣上,这些年除了玉晟、玉晧之外,也只是又添了一子一女罢了。 长公主是温珺所出,陈静姝这倒是两个儿子。 “珺儿随朕于寒微之间,吃了那么多年苦,十几年来陪着朕提心吊胆,理应为后。” 毫无犹豫迟疑的,骆永胜就定了此事, 又见寇凖支吾,便道。 “阁老有话但可直言。” “臣本不该说,但也要斗胆一回。”寇凖拱了拱手。 “陛下,晟皇子殿下今年已经十一岁了。” 乍一听似乎寇凖什么也没说,但细想一下,说的可是不少。 “阁老是想议立储君之事吧。” 骆永胜并未有丝毫不虞,反而很是认可的点头道。 “晟儿是朕嫡长子,于礼于法都确实是储君不二人选,再过些年,朕几个子嗣就都长大了,未免人心波动早定总是好的,那就明诏吧。” 一句明诏,寇凖心里的石头便落了地。 核心已定。 温珺做皇后,骆玉晟是太子!
 新书推荐: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谍海青云 大明:嘉靖修仙啦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